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设计范文

余年寄山水
898次浏览
2021年02月17日 18: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aci-

2021年2月17日发(作者:情坎)



1.



?



2.



蓄水池防水设计原则



1.



1


基本要求




基础要求



1.



蓄水池应建在基础稳定的基层上 ,基层应有足够的承载力,蓄水池盛满水后,基层的下


沉量不得对池体有破坏性影响;< /p>



2.



在湿陷 性黄土地区建造蓄水池,应遵守


GB50025


《湿陷性黄土地 区建筑规范》的技术要


求。




池体强度




池体强度应大于最高水压,蓄水池盛满水后,池体不得产生开裂、倒塌等工程事故。



1.



2


防水等级





对于不同用途的蓄水池,应有防水等 级区别,设计蓄水池的防水等级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



蓄水池所处的位置(地表上或地表下,室内或室外);



2.



水压大小(处于地表下的蓄水池 埋置深度和池体内最大蓄水深度);



3.



水质和用途(饮用水、消防水、雨水、下水等);



4.



池体周围的物资设备(渗漏是否 会造成池体周围的物资霉变及影响池体周围设备的正常


运转);



5.



对环境的影响(渗漏是否会造成 对大气、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等的影响)。



根据

< p>
GB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修订版讨论稿的要求,我们认为 蓄水池的防水等级标


准应符合表的要求。





防水等级标准





防水等级



防水标准



一级



不允许池体内外的水单向或相互渗透,结构表面无湿渍







允许池体内外的水微量单向或相互渗透,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


2/1000


;任意


100 m2


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


4


处,单个


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



,漏水量不大于


L/m2 .d







@



允许池体内外的水少量单向或相互渗透,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任意


100 m2


防水面积上的漏水点 数不超过


7


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


L/d


,单个


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


m2







池体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


2 L/


;任意


100 m2


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


4 L/



1.



3


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




为正确界定蓄水池的防水等级,对蓄水池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 范围应有规定,根据


GB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的要求,结合蓄水池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蓄水池不同防水等级的


适用范围应符合表的要 求。








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



防水等级



适用范围









一级



不允许池体内外的水单向或双向 相互渗透的蓄水池;少量的单向或双向相互渗透会造成池体内


水质改变、池体外物品变质 失效、严重影响池体外设备正常运转、工程安全、环境污染;极重


要的战备工程



饮用水池、室内浴池、室内消防池、化工池、在湿陷性黄土上建造的蓄 水池等









允许池体内外的水微量单向或双向相互渗透的蓄水池;少量的单向或双向相互渗透不会造成池


体内水质改变、池体外物品变质失效、不会严重影响池体外设备正常运转、工程安全、环 境污


染;重要的战备工程



地表上饮用 水池;建造于地表下的非饮用蓄水池:游泳池、浴池、消防池;在非湿陷性黄土上


建造的 蓄水池等







允许池体内外的水少量单向或双向 相互渗透的蓄水池;一般的战备工程



一般环境内的喷泉池、水渠、水上游乐场等;







对渗漏水无严格要求的蓄水池、临时性蓄水池



施工用临时蓄水池等



1.





2.



4


不同防水等级的防水设防



处于地表下的蓄水池,应作内外防水;处于地表上的蓄水池,可只作内防水。防水等级为一至


三级的防水设防应遵守


GB50108


《地 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规定,对于四级设防,主体结构


可以选择混凝土,也可以选择砖 砌结构。



混凝土结构主体



1.



抗渗要求:防水等级为一至三级 的蓄水池,主体结构均应为钢筋防水混凝土,其设计和


施工应符合


GB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防水混凝土的要求。抗渗等级应根据


蓄水深度和池体埋置深度,取二者中的最大值设计,并应符合表的要求。


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



蓄水池 埋置深度或蓄水深度(


m




设计抗渗等级



≤10



|



S6



10~20



S8



20~30



S10



30~40



S12



2.



