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西游记偷吃人参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卷(分值
p>
120
分)
一、
积累与运用。
(
30
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p>
(
3
分)
A.
凫
水(
f
ú)
怠
慢(
p>
d
à
i
)
潺潺
(
ch
á
n
)
.
.
< br>..
B.
斟
酒(
zh
ē
n
)
< br>
橄榄
(
ɡ
ǎ
n
n
ǎ
n
)
<
/p>
酬
谢(
ch
ó<
/p>
u
)
.
..
.
C.
农谚
(
y
à
n
)
连翘
(
qi
á
o
)
甘醇
(
ch
ú
n
)
豁
然开朗(
hu
ò)
.
.
.
.
< br>D.
载
途(
z
< br>à
i
)
炎
热(
y
á
n
)
簌簌
(
s
ù)
袒
胸露乳(
t
ǎ
n
)
<
/p>
.
.
..
.
p>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p>
(
3
分)
A.
追溯
两栖
凑齐
密蜂
B.
薏仁
煨炖
两颊
元霄
C.
巴结
归省
行辈
撺掇
D.
过瘾
健脾
落慕
鸟臀目
3.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p>
3
分)
A.
p>
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
,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p>
B.
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
。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
”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C.
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九寨沟旅游呢?还
是去西藏旅游?
D.
布谷鸟开始唱歌
,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4.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p>
)
(
3
分)
p>
A.
冬天来了,各种虫儿销声匿迹
,大地开始进入冬眠期。
....
B.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不能目空一切
,
自恃强大。
....
C.
在老师讲解完这道数学题后,我有一种大彻大悟
的感觉。
< br>
....
D.
班长很好强,他
不希望自己比别人慢,所以做事情总是一马当先
。
....
5.
下列作家作品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p>
)
(
3
分)
p>
A.
《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
明集》
B.
《小石潭记》——柳宗元
——《柳河东集》
C.
《大自然的语
言》——竺可桢——《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D.
p>
《社戏》——鲁迅——《朝花夕拾》
6.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
/p>
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
________
。日常工作、生活中普
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
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不知不觉
中缓
慢地损害着人体。
A.
一般说来,过
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B.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C.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
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D.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7.
古诗文名句默写。
(
6
分)
(
1
)微君之躬,
___________
。
(
《式微》
)
(
2
)一日不见,
___________
。
(
《子衿》
)
(
3
)孟浩然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的诗句是:
____
_______
,
___________
。
(
《望洞庭湖赠张丞
相》
)
(
4
)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
《关雎》一诗中的“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
”这两
销声匿
迹(
< br>n
ì)
.
屋舍俨
然(
y
ǎ
< br>n
)
.
句就是佐证。
8.
综合性学习。
(
6
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
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也是中
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
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
!
(1)
【成语中的酒】学习中我们一定积累了许多关于酒的成语或俗语,你能写出两个并解释其
意思吗?
(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br>【
生活中的酒】
据统计,
交通事
故绝大部分是因为司机酒后驾车引起的。
假如你遇到一位司机叔叔,
喝酒以后仍然准备驾车,这时,你应该怎么对他说?(
2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
40
分)
(一)
(
2017
·湖南邵阳)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
题。
(
15
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
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p>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光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p>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
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
【乙】
雨中上韬光庵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
,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
息。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
石而苍;
山之营卫,
②得水而活,
惟韬
光道中能全有之。
初到灵隐,
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
听,恨僧少可语耳
。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
【注】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
气。
9.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
4
分)
(
1
)心乐
之
_________________
.
(<
/p>
2
)佁然
不动
_
_________________
..
(
3
)益
信声无哀乐也
____
______________
.
(
4
)恨
僧少可语耳
_________
_________
.
10.
下列加
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
p>
分)
A.
时踞石
而
坐学而
不思则罔
< br>.
.
B.
以
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
.
.
C.
山之
营
卫得水而活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
.
D.
其
岸势
犬牙差互其
如土石何
.
.
11.
