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忠诚象征意义
时间线-
狗的忠诚象征意义
刘毓庆
狗是人类的宠物,
不只是因为它对主
子的温顺,
更重要的是它的忠诚。
中国百姓对狗有天生
的好感,他们认为“狗是忠臣”,不管主人多么贫穷,家境怎样破败,狗都不会背叛主人。因此<
/p>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狗行事
有一定的原则性,这就是一切为了主子。它守家很地道,只要遇见不相识的人光临,
即使
皇帝老子它也不领情。它是地地道道的“忠臣”,绝不背叛主子。凡事只认人,不讲是非。
对主子它不知道反抗是什么,要杀要打都随便。为主子效劳也不遗余力,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署
名陶潜的《续搜神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晋代有个姓杨的后生,养了一条狗,他与这狗出入相
随,形影不离。一次,他喝醉了酒,路过一片沼泽地,躺到草地上就睡着了。时逢野火燎原,风<
/p>
势正盛。狗惊恐大叫,可是这后生酣睡不起。狗情急生智,跳到了水里,带上一身水,洒在
了后
生所卧的草地上。这样反复多次,周围的草变得湿漉漉,这后生也避免了一场灾祸,
而狗却因之
累死了。唐人《集异记》亦云:有个叫柳超的朝官,因犯了王法,被贬到了江
水,随从只有二奴
一狗。两个奴才图谋不轨,想谋害主人,窃资逃走。狗得知内情,便咬
死了两个奴才,保全了主
人。在满族的传说中,狗曾救过少年努尔哈赤的命:明军追杀努
尔哈赤,努尔哈赤又饥又渴,昏
倒在草野。明军放火想烧死他,而狗却蘸水灭了火,救了
努尔哈赤。《晋书·陆机传》载:陆机
羁寓京师,与家人久无书信来往,他思家心切,请
求自己驯养的一条名叫黄耳的狗帮忙。狗摇尾
允肯,遂修书系于狗项。狗寻路南走,将书
信送回家,随后又带回了家里的消息。此后即因以为
常。
像类似
的动人故事实在是太多了。
从这些记载者与传说者那欣赏的笔触中,
我们看到了人们
对狗品格的褒扬。
中国人
喜欢狗,说到底是喜欢狗的品格。宋朝李至《呈修史钱侍郎桃花犬歌》说得很明白。
歌曰
:
宫中有犬桃花名,
绛缯围颈悬金铃。
先皇为爱驯且异,
指顾之间知上意。
珠帘未卷扇未开,
桃花摇尾常先至。
夜静不离香砌眠,
朝饥只傍御床喂。
彩云路熟不劳牵,
瑶草风微有时吠。
无何轩后铸鼎成,
忽遗弓剑弃寰瀛。
迢迢松阙伊川上,
远逐龙
十数程。
两眦涟涟似流泪,
骨见寒毛顿憔悴。
万人见者俱伤心,
微物感恩犹若是。
韩卢备猎何足嘉,
西旅充庭岂为瑞﹖
闻君奉诏修实录,
一字为褒应不曲。
白鱼赤雁且勿书,
愿君书此惩浮俗。
这条皇
家花犬对皇帝太忠诚了
!
它体贴皇帝的心意,关心皇帝的行止。
皇帝归天,它不仅为
之送葬,为之涕零,甚至伤心得毛骨憔悴,连旁观者都为之感动。因
此这位李先生特意要这位钱
侍郎,在修皇朝实录时,为这条狗大书一笔,以惩“浮俗”。
所谓“浮俗”,那自然是为臣不忠
的末世风气了。
从这里
,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狗赞许的真正内涵,
也可以看出狗作
为忠诚品格象征的意
义。不过,中国人对于狗并非一味赞许。在世俗生活中,狗作为奴才
相而为人所鄙视;而在精神
生活中,狗作为忠贞不二的人格表率,则为人所肯定与效法。
因为狗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对主子
忠,另一方面是不辨是非。因此人们对“狗”也有爱与
恨两种态度。对自家的“狗”是宠爱,对
别家的“狗”是讨厌。因讨厌别家的“狗”,故
而有了“狗骂”,如狗奴才、狗东西、狗腿子、
狗骨头、狗杂种等。但这却从另一个侧面
反映了狗文化与国人的联系。民俗中,男孩子以狗为乳
名者颇多,如:狗娃、狗蛋之类,
汉代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小名即叫“犬子”。古人有时也谦称
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如
:宋代词人张孝祥写《鹧鸪天》词为其老母祝寿说:“同犬子,祝龟
龄,天教二老鬓长青
。”为什么要以犬名
?
为何谦称“犬子”
?
在这一极普通的民俗中,即蕴有原
始图腾主义的秘密。中国
的百姓解释说:“给孩子以贱名,利于成长。”因从前生育,成活率低
下,孩子夭折者甚
多,故有此说。然而“利于成长”之说,正是以图腾保护的潜意识为背景的。
原始人为了
获得图腾神的保护,
往往利用文身、
头饰、
衣着等手段,
把自己打扮成图腾物的模样,
以求获得图腾神
的认可。取名犬子,无疑与此同出一辙。
(
摘自《
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4
月版,定价:
23.00
元。社址:
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
66
号,邮编:1
00706)
有动物
里,
狗受到人类的褒贬最多,
是最具争议性的动物之一。
一则,
它象征了忠诚、
善良、
报恩,是人类的朋友;另一方面,它又是愚昧、残忍、奸诈的化身,让人恐惧。这些特性在
语言文字、
民风民俗和文学艺术等领域里都有所反映。
由于东西文化昨差异,
狗文化符号又
变得丰富多彩。解读这些
文化符号,旨在唤起人们尊重生命,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
中西方狗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中包含很多含有狗形象的习语
,
如何正确理解
和翻译狗习语成为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翻译狗习语时译
者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理
,
使译文既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思
想
,
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
确保跨文化交流的顺利
进行。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
西方人与中国人对狗的态度迥然不同。文章通过对英语
“
狗
”
的词汇的研究
,
论述了
“
狗
”
在英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在语言这一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的不同
p>
1)Luck dog
幸运的人
(2)Sly
dog
偷偷寻欢作乐的人
(3)Big dog
要人
(4)Top dog
优胜者
(5)Clver dog
聪明的小孩
(6)Dead dog
没用的人
(7)Under dog
失败者
(8)Dirty
dog
道德败坏的人
(9)Dumb dog
沉默寡言的人
(10)Gay dog
快活的人
(11)Laze dog
懒汉
(12)Sea dog
老练的水手
(13)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14)Every dog has it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时
)
(15)Give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
但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则多为贬义,如:狗急跳墙,狗屁不通,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
血喷头,狼心狗肺,鸡鸣狗盗,狐朋狗党。
英语的
the dog in the manger
(占槽之狗)出自《伊索寓言
·
槽中之狗》
p>
;
Barking dogs
seldom bite.
吠犬不咬人(意指:对于高声发出恐吓,或惯于大声吼叫的
人,勿须当真)。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意指:大家都有走运的一天)。
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同室不操戈。
a cat-and-dog life
争争吵吵的日子
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同时不操戈
Dumb dogs are dangerous.
不叫的狗咬人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
谗言可畏,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go to the dogs
每况愈下
hang-dog look
愁眉苦脸
If the old dog barks, he give the
counsel.
老狗叫,是忠告。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He is a lucky dog.
他是个幸运儿。
lead a dog's life
过穷困潦倒的日子
not have a dog's chance
毫无机会
top dog
当权派;头儿
treat sb. like a dog
不把某人当人看
a hunting dog
猎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