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教案
西餐图片-
完整的教案
【篇一:怎样写一个完整的课时教案】
怎样写一个完整的课时教案
2014
级学科教学(语文)
<
/p>
李月月学号
2
西华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教育
“
p>
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检查
”
叫做教学
的五环节
,
也有把
“
< br>复习
”
作为一个环节
,
放在
“
辅导
”
和
“
检查
”
之间
,
但未形成共识
,<
/p>
备课是第一环
节
,
包括熟悉教材
,
准备教具
,
写好教案等。
“
开头一半功
”,
要想上好课
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
必须备好课
,
写好教案。
一、什么是教案
所谓教案就是教学计划的书面形式。从广义上讲
,
教案包括学期教案、
单元教案和课时教案。
(一)学期教案也叫学期教学计划
,
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战略部署
或整体设计
,
要求明确一学期的教学内容
,
确定一学期的教学目标
,
根据
教学对象的实际状况
,
制定出实现目标的相应措施
p>
,
并对教学进度做出
规化。
(二)单元教案也叫单元教学计划
,
是对一学期教学工作的战役部署
或局部设计
,
是对学期教学计划的落实和分解。要求明确本单元内容
在整体中的地位
,
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
以及用多少个课时完成等。
(三)课堂教案又叫课时教案或教时教案
,
是对单元计划的分解和落
实
,<
/p>
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具体计划
,
是完成整个
一学期教学任务的最具体
的实施计划。
狭义上的教案专指课堂教案。课堂教案有详案和简案之分
p>
,
详案不但
要把开头格的每一项都要填写完
整
.
而且要把教学步骤中的每一细节
都
要写清楚
,
甚至连对某一问题向哪个学生提问都要写进去。其详
细
程度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差不多
,
所不同的是教案成文于眼前
,
实录
整理
于课后。简案只要写清楚授课内容和教学步骤的大体设想就够
了。
二、教案内容编写的要求
(一)完整的课时教案在形式上应完整、规范。
1
、
教案的整体设计要美观大方、书面工整
2
、
项目要齐全
完整的课时教案,应具备有以下项目:
2.1
课型。
应注明是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自习课、实验课
,还
是社会调查课。
2.2
教学目标。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拟订教学目标时,往往知识方面考虑
的多,能力、
技能、德育等方面考虑得少。一个好的教案,教学目
标应包括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
方面的要求。
没有注明教学重点、
难点的教案,就像一幅人物肖像没有眼睛一样,
因此,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课时教案必不
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教学方法。
目前中小学常用的教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激
情法、榜样促
进法等。具体到某一课时采用哪种教法,在教案中要
注明。
2.5
教具。
教具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
接受,
采用什么
样的教具要在教案中注明。
2.6
板书设计。
富有艺术性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
“
集成块
”
,是展示课文内容的
“
屏
幕
”
,是教师教学的
“
导游图
”
,是开启学生思维
的
“
钥匙
”
,
它集教材
编写的
“
编路
”
,教师的
“
教路
”
和学生的
“
学路
”
为一体,是教学过程
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7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新授课,巩固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
都应在教案
中明确地体现出来。
2.8
教后记。
教后记既是教学反思,信息反馈的记录,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延伸,
是教师改进教学提高
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
、
教学进度要适中
教学进度既不能快,也不能太慢。
4
、
要有适当的超前备课内容
一般说,备课应超前一周,这样便于修改和熟悉教案,保证课堂教
学的质
量。
5
、
要有单元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内容记录
通过单元备课,沟通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归
类梳理,使知识联成网结成片。
6
、
要有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
相互
制约、相辅相成的。因此,一个完整的规范的教案,必须有教
师和学生活动情况的设计。
(二)完整的课时教案在内容上应科学、严谨。
1
、教案内容应有严格的科学性,绝对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板书
提纲应有严密的逻辑性,整个教案要操作性强、实用价值大,不搞
形式。
2
、
要体现
“
六备
”
2.1
备教材大纲。一个完整的课时教案要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教材的总体角度,准备每个课时教案;
第二,教学的重点、难点要找的准确无误;
第三,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简洁、明确、恰当、要符合党和国家
的教
育方针和政策,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评价学的有关理论;
第四,要正确地处理知识的挖掘、传授与发展智能的关系;
第五,要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因素,并注重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
第六,时间的分配要合理。
2.2
备学生。教学的各个环节,既能面向全体,由能照顾个性差异;
所联系的实际要符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特点。
2.3
备教法和学法指导。
第一,坚持启发式与多种性统一,有效地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思
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第二,要符合教材、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三,教学的各个关节上,方法要适当。如:承上启下,温故
知新,
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课堂小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4
备习题。
第一,教师选编的习题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多样性、系统
性;
第二,习题既要照顾
“
尖子
”
学生,又要照
顾
“
后进
”
学
生;
第三,习题既要突出教学重点,又要照顾到知识的覆盖面。
2.5
备实验。
第一,填好实验申请;
第二,实验仪器;
第三,对仪器、药品的操作、使用要规范;
第四,课前要试做;
第五,写出实验报告。
2.6
备资料和有关新信息。选用的资料和信息要准确新颖、
实用,选
用的资料和新信息要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
3
、教后记出书写,要及时、准确、求实、简明扼要
当然,由于教材内容,教师水平差异及教师书写教案的风格不
同,
以上项目及内容,不可能在每个课时教案中全部体现出来。因此,
< br>教案的书写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高质量的教案都应达到形式、
内容的有机结合
。
三.教案举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教学目标:
进行描写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描述、背诵中进行自主探究合
作能力
训练。
3
< br>、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体会指导中融入的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四、教材分析:
1.
了解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
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
< br>文集有《朝花夕拾》。
2.
文章的内容与主题
全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
“
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
去。
”
)写百
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
/p>
第二部分:(
“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我书塾里去
了
……
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
< br>):写在三味书屋的生活。
主题: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
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
味,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的脱离儿童实际
的私塾教育,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
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也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
/p>
稚和欢乐的心理。
五、教学策略:诵读、合作探究。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