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2.《陈涉世家》教案

绝世美人儿
766次浏览
2021年02月17日 06: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2021年2月17日发(作者:网络笑话)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2.


《陈涉世家》 教案



教学目标:


< br>1.


整体感知文意,详细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这段历史事件。



2.


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 /p>



,背诵精彩语段。


< br>3.


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 br>


4.


学会客观地看待历史,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并有自 己的思考与感悟。



教学重点:



1.


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 固”等的用法。



2.


领会课文运用对 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


学 习紧扣线索集中叙事的方法,


在阅读中巩固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增强语感,


提高阅


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


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写。



3.


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把握人物形象,了解 陈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通读 全文,初步理解文意;课前了解《史记》以及司马迁。



教师 :查阅有关《史记》及司马迁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 多次农民起义,


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


充分说明 了


官逼民反的道理。


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 治,


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


是推动历史前进,


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


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


吴广领导的 大泽乡起义,


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农民政权— —张楚,


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


促使了秦速亡,


使由秦始皇开始的


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

15


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




陈胜、


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存 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


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




二、解题。学生阅读注释,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1.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


学识渊博,


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


(史官)



掌管秘籍、


史料、


职司记载等。


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


10

< br>岁就到长安学习,


20


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


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


38


岁时继任太史令,



更有机会博 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


42


岁时开始写作《史记》。 后由于上书替投


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皇上,获罪下狱,被处宫刑。为完成《史记 》,司马迁忍辱负


重,发愤著书,历时


10

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



< br>2.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 传记文学。


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


帝下至汉武帝的一千多年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记”(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


事年表)、八“书”(记各种 典章制度)、二“世家”(记诸侯国将相)、七“列传”(记


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 。书中史料详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例如课文《陈涉世


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 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的看重。




3.


决定起义后,陈胜 、吴广首先分析天下形势,拟定斗争策略。


“天下苦秦久矣”,简


明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形势,


在这种形势下举行起义,


一 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


应。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 的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


发动起义的斗争策略。然后为起义作舆论准备,他们运用 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 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


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反应。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 争才智。



三、介绍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1.


朗读



2 .


翻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


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



4.


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



四、整体感知:



1.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大意。



五、新课讲授:



1.


全班齐读第一段。



2.


自读自译:辍


耕之


垄上 :辍,停止。之,到、往。若


为佣耕:若,你。






3.


思考理解:




1

< p>
)陈涉是什么出身?



明确:

“佣耕”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由涉首事”,


“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


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


< /p>



2


)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



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1


)“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 压迫的穷苦农民;




2


)“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




3


)“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




4


)“燕 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4 .


男生朗读第二段“二世元年七月……法皆斩”。


< p>
5.


自读自译:闾左:借代贫民;次当行:编在戍边队伍中;




天大雨:会,正逢;度


已失期:度,考虑,心里想。




.< /p>


6.


理解交流:这几行文字告诉了我们哪些事情?



明确:一是秦朝徭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二是秦朝严刑酷法,百姓战战兢兢 。这样


的高压统治还妄言千秋万代,


真如痴人说梦一般。


三是陈胜吴广有一定的组织才能,


可谓是


拥有 造反的本钱了。



六、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翻译第一、第二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讲到,九百谪 戍之徒,因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此时到了性命攸关之际,正是英


雄人物涌出之时。正是 这一场大雨,引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泽乡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