用斜线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
2
p>
分)
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
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
12.
翻
译下面句子。
(
4
分)
(
1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
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p>
【甲】文中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从中传达出了作者
______
的心情。
【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
________
的情绪。
(
2
分)
(二)
(
2017
·湖北鄂州)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
15
分)
闲敲棋子落灯花
①
< br>一直喜欢一句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道是“最难风雨故人来”
,朋友的失约让
诗人略显沮丧,但这沮丧随即便被他的闲情逸致所冲散。聚会下棋本是消
磨时光,没什么功利与目的,来
与不来本就无碍。于是,他开始闲敲棋子,自己玩味起来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自在怡然。这种“闲”字
当头的处世态度与生活方式,实在令人敬
佩。
②其实,
宋朝诗词里有很多关于
“闲”
的诗句,
表现出宋人对生活纤细
入微的体验与开掘,
愈简愈美,
愈淡愈真。内心里生出喜乐与趣
味,才会“画屏闲展吴山翠”
;内心通透圆润,才会“宝帘闲挂小银钩”
。
这样看来,闲敲棋子,敲出的是一份超然与平和。
③想来现实生活中的“闲”
,多是忙里偷闲。是否能化为澄澈或
隽永,只在一念之间。
④《闲情记趣》里也有一段很喜欢的情
节: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
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这里记叙的是作者沈复和妻子芸娘的日
常生活,将茶叶
放在荷花心,以泉水烹,虽没有《红楼梦》里妙玉的文雅别致,却是生活
中随手可得的小乐趣。平凡而和
谐,虽家长里短,亦是绮丽流光。
⑤庆山在新书里有句话:若能在万事小物中得到诸般乐趣,又何必再远游呢。走得再
远,也走不出彼
此的这份天长日久。
⑥北京小暑过后异常炎热,对于我这个在海边小城长大的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
p>
⑦
“那周末去郊区山里吧,
看山看水看星星
。
”
他说。
就这样,
< br>周六他真的带我开了一天车到山脚下。
傍晚坐在小凳上吹着凉风吃着烧烤,别提多
惬意舒心了。
⑧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进山,一路上层峦叠嶂,
鸟语花香。傍晚时分,山里的景色更美了。正应了那
句“
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p>
”
。幽幽树林,山鸟时鸣深涧,清泉石上流。让人不禁感叹,不出<
/p>
来走走,真的体会不到大自然的乐趣。
⑨回想留学那几年,整个美东都遭遇了暴雪。有一次,我抱着一堆资料到图书馆后,突然收到了学校
群发的一封邮件,大意如下:今天下雪,封校一天,临时举行堆雪人大赛,奖金
300
美金,在保证个人安
全的情况下,请出门享受下雪的乐
趣吧!
⑩那一刻,我才想到学校“
Study
Hard
.
Play Hard
(努力
学习,尽情嬉戏)
”的校训是多么动人。同
学们几乎是同时放下
手中的书本,回家穿好衣服出门玩雪。短短几个小时内,一群工科生居然在草坪上还
原出
了城堡式的活动中心,那精致又宏大的雪中城堡,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成为当
之无愧的第一名。我们游园赏雪拍照,虽然天气寒冷,心中却兴奋异常。
<
/p>
⑪
有时候,恶劣的天气带来的并不全是负面消息,以一颗玩味的心
去对待,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
喜。
还有一次,
下午本来和几个朋友约好去山上野餐。
清新的桌布已铺好,
< br>正准备摆放食物时,
突降大雨,
我们赶忙收拾,以百米冲
刺的速度跑进了最近的一座教学楼里避雨。
⑫
大约过了半小时,雨停了。不过草地太湿,继续回去野餐已不太现实。这时,一个朋友提议:
“天
快黑了,山上刚下完雨,空气也湿润,说不定会有萤火虫!
