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精品教案
徐志摩再别康桥-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题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型
新授课
课文介绍了被誉为我国宋代小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这一古画的年代、作者、大
p>
设
计
说
明
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教学中,我以学生自读探究为主,在初步感
知古画内容的基础
上,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
2
~
4
自然段,补充省略部分内容,借助多媒体,发现
古画的
价值。
1.
< br>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学生)
学前准备
2.
查找、收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资料。
(师生)
3.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
/p>
2.
体会作者有序而生动的介绍,体会作者的感情。
导案
1.
上一课我们了解了
世界闻名的赵州桥,今天
我们再来
欣赏一幅画。
(课
1.
欣赏图片,
p>
说说画面上
的内容。
2.
理解“名扬中外”的
意思。
3.
交流收集的资料。
学案
达标检测
学习重点
教学环节
一
、
激
趣
导
件出
示图片)
入
,
揭
题
解
2.
板书课题:一幅名
题。
(用时:
5
p>
扬中外的画。
分钟)
3.
理解“名扬中外”
的意思。
4.
p>
这幅画的名字是什
么?谈谈你对这幅画的了
1
解。
1.
多音字组词。
< br>1.
自读课文,读准多音
二
、<
/p>
初
读
课
1.
p>
引导学生自读课
字:作、乘、笼。
2.
说说课文介绍了
《清明
< br>上河图》的哪些内容。
3.
分
段朗读,
根据内容划
分段落。
1.
自主学习第
2
~
4
自然段。
(
1
)
课件出示突出人
多的画面,学生观察图中
有哪些人,补充第
2
自然
三
、
精
读
课
段省略的内容。
<
/p>
文
,
合
作
探
(
2
)
课件出示体现街
1.
自读第
2
自然段,
体会
人多的场景,
同桌互相交流补
充省略的内容。
2.
自读第
3
自然段,<
/p>
图文
文
,
了
p>
解
大
文,
了解课文
的主要内容。
意。
(用时:
10
分钟)
2.
p>
分段朗读,划分段
落层次。
2.
连线。
撑船的
生意人
摆小摊的
农民
做买卖的
道士
乡下来的
船工
走江湖的
医生
留长胡子的
摊贩
3.
课
文第
3
自然段的中心句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究。
(用时:
市热闹的画面,
图文对照
,
结合理解“形态各异”。
20
分钟)
理解“形态各异”。
3.
读一读第
4
自然段中
(<
/p>
3
)
自由诵读第
4
自
体现画面有意思的句子,
体会
p>
然段,用“____”画出体
现“最有意思”的句子。
2.
再读课文,感受画
家
的技艺高超之处。
张择端的画的传神之处。
2
四
、<
/p>
总
结
全
1.
p>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
文,
了解古画
段。
价值。
(
用时:
5
分钟)
p>
2.
课件展示《清明上
河图》
,回顾课文内容。
1.
读
文,体会画的价值,
感受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2.
利用课件,欣赏古画。
4.
《清明上河图》有什么历
史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
书
设
计
本课教学先让学生自学交流,
抓住主
要内容,
重点引
教
学
< br>反
思
导学生学习课文第
2
~
4
自然段,找一找课文描写了图画
中的哪些内容,
通过多媒体的真实再现,
让学生
感受到画
家张择端的画技高超、传神,画中内容丰富,极富趣味。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片段
◆抓住中心句,把内容表述清楚。
师
: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
3
~
5
自然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这幅画的?
(
学生默读课文,做记号
)
p>
生
1
:
介绍了画中
的人物多。
生
2
:
介绍了画中的街市很热闹。
生
3
:
介绍了画中最有意思的桥北头的情
景。
师: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找到了
这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请大家再逐段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一
个意思表述清楚的?
(
学生再读课文
)
3
生<
/p>
1
:
写画中的人多采用的是排比的句式,
课文用了“有……有……有……有……”的句式来列举画
中的人物。
师:
你能从画中找出这些不同职业的人吗?
(
课件出示,学生指认
)
生
2
:
写街市
的热闹也是采用的排比,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生
3
:
写桥北头的情景是
作者根据画面想象的情景,把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得很丰富。
师:
不愧是有名的画家,画技真是高超,这大概就是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吧!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内容理解
上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放手。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并
运
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去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这堂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几百年
前
的画面拉至学生的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读写
结合,把一篇课文浓缩成一张资
料卡,把书读薄。引领学生去多种形式地读、欣赏,调动
各种感官,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
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
1.
了解北宋的时代背景,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等。
2
.一张图画纸。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说说都去过什么地方?
生:
......
师:大家去过的地
方可真不少。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人文丰富,希望同学们能利用假期时间多出去走
走,
看看,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呢。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4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谈到了
关于旅游的事情,去年我也利用暑假时间去了一
趟上海世博会
,
在中国馆里我看到了一幅流动的画,
这幅画吸引了众多的中外
游客驻足观赏,
赞不绝口,
我也把它拍了下来,大家想不想欣赏
一下。
(课件展示,学生浏览)。
师:从同学们的惊叹声中,老师能感受到你们也很喜欢这幅画。是的,当时在中国馆展示
的物品很多,
很丰富,但这幅流动的画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你们知道吗?其实它是根据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一幅名画
----
《清明上河图》,利用现代
高科技的手段精心制作而成的。(板书《清明上河图》)
那同学们想不想来了解这幅画?
生:想!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
走近这幅画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加星号)
师:一起读课题(生读课题)。
谁能谈谈对“名扬中外”的理解?
生:名扬中外就是名气很大,中国和外国都知道。
师:你能说说跟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生:举世闻名、世界著名、闻名于世、闻名中外、名扬四海……
师: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意积累词语,这是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从名扬中外这个词当中,我们足以看出这幅画的分量。为
什么说它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现在就请大
家打开书,找到第
2
0
课,我们根据阅读提示来读书。
【
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导入新课,动态、唯美的画面及优美的配乐,容易引发学生的
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与阅读期待,为文本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请看大屏幕,我请一名同学来读“阅读提示”。
(出示阅读提示,一生读阅读提示)
师:现在就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学生读书,老师巡视指导)
师:同
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老师觉得听你们读书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家对
< br>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