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巡山小妖精
662次浏览
2021年02月17日 13: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

2021年2月17日发(作者:西游记贰)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


月相伴 静静照耀。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


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


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 曲,


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


乡的情思啊!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


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


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


一时间争奇斗艳,


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 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 文】追忆历史,


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


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


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 与永恒不息,


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吊古伤今,

< p>
我怎能不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齐鲁大地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


青色。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


山的 南、


北两面,


一面明亮,


一面昏暗,< /p>


截然不同。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


故心胸 亦为之荡漾;


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感到眼角几乎要< /p>


裂开。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


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 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


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 的最高峰。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


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足。山峦重叠, 水


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时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 社的


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趁大好月色出外 闲游,


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 br>己亥杂诗


(


其五


)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春泥更护花。



【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


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


有如从枝 头上掉下来的落花,


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


化成泥土,


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


我将小舟


泊在秦淮河畔,


临近酒家。金陵歌女 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


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


着亡国之 音《玉树后庭花》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汉文帝求贤,


宣示召见被贬臣子。

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


无人能及。


只是空谈半夜,


令人扼腕叹息。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 p>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其五


)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



【 译文】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 人空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


到崇山峻岭的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 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


(

赵师秀


)


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点油灯的灯


芯结出的灯花。



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




魏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 /p>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 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 p>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 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


多 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


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


渔人


)


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


( 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


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 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


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 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


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 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


音 。


村里面,


来来往往的行人,


耕种劳作 的人,


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 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 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


(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


了他们,


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


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 p>
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


都来打听消息。


(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


人来到这个与外 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


在是什么朝代 ,


(他们)


竟然不知道有汉朝,


更不必 说魏朝和晋朝了。


这个渔人一一的给


(桃


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


(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 邀请


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渔人居住了几 天,告辞离开。


这里面的人告诉


他说:



(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


(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


了武陵郡,


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


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


是位清高的隐士,


听到这个消息,


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


没有实现,


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 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


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同游者:吴武 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


隔着竹林,


可以听到水声,


就像人身上 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


的声音,


(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 ,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


,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


小潭,潭水 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 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


遮掩缠 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 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



(



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 间


(



)


向远 处游去了,来来往往,


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时而看得见,


时而看不 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

< br>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


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 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


做 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 /p>


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

< p>
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



山高 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


< p>
清风徐来,水波


不兴



, 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 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


执卷端,


左手抚鲁直背 。


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


如有所 语。


东坡现右足,


鲁直现左足,


各微侧 ,


其两膝相比者,


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 印绝类弥勒,


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


神 情与苏、


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 br>——


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 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


状。居 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


则题名其上,


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细若蚊足,


钩画了了,


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



初平山人



,其色丹。





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 ,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


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 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


矣哉!



译文:



明朝


(


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


(他) 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


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 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


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 br>(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


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p>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 的名字,文字是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p>



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

< br>清清楚楚,


它的颜色是黑的。


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


文字是:




平山 人



,字的颜色是红的。


< p>
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


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


(


竟然,尚且)不


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



先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 曰: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


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p>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


非鱼也,子 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


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


快乐啊。



惠子说:



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 的呢?



庄子说:


< br>你又不是我,怎么知


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惠子说:



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 想法)


;你本来就


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 定的。



庄子说:


< br>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


开始问我


< br>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



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 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


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 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 ,


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


学习之后 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知道了 自己的不足,


然后就能自我反省;


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


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所以


说教和学是相互促 进的《尚书


.


说命》说:


< p>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先秦



大道之行也,

< br>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 p>
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把品德高尚的人、


能干的 人选拔出来,


讲求诚信,


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


其天年,中 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


丧父的孩 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


人们憎 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


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 众之事竭尽全力,



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 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


都不用关上了, 这叫做理想社会。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 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


zhǐ


)辱于奴隶< /p>


人之手,骈(


pián


)死于槽(


cáo


)枥(



) 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

< br>shi


)或尽粟(



)一石< /p>


(dàn)


。食(


< br>)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

< br>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shí


)不饱,力不足,才 美不外见(


xiàn



,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


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 其道,


食(



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 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yé< /p>


)?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 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


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 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


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 的能力而像


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 ,才能和品德


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 它的才能;


听千里马嘶鸣,


却不


能懂得 它的意思,


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


说:

< br>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


(这世上)


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 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 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 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 /p>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



蒹葭



《诗经》



先秦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 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 p>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 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 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 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 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


?


就在河岸那一边 。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 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 何处


?


就在水边那一头。


< p>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 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


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


两鬓头发< /p>


灰白,


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 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


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 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 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 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 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 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式微



佚名



先秦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


中!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 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 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


腰肌劳损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