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街道第一二单元绿色评价(六年级语文)
出纳员-
桂城街道第一、二单元质量绿色评价(
六年级
语文科目)
姓名:
学校:
班级:
成绩:
本试卷共
3
页
,
四大题
,
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
40
分钟。
一、
(
41
分)
1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
分)
A
、愤发图强
沤心沥血
美不胜收
锻炼
B
、销声匿迹
截然不同
语重心长
赤倮倮
C
、独立自主
峰拥而至
攻无不克
展览
D
、山清水秀
诲人不倦
惊心动魄
演绎
答案:
D
A
:
奋
发图强、
呕
心沥血;
B
:赤
裸裸
;
C
:
蜂
拥而至
2
.在下面语段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
(
)真正去认识一棵树,
(
)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
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
)只从细
微末节着眼,(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侮蔑。
A
、但
就
如果
便
B
、因为
就
如果
便
B
、而
却
因为
就
D
、但
就
如果
就
答案:
D
3.
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按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
1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
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
(
2
)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德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
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
是美不胜收。
(
3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4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
兰花状吗?是的,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A
、排比
比喻
对比
反问
B
、拟人
比喻
对比
反问
C
、排比
拟人
比喻
设问
D
、拟人
比喻
比喻
设问
答案:
D
4.
下面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
A.
“一人虽听之”和“虽与之俱
学”中的“之”字意思一样。
B.
“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一句中的“笑”是取笑的意思。
C.
《桃花心木》一文实际上是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
D.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他的言论
二、
1.
《两小儿辩日》
一文中,
一儿曰:
p>
“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这个小孩的理由:
“
”
(用原文回答)(
3
分)
2.
《
北<
/p>
京
的
春
节
》
描
写
了
北
京
人
从
腊
月
初
就
开
始
了
:
详
细
描
述
过<
/p>
春
节
的
三
次
高
潮
:
除
夕
夜
;
年初一
;
年十五
。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
节结束。尤其是除
夕夜的描写,作者运用了
的
描写方法。请根据下面开头仿写一小段话。
“六一
节真热闹。<
/p>
”(
7
分)
3.
“不只是树,
人也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
,
会锻炼出
。
”
这句
话中的
“不确定”
是指
,
生活中的
“不确定”
有:
(
6
分)
4.
,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告诉我们
的道
理。(
1+2
分)
5.
甘瓜苦蒂,
。
这句话告诉我们
的道理。(<
/p>
1+2
分)
6.
“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
桃花谢了,
;聪
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
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
何处呢?”(
3
分)
以上这段话选自
一文,它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的作品,文章告诫人们
要
。
他
p>
让
我
们
想
起
了
一
句
名
言
(
5
分)
<
/p>
三、课内阅读(
12
分)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
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
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
解释下列的词语。(
4
分)
(
1
)确乎:
(
2
)空虚:
(
3
)头涔涔:
(
4
)泪潸潸:
< br>
2.
我还知道本文作者的其他作品,
< br>如:
、
、
。(
3
分)
3.
联系生活实际,写写你对横线部分句子的理解和感受。(<
/p>
5
分)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