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李商隐传》试题答案、注释、译文
整理英语-
《旧唐书
李商隐传》试题答案、注释、译文
李商隐,
字
(字,又称“表字”,往往
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
男女,
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定表字)
p>
义山,
怀州河内人。
商隐幼能为文。
令狐楚镇河阳,
以所
业文
(从事文学。
业:
使从事于,
以…
…为职业)
干
(即“干谒”,
g
ā
n y
è,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
干:求取)
之,年才及
弱冠
(
ru
ò
gu
à
n
,男子
20
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
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 br>以示成年,
但体犹未壮,
还比较年少,
< br>故称
“弱”
。
冠,
帽子,
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p>
不能用于女子)
。
楚以其
少俊
(亦作“少雋”。少年英俊)
,深
礼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
动作)
之,令与诸子
游
(即“交游”,交往,来往)
< br>。楚镇天平、汴
州,
从
(跟从,
跟随)
为巡官,岁
给
(
j
ǐ,供给,供应)
资装
(指
旅
费,行李)
,令
随
< br>(跟随着)
计
(考核,考察,这里指考核官吏)
上
都
(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
开成
(是唐文宗的年号,
共计<
/p>
5
年)
二年,
方
登进士第
(即考中进士,就是上榜了,榜上有名。进士:中国古
代
科举制度中,
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称为进士。
进士是
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
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
释褐
(脱去平<
/p>
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秘书省校书郎,调补
弘农
(是中国古代汉朝至
北宋期间长期设置的一个县级行政区
划)
尉
(县尉,官名。位在县令
或县长
之下,主管治安)
。会昌二年,又以
书判拔萃
< br>(考中书判拔萃
科。
书判拔萃是唐代、
< br>北宋选拔人才的方法之一,
即以书法和文章来
选拔人才。
《新唐书·选举志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
貌丰伟;
二曰言,
言辞辩正;
三曰书,
楷法遒
美;
四曰判,
文理优长。
”
)
。
王茂元镇河阳,
辟
(
b
ì,征召,起用)
为掌书记,得
侍御史
(官
名。
秦置,
汉沿
设,
在御史大夫之下。
受命御史中丞,
接受公卿奏事,
举劾非法;有时受命执行办案、镇压农民起义等任务,号为“绣衣直
p>
指”。唐代御史台有三院,侍御史属于台院的长官)
。茂元爱其才,
以
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这里
指女儿)
妻之。茂元虽读书为
儒,然
本
(原本)
将
(武将)
< br>家子,李德裕
素
(一向,向来)
遇
(对
待,款待)
之,时德裕
秉政
(执政,掌握政权)
,用为河阳帅。德裕<
/p>
与李宗闵、
杨嗣复、令狐楚大相
雠怨
p>
(
ch
ó
u yu
à
n
,报怨,仇恨。
< br>
讎:
同
“仇”
)
。
商隐既为茂元
从事
(古代官名。
即从吏史,
亦称从事掾,
汉刺史的佐吏。汉末刺史权重,从事名目更多,文有文学从事、劝学
从
事等,武有武猛从事、都督从事等,均由刺史自行辟任。北魏孝文
帝曾罢诸州从事,依军
府之例,置参军,但未全面推行。北齐仍并置
从事与参军。
隋罢
地方官自辟僚属,
遂于开皇十二年,
将诸州从事一
律改为参军)
,宗闵党大
薄
(鄙薄,看不起)
之。时令狐楚已卒,子
綯为员外郎,
以商隐背恩,
尤
恶
(<
/p>
wù
,
讨厌,
憎
恨)
其无
行
(品行)
< br>。
俄而
(不久)
茂元卒,来游京
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
廉察
(考
察,视察)
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
大中
(唐宣宗李
忱的年号,共计
14
年)
初,
白敏中
(唐朝宰相
,刑部尚书白居易从
弟)
执政,令狐綯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
。亚
坐
(定罪,由……而
获罪)
德裕党,
亦贬循州刺史。
商隐随亚在岭表
p>
累载
(累年,
多年)
。
三年入朝,
京兆尹
(中国古代官名
,
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
官员,
即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之一,
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
卢弘正
奏署
(奏请任用)
椽曹
(官名)
,
令
(命,命令)
典
(主
管,
掌管)
笺奏
(古代文书的一种,属
章奏一类)
。
明年
(第二年)
,令
狐綯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綯不之
省
(
x
ǐ
ng
,省察,觉悟)
。弘正镇
徐州,又从为掌书记。
府罢
(罢去徐州府职)
入朝,复以文章
干
(即
“干谒”,
g
ā
n y
è,为某种目的而求见
地位高的人)
,乃补
太学
(中
国古代的国立大学)
博士
(博士,
古为官名。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