”一听到萤火虫,我一下子开心起来,完全忘
了刚才的一场狼狈。
⑬
就这样,我们约好先下山各自拿相机和设备
,再一起上山拍萤火虫。那个傍晚,我们看到了绚丽的
晚霞和火烧云,萤火虫易发现但不
易捕捉,我们两两一组,边打着手电筒吸引萤火虫边用相机拍照。本是
一次没有实现的野
餐,
却转化成了一场流萤飞舞的精彩。
那天,
< br>偶然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
歌里有句短诗,
听一遍就记住
了: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
⑭
第一感觉,这就是爷爷奶奶生活的写照。奶奶前不久在门前的小院子里栽了两棵紫薇,一
棵是她,
一棵是爷爷。现在爷爷树上的花骨朵多些,但她的树型耐看,听着听着,我突然
很感动。头发花白之时,
至少依然有人陪你看门前亭亭如盖与满树花开。
⑮
其实,珍贵的东西一直都在,从未远离。不管是友
情还是爱情,找个能与你一起玩味与欣赏的人,
生活才会有乐趣。
⑯
这样看来,闲敲棋子落灯花,并不是明月清风在前,鲜花
美酒在侧时你懂得利用与欣赏,而是,当
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颗
玩味与欣赏的心,化劣势为优势,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
⑰<
/p>
就像张岱,明明是富贵公子,却称自己“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
为死老
魅也已矣”
。下雪了,就去湖心亭看雪,友人没来,就自
己赏完景安然归去,依然心存欣喜。就这样,他
将自己的小品文侍弄到风华绝代,耐寂寞
而不热衷,处繁华而不没落。
⑱
也像
《记承天寺夜游》中所说: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至于到底有没有
趣味,多为外人的评价,不足为据。只要对自己而言,深
得其趣足矣。所以,在庸常的生活中,做个力所
能及的享乐主义者,没什么不好。
(选自《哲思》
2017
< br>增刊,有删改)
14.
把下面
的诗句填入第⑧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p>
3
分)
A.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B.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D.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5.
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本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
分)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6.
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
3
分)
一听到萤火虫,我一下子
开心起来,完全忘了刚才的一场狼狈。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7.
“闲敲棋子落
灯花”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本文的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
足见作者的文化底蕴深厚。
可现在有的人往往会熟练地敲
击键盘,却不会书写漂亮的汉字;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却不会吟诵唐诗宋词……针对这种现状,请谈谈
你的看法。
(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
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
10
分)<
/p>
亭
朱千华
①
江
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亭,停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这是汉
< br>代许慎对亭的定义。
说起亭,
忽然想起清代扬州笔记作家
李斗,
他在
《扬州画舫录》
中说,
p>
扬州以园亭胜。
意思是,扬州之风景,以园亭而著称。园亭,就是指
园林。当然,扬州的亭也是别具一格的。以五亭桥最
为有名。
五
亭桥,
是中园传统园林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又称莲花桥。
p>
亭与桥结合,
形成亭桥。
分为五亭,
莲花状,聚集于一桥,亭与亭之间连以短廊,形成完整屋面。清人黄惺庵赞此桥:扬州好,高跨
五亭桥,
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
/p>
②亭虽小,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果园林是一篇文章
,那么其
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逗,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文
章没有逗号。明代袁中郎
游香山,觉得“香山,山色轩楹,比碧云殊胜……龙潭水光千顷
,荷香十里,长堤迂曲回环,垂杨夹道,
大有江南风景。
”但美
中有不足,他说:
“无亭榭可布几筵耳。
”四周群山郁苍,群木
荟蔚,景致殊美。若
有一亭,供三两知己摆点酒菜,喝上几盅,方才快意。
③山水之间,
有亭可憩,
方能渐入佳境,
将山水之美,
与人文情趣融为一体。
登山途中,
或风景佳处,
皆有亭。流泉自幽涧中或
隐或现,曲折而下,激石有声,铿锵如琴。苏轼说,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
得天全。
亭虽小,在瞬间又被无限放大。古人作画,亦多置亭,为点缀。元代画家倪云林,每画山水,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