厚度要求:(


1


)地下蓄水池混凝土结 构主体的厚度应≥250mm;(


2


)地上蓄水池蓄水深


度一般小于


10m


,混凝土结构主体的厚度由 设计人员根据池体大小、地质情况、工程安


全等因素决定,但应≥150mm。



3.





4.


< /p>


其他要求:本节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


GB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防水混凝土


的要求。



刚柔复合防水



为提高池体的抗渗性能 ,应采取刚柔复合设防,达到材性互补的防水效果,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防止池体内的水渗出池体时,应设置内防水层;





2.



3.



4.



5.



&



特殊用途设防



1.



酸碱池、发酵池等盛装腐蚀性液 体的池体,应选择塑料片材、玻璃钢、单组分聚脲防水


涂层等抗腐蚀性的防水层;



2.



用于饮用水 池的防水材料应无毒、无味,并符合


GB/T17219


《生活 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


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3.



池体内水温高于


60℃时,有机防水层外必须铺设无机保护层。



2


蓄水池防水失败案例



4.



1


某喷泉地下蓄水池防水失败案例



4.1.



1


工程概况与原设计施工方案



某喷泉地下蓄水池,地下埋深约


2m


,建成试 运行期间,发现该蓄水池渗水严重,水位每天下



15cm


左右。为查找渗漏原因,业主邀请设计、土建、防水方面的专家,并召集原设计、施


工、安装、监理等单位,共同参加论证。



:



该蓄水池由一家园林设计单位设计 :防水等级为一级,底板为


300mm


厚防水混凝土,池壁为< /p>


200mm


厚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


S 6


,混凝土外池壁先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一道,


再外 贴


SBS


防水卷材一道。


< p>
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冒雨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严重缺陷,并且省


去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这道防水层。



案例分析



1


在本工程中,池体处于地下,既要防止池体外的水渗入池体,又要防止池体内的水渗出池


体,应做内外防水层。而实际工程中,只在池体外壁设计了防水层,违背了蓄水池防水设计原

则。



5.


SBS


防水卷材作为柔性防水材料,只能用于迎水面防水,不得用于背水面防水。本 工程


中,没有设计内防水层,对于蓄水池内的水而言,


SBS< /p>


防水层属背水防水,严重违背了


SBS


防 水卷材的使用原则。



3


浇筑混凝土时 ,如遇降雨,为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和浇筑质量,应停止施工,并覆盖


保护尚未凝 固的混凝土。本工程中,为赶工期,冒雨浇筑混凝土,致使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存在


凹凸不 平等严重缺陷,内在质量也很难保证,池体渗漏在所难免。



4


池体浇筑完毕,应在池体内壁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封闭混凝土中毛细孔、细 微


裂纹,达到辅助提高混凝土池体防水性能的目的。在本工程中,随意取消了这道防水层 ,使防


水等级由一级降低二级。



5.1.



3


维修方案与效果



1.



?



2.



把池体内表面清理干净,充分润 湿但无明水,分两次粉刷


20mm


厚的防水砂浆,每次


10mm


厚。



3.



水泥砂浆凝固后,在其表面分两 次粉刷


12mm


厚的聚合物水泥砂浆,每次粉刷


6~8mm


厚,


聚合物乳液选用丙烯酸乳液;聚合物砂 浆初凝后,充分养护。



4.



增加上述两道防水层后,喷泉池达到了一级防水设防的要求,处理后的喷泉池不渗不

< p>
漏。



5.



2


某喷泉地上蓄水池防水失败案例



工程概况与原设计施工方案



当防止池体外的水渗入池体时,应设置外防水层;


< p>
既防止池体内的水渗出池体,又防止池体外的水渗入池体时,既要设置内防水层,又要


设置外防水层;



处于震动环境中的蓄水池,优先考虑刚柔复合设防。



蓄水池内壁铺设有机防水层时,应在有机防水层上铺设无机保护层;地下蓄水池外壁铺

< p>
设有机防水层时,应在有机防水层外铺设软保护层。



aci-


aci-


aci-


aci-


aci-


aci-


aci-


a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