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萌到你眼炸
720次浏览
2021年02月17日 14: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连接打印机-

2021年2月17日发(作者:你摊上事了)


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主题







教材



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一 首《静夜思》


,儿童诗《夜色》


,散文《端午粽》和《彩


虹》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重要性,激发 学生热爱家人、热爱


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



识字加油站


”“


字词句运用


”“


书写提示


”“


日积月累


”“

和大人一起读





教学



目标



1.


会认


54


个生字和


4


个偏旁,会写


28


个生字。



2.


正确流 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和问句,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 /p>


通过识字加油站和读好轻声的词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积累一些常用词语。

< p>


4.


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



5.


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



重点



难点



1.


会认


54


个生字,会写


28


个生字。



2.


通过识字加油站和读好轻声的词语,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积累一些 常用词语。



3.


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 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法





学法


< /p>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意境美。充< /p>


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防止平均用


力。识好字,学好文,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



分配



8.


静夜思


……………………………… ………… 1


课时



9.


夜色


…………………………………………… 2


课时



10.


端午粽


…………………………………………2


课时

< p>


11.


彩虹


…………… ………………………………2


课时



语文园地四



…………………………… …………2


课时



8.


静夜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 br>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思、床




7


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


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过程 与方法: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


通过 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熏陶感 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珍爱亲


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 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诗题



1.


复习已学的李白的诗《古朗月行》




2.


引出诗题


---


静夜思



二、初读诗句,学习生字



1.


引导学生读诗句,背诗句。




1


)请会读、会背的几个小朋友读给大家 听,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正确评价。



2


)请会读、会背的小朋友读给同桌听。



2.


认读生字。


请已经认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采用



生活中识



”“


熟字 加偏旁



等多种方法识字。如:



生活中识字:夜


——


黑夜

< br>



——


灯光



月光





——


举重



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


——





——





——



< /p>


形近字比较:忘


——


< br>



——





——




3.


自主读读句子,认读生字。




1


)四人组成小组,组内学习:说一说有 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


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 学习成果,互教互学。




2


)指名学生一句一句读诗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床、



光 、望、乡



的后鼻音。



三、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


想象画面,说意思



学生先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2.


交流反馈。


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的几个这的注释。如,疑:好像,举:拾,思:思念。



3.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只要意思大致对即可。


4.


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整首诗的大致意思。



5.


鼓励学生尝试背诵。



四、练习书写,语境填空



1.


出示生字认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字书写时注 意





字的 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三个点要注意


位置。




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 的





的一 撇要变成一竖。



2.


指导学生在田字 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讲评。



3.


填空,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古诗填空)



五、板书设计




举头



望明月



8.


静夜思




低头



思故乡





9.


夜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 br>认识


12


个生字和


1

< p>
个偏旁,写好


7


个生字。



2.


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 思。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文想象感悟。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 作识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 体会成长的快乐。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


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



认识

< br>12


个生字,写好


7


个生字。读 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法学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


,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


课时

< br>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夜晚星空的景象。



师导入:夜晚的星空多么美呀,可是有个小朋友却害怕夜晚,不敢往外瞧。他是谁呢?我


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吧。



2.


板书课题:夜色



3.


齐读课题。说一说你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学 生自由说)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



2.


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


出示词语。



胆子



勇敢



原来



从此



睡觉



散步



4.


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


自由读课文。



3.


理解




1


)我胆子小。



2


)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我还是怕黑。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


有感情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


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


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


开火车进行扩词。



6.


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


出示词语。



1


)指名读,齐读。




2


)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 抄一抄。




3


)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二、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


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


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


)独体字:再


< /p>



2


)左右结构:晚





3


)上下结构:笑









3.


学生书空。



4.


教师板演示范。



5.


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五、板书设计




9.


夜色



从前:胆子小



出去散步后:很勇敢






10.


端午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 br>认读


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


2


个偏旁,会写


7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了 解端午节的习俗。



3.


能用自己的话 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


历。

< p>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词语意思。 通过想象画面,


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



【教学重点】认读


13


个生字,会写< /p>


7


个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 br>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粽子)你们认识吗?谁能告诉老

师它是什么?



2.


指名说,接着 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


什么时候吃呢?



3.


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0


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


粽子的来历呢!板书课题。



4.

< p>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 “



”“






5.


再次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


“○”

< br>,生词画上


“”


,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


得又快又好!



2.


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




1


)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


)师出示生词卡片认 读。



3.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 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课件)



4.


学生自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读课文,感悟内容。



1.


师配乐范读课文。



2.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



3.


全班交流。


(课件问题)

< br>


(二)分段学习课文。



1.


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



2.


指名回答,师指导。


< p>
3.


师总结:外婆煮好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 饱含了外婆对我


们浓浓的爱。



4.< /p>


出示生字卡




”“





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


连接打印机-


连接打印机-


连接打印机-


连接打印机-


连接打印机-


连接打印机-


连接打印机-


连接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