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整合单元教学设计语文
加大力度-
追随探险脚步,体验探险之旅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
:
刘世红
临朐县龙岗初中语文教师
一、指导思想
美国教育学家史密斯将
阅读水平分为层层深入的四级——认知性
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认知性阅读,它体现为能够认识课文的字、词和通读全文,能
够
复述大意,能够照课文注释回答问题。
理解性阅读,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词语、分析段落、提示主题;引
导学生寻求作家的思
想和风格、联系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教给学生
语言规则、介绍文学常识。
评价性阅读,课文的内容和价值、课文的表达技巧和风格,课文
的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以及写作的环境背
景等。
创造性阅读,即发现性阅读,能够离开课文提出新问题、发表
新
见解或做出新答案。
据此,确定了
“积累字词,夯实基础——文学常识,走近名家—
—精讲课文,典型引路——品读赏析,
拓展视野——作文导航,学以
致用”的单元整体推进思路。
单元主题
科幻探险
阅读策略
课文
写作训练
学
习
浏
览
,
快<
/p>
速
提
21
.伟大
的悲剧
/
茨
语言简明
< br>
取
文
章
的
主
要
信
威
格
22
.
太空一日
/
息
,
在
阅
读
中
有
自<
/p>
杨利伟
23
.带上她
己的思考和质疑。
的
眼
睛
/
刘
慈
欣
24
.河中石兽
/
纪昀
根据课标、教材分析,确定了单元教学目标:
课标分析:
课标明确要求,初中阶段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
大阅读范围。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
解、分析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br>
第
1
页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
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文
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读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
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初中阶段侧
重考察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
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探险
,内容令人耳目一新。探险,是人类对未知
的探寻,也是对自身的挑战。从高峻的山峰到
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
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是人类的足迹。
《伟大的悲剧》
写的是
20
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
家阿蒙森角逐南极
点失败后
,
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壮烈覆灭的故事,
从
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为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悲剧
作传,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太空一日》对于进入太空的所
见
、所闻、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最为全面而详尽的描述,跟
随他的经历,我们将感
受到真实的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学习英雄
杨利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定的意志、献身
的精神和对祖国、对人民、
对战友、对亲人的无限深情。
p>
《带上她的眼睛》通过写“我”带着一个神秘的小姑娘的“眼睛”
去
草原度假的故事,呼吁人们热爱生活,用心体会生活。
《河中石兽》
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方法,告诉人们: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
往有着复杂的原
因
,
我们只知其一
,
< br>不知其二
,
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
解就做出判断是不对的。
写作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语言要尽可
能精炼,不重复、罗嗦,同时
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
就文体而言,《伟大的悲剧》是人物传记,《太空一日》是自传
经历,《带上她的眼睛》是科幻小说,《河中石兽》是文言文。
第
2
页
探险类作品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他们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
节很感兴趣。在教学时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内容
,
了解人物形象
,
学习文中包含的知识。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识记、理解本单元重点生字词,能结合语境解释重点词语的含
义。
2.
掌握重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3.
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
的
阅读能力
4.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内容要点
5.
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快速浏览课文,把握课文要点,能概括故事情节。
2.
课前预习,搜集资料
3.
复述法、质疑阅读法、组内讨论探究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
念和必要
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2.
< br>感知人类最为闪光的品质
——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
神,认识到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三、课时安排
单元主题
积累基础知识之旅
内容
积累字词,夯实基础
文学常识、走近作者
扣人心弦的探险之旅
匪夷所思的科幻之旅
《伟大的悲剧》
+
《太空一日》
《带上她的眼睛》
《海底两万里》
找寻真理的辩论之旅
《河中石兽》
1
1
2
1
1
1
课时
第
3
页
删繁就简、明确表达的
修改之旅
四、课例展示
作文指导——语言简明
1
课例展示一:单元字词积累课
余映潮
老师说过:中学语文阶段的字词积累教学是读写教学中非
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字词教学是
依托课文基础知识教学,重在理解、
运用和积累,就学生而言,是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积
累和基础的积累。
因此,落实字词,积累字词,夯实基础,是有着非同寻常的基础意义。
所以,一开始的单元字词积累课是很有必要的,也必须是有计划的,
有层次的,需要准备的。就本单元来说,可以这样来进行字词教学。
学习目标:识记文章的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活动一:
1.
快速浏览第六单元的所有课文,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字词。
2
.
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工具书,理解这些词的含义。
3.
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学习。
p>
4.
