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2课时)

绝世美人儿
701次浏览
2021年02月16日 21: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2021年2月16日发(作者:金莎巧克力保质期)


七年级下册




单元:




11



课题:


《邓稼先》



【课标与教材分析】



< p>
新课标指出: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 /p>


不少于


500


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自己


的视野。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


词句在语言环境 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


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 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欣赏文 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


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 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


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 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p>
《邓稼先》这篇课文比较长,以小标题为标志,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


这篇课文以平实的语言、连缀结构的小标题、变化的句式,表现了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

< p>
献给祖国、不计名利、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和激励。第一部


分是全文的引子;


第二、


三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 平经历和贡献,


在对比中突出邓稼先的气质、


品格和奉献精神;


第四部分从侧面表现邓稼先的杰出贡献,


是对前两部分的扩展;


第五部分


重点写出了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 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


是第二部分内容的具体化;


第六部分,


总结全文。


文章自始至终以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为主


旋律,


将其事迹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在历史与民族的大背景上展示其形象,


使其具有震撼


人心的力量 。在记叙邓稼先身负重任领导其他科学家努力工作时,作者将邓稼先忠厚朴实、


坚忍不拔 、


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与悠久的中国文化和民族传统联系起来,


尤其是将其性格与


“美国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的性格进行对比 描写,


这就将人物置于更广阔的时空中,


使所

< br>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内涵更丰富,更有高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的



初中学生已具有初步阅读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


子的能力。



学生想知道的:文章小标题的结构特点 ,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及精神品质,


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能够借助网络及课外资料搜集邓稼先的有关资料,对人物 做初步


的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 上议论、


抒情的特点。



< p>
3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 /p>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


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情境设置法




讨论法



【 课前准备】


1


.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 词。
















2


.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教具准备


:多媒体


< br>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十世纪,

< p>
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

< p>
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

而,


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


是更高尚的,


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 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





(< /p>



)


背景说明。




1.


关于“两弹一星”









1999



9



18


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


院、


中央 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


“两弹一星”


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


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


骥、钱三强、 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

< p>
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


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


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


.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 ,


1924


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


年抗战胜


利 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


1947


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 考试,于翌年秋


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 他学习成绩突出,


不足两年便读


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


26


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



8


月,


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


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 好友的挽留,


毅然


决定回国。同年


10


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


的八 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


.关于杨振宁









1922



9



22


日 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


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 ,共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


理 学家之一。




(


)


、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 br>



邓稼


ji


à先







元勋


x


ū


n







至死不懈


xi


è









j


ū躬尽瘁


cu


ì





选聘


p


ì


n






无垠


y


í


ng






殷红


y


ā


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 壮,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











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



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


没有愧色。


当:


承当,


承受;


无愧:


不惭愧。



< br>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