通晓史事的官职
,
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
从事教授生徒
的官职。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等)
。会河
南尹柳仲郢镇东蜀,
辟
(
b
ì,征召,起用)
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
中。大中末,仲郢
坐
(因为)
专杀
(擅自杀人)
左迁
(贬官)
p>
,商隐
废罢,还郑州,
未几
(不久)
病卒。
商隐能为古
文,不喜
偶对
(指诗文的对偶)
。
p>
从事
(任从事一职)
令狐楚
幕
(幕府)
,
楚能章奏,
p>
遂以其道授商隐,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
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
诔奠
(
l
ě
idi
à
n
,诔文和奠文。诔这
种哀悼死者的文章,多用于上对下;奠文是
祭祀时诵读的哀悼文词)
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
三十六体
骈文。
继
中唐骈文散化之后,
重新回归六朝风调。
集六朝骈文和唐骈
p>
之所长,在华美的形式之下,多了几分自然圆融、灵动之气。精工典
丽、情韵并美,行文流畅,富于变化,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李
商隐、段成式、温庭
筠的诗歌由于风格相近,且都排行十六,故并称
为三十六体)
。
文思清丽,庭筠
过
(超过)
之。而俱无
持操
(执持、
操守)
< br>,恃才
诡激
(
gu
ǐ
j
ī,怪异偏激,异于
常情)
,为当涂者所薄,
名宦不
进
p>
(推荐)
,
坎壈
(
k
ǎ
nl
ǎ<
/p>
n
,困顿,不顺利)
终身。弟羲叟,
p>
亦以进士
擢第
(
z
hu
ó
d
ì
,科举考试及第)
,累为
宾佐
(辅佐)
。商
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选自
《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
(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
(下)
李商隐传》
)
4
.下列对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p>
A
.原文“大中初”中的“大中”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
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
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
两代才用年号来
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开成”“会昌”。
B
.
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
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p>
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
.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
有到
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D
、“年才及弱冠”中“弱冠”指男
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
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
犹未壮,还
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答案】
C
(“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
5
.下列各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茂元
虽读书为儒
/
然本将家子
/
李德裕素遇之
/
时德裕秉政
/
用为河
阳帅
B
.茂元虽读书
/
为儒然本将家子
/
李德裕素遇之
/
时德裕秉政用
/
为河
阳帅
C
.茂元虽读书为儒
/
然本将家子李德裕
/
素遇之
/
时德裕秉政
/
用为河
阳帅
D
.茂
元虽读书为儒
/
然本将家子李德裕
/<
/p>
素遇之
/
时德裕秉政用
< br>/
为河
阳帅
【答案】
A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商
隐自幼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
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
p>
B.
李商隐多次以文章求取功名,
一次是他辞去徐州府职入朝,
又以文
章拜谒令
狐楚,从而被补为太学博士。
C
.李
商隐一方面得到令狐楚的礼遇,并随之为官,一方面又深得王
茂元的喜爱,为王茂元干事
,两方面有仇,故李商隐被双方看不起,
一生仕途坎坷。
p>
D
.李商隐擅长写古文,但不喜欢讲究对仗,后来在令狐楚幕中任职
时,
得到了擅长写奏章的令狐楚指点,
从这时起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
奏章。
【答案】
B
(李商隐补为太学博士时,令狐楚已故。)
7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p>
10
分)
(<
/p>
1
)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
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