快读朗读所含词语的完整句子,加深印象
活动二: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方式一:根据课文语境听写。
例
p>
如
:
但
是
漫
天
大
雪
封
住
了
他
< br>们
的
眼
睛
,
使
他
们
每
走
一
步
都
p>
(
)
从他(
)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
方式二: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
如:
遗孀
(
)
告罄
(
)
毛骨悚然
(
)
忧心忡忡
(
)
怏怏不乐
(
)
(
)来迟
(sh
ā
n)
无垠
(
)
凛冽
(
)
吞噬
(
)
负荷
(
)
无虞
(
)
炽热
(
)
点
(zhu
ì
)
(
)
p>
闲
(xi
á
)
p>
(
)
p>
心
有
灵
犀
(
)
圮
(
)
棹
(
)
杮
(
)
湮
(
)
啮
(
)
第
4
页
方式三:理解词的含义。(直接提问或者连线)
无垠
:
没有边际。
癫狂
:
精神错乱
,<
/p>
言语或行动异常。
凛冽
:
寒冷刺骨。
吞噬
:
吞食。
销蚀
:
消损腐蚀。
告罄
:
指财物用完。
遗孀
:
某人死后
,
他的妻子被称为某人的遗孀。
风餐露宿
: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也说露宿
风餐。
闻所未闻
:
< br>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精疲力竭
:
精神非常疲劳
,
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无虞
:
不用忧虑。
屏息凝神
:
全神贯注地看
,
连呼
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炽热
:
①温度极高
,
极热;②感情和情绪热烈
千钧重负
:
比喻很沉
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
:
形容意味深长
,
值得仔细体
味。
心有灵犀
:
指彼此心意相通。
天涯海角
:<
/p>
形容极远的地方
,
或相隔极远。
不期而至
:
事先没有
约定而意外到来。期
:
约定时日。至
:
到来。
点缀
:
①加以衬托或装饰
,
使原有事物更加
美好。②应景儿
;
凑数
儿。
蒙眬
:
①眼睛欲闭又开
。形容醉态或睡态。
②模糊
,
不分明。
活动三:
分类整理,积累字词,完成积累字词积累卡。(学生可以根据自
己的学习情况,自己设计,内容包括易错字、生字、形近字、多音字、
近义词、成语等。
)
课例展示二:文体、作家积累课
学习目标:根据课下注释以及补充资料,了解传记、科幻小说等
文体及其文体特征,并了解每位作者的故事、作品等相关情况
学习过程:
第
5
页
活动一:根据课下注释,了解每篇文章的出处,作者的一些基本
信息。
活动二:
根据手中搜集的资料
,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补充加以完善。
活动三:根据学生的已有资料,老师加以补充强调。
课例展示三:
扣人心弦的探险之旅——《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
教学设计意图: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
视文段
,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另外,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
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这
两篇文章篇幅虽长,但可读性很强,是训
练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同时在快速阅读
全文的基础上复述课
文,理清故事情节,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而把握课文内容。另外
,
两篇课文中都有许多非常感人的细节,饱含着深情。所以,借助这两
< br>篇文章,激发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体会细
节描写对表现
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同时,《太空一日》的杨利伟是
中国飞天第一人,是凯旋回来的的
“航天英雄”,而《伟大的悲剧》
中的斯科特等人却长眠雪地中,也被称为英雄,引发学
生对“英雄”
的理解,从而了解人类探险的真正意义,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
趣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学习目标:
1.
浏览课文,抓住关键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通过细节,品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3.
品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
p>
快速阅读两篇课文,
圈点勾画关键信息,
概
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请大家用一
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你读完文章后,最深的感受?
要求:(<
/p>
1
)速度课文,在
10
< br>分钟内读完。
(
2
)浏览时,随手画出《伟大的悲剧》中的时间、地点、人物、
重大事件等信
息;注意《太空一日》中的小标题
.
第
6
页
(这一环节重在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概述、梳理、感悟的能力,并养成圈点勾画,不动笔墨不读
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
(二)再读课文,品评人物
p>
1.
斯科特一行人和杨利伟在各自的探险中,各自遇到了哪些困难<
/p>
或意外?他们各自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又是如何应对的?
p>
要求:用“——”画出文中表明所遇困难的句子,用“○”圈出
内心
感受的词语。
2.
条件如此恶劣
p>
,
他们都坚持他们的信念
,
你从中总结出他们有着
哪些共同的品质
?
(
设计意图
:
此环节旨在通过学生阅读课文
,
找出文中的心理
描
写的句子,感受他们在困难面前的复杂的内心感受,虽有恐惧害怕,
< br>但还是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勇往直前,永不言弃。为接下来,更好
地品味关键性
的句子,理解本文的情感做了铺垫。
)
(三)品析句子,品味情感
找出文中蕴含丰富情感的句子,说说蕴含怎样的情感。
(四)质疑阅读
,
课堂小结
< br>
1.
杨利伟成功了,
英雄的称
号当之无愧,
而斯科特等人长埋雪地,
也同样让人铭记,冠以英
雄称号,这是为什么?斯科特一行人所谓的
“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而题目为什么是“
伟大的悲剧”呢?“悲
剧”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他们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同时
,让学生明确在人类探险的过程中,并不是只有成功者是英雄,
那些具有勇往直前、坚持
不懈等优秀的品质的牺牲者同样是我们赞扬
的英雄
,
从而理解人类探险的真正意义)
课例展示四:匪夷所思的科幻之旅——《带上她的眼睛》
p>
(教学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尤其善
于制
造悬念,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学习
本文,一方面继续加强学
生快速浏览,概括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让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