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 比较阅读(带答案)
年夜饭预订-
《陈涉世家》对比阅读:
(一)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
会天
大雨,
道不通,
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
吴广乃谋曰:
“今
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
可乎?”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
少子也,不当立,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
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
,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
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
吾众诈自称公子扶
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
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
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
外人道也。
”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p>
A
.今亡.
(逃跑)亦死
无论.
.
(不论)魏晋
B
.
今或.
(有时)闻无罪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没有出路的境地)<
/p>
C
.为天下唱.
(通“倡”
,首发)
便要.
(通“邀”
,邀请)还家
D
.楚人怜.
(爱戴)之
此中人语.
(说)云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
.
B
.扶苏以.数谏故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
p>
.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 br>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D
.
D
.吴广以为然.
父利其然.也
3
.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p>
.甲文中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说明陈胜充分把握了人心动向,
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基础。
B
.乙文中“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了桃源与外界隔绝久远;甲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体现了桃源民风淳朴。
C.
甲文中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乙文中桃源人来到桃源的主
要原因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
D
.甲文是纪传体,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乙文以叙述为主,
是作者虚构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
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
4
.把下
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p>
(
1
)会天
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p>
(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p>
1
.
p>
B
(
A
:一正一错
,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B<
/p>
:全错,
“或”
:有的人,
“绝境”
:与
世隔绝的地方;
C
:全对;
D
:一正一错,
“语”
:告诉)
2
.
B
(
A
:前“
乃”
:于是,就;后
“乃”
:竟然;<
/p>
B
:两“以”
:因为;
< br>C
:前“为”
:向;后“为”
:
为了,表目的;
D
:前“然”
:
正确;后“然”
:这样)
3
.
C
(直接原因应是:
“失期
,法皆斩”
)
4.
(
1
)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了
。
(关键词“会、度”译错一个或两
个,
均扣
1
分,
语意连贯
1
分)
(
2
)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
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
(听罢)
,
他们
都感叹起来。
(关键词“具”译错,扣
1
分,语义连贯
1
分)
(二)
吴
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
怒其众。尉果
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徒
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乃人据陈。数日,号令
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被坚执
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
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
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吾
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
王闻之,乃召
见,载与俱归。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
“客
愚无知,
颛妄言,
轻威。
”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由是无亲陈王
者。
节选在《史记·陈涉世家》
)
1
.选出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
项(
)
(
2
分)
A
.徒属.皆曰:
“敬受命。
”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吴广素.爱人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
.伐无道.
,诛暴秦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D
.由是无亲.陈王者
故人不独亲.其亲
2
.选出下列加点虚词意义不相同.
.
.的一项(
p>
)
(
2
p>
分)
A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
.以.激怒其众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
.自辩数,乃.置
由是先社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D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
/p>
.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
6
分)
(<
/p>
1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
3
分)
p>
(
2
)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
3
分)
(
3
)诸陈
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
.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
,无相忘”这句话?(
2
分)
5
.
p>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
2
分)
①原因:
②启示:
1
.
D
(
p>
2
分)
2
.
p>
D
(
2
分)
3
.
(
6
分)
(
1
)
(
3
分)
(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使他们
发火(恼怒)
,让他们责罚他。大意
1
分,
“数”<
/p>
1
分,
“忿”
1
分)
(
2<
/p>
)
(
3
分)
p>
(您的“客
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
(大意
1
分;颛:专擅,专门,只知道,
1
分‘轻:使动用法,解释为“破坏”
“损伤
”等即可,
1
分)
(
< br>3
)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
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
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3
、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
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5<
/p>
、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