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队长-
《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
2.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 br>
3.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知道三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
,感受节日的情景,体
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
。
2.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 br>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
意,知道三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情景,体会
诗人的情感。
< br>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话说传统节日。
同学们,在我们伟大祖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很多的传统
节日。
你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
中元节
中秋节
重阳
节
冬至
腊八节
2.
走近作者。
预设: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
族,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文学家、改革家。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
散文家。
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
摩诘居士。
1
/
7
3.<
/p>
同学们,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感受中国上下五千
年的文化吧!读一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屠
苏
魂
酒
牧
兄
倍
1.
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2.
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
3.
通过猜谜语、形近字、多音字等方式识记生字。
(
1
)猜谜
语:
小鬼云里翻。——魂
洒一点水就好。——酒
(
2
)形近字:魂、魄
异、导
洒、酒
(
3
)图片识字:茱萸、屠苏。
三、整体感知
1.
< br>听老师范读诗歌,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
词。
2.
自由朗读三首诗。
出示朗读要求:
(
< br>1
)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读出节奏。
(
2
)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
3
)找出诗中说到的传统节日风
俗。
3.
依次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
好节奏。
预设:
元日
[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2
/
7
[
唐
]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
反复读,将诗读通顺、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四、朗读诗歌
1.
< br>诵读古诗,想一想: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哪些传统节日?
预设:
春节
清明节
重阳节
学生根据图片想象情景。
2.
小组合作朗读诗歌,读出诗中的节日。
(<
/p>
1
)
《元日》描写的是什么传统节日呢?
你在诗中读到了哪些风俗?
(
2
p>
)
《清明》描写的是什么传统节日呢?你在诗中读到了哪些风俗?<
/p>
(
3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描写的是什么传统节日呢?你在诗中读到了哪
些风俗?
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3.
小组合作朗读诗歌,读出诗中的传统节日,感受其中风俗。
4.
出示图片,配图朗读。
5.
多种方法背诵古诗,分享背诵方法。
五、学写生字
美好的诗意要用美好的
文字表现,诗中还有这几个生字需要我们会写,现
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
也可以写得很好。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