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100个科技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
最丑的女人-
[
教材
]100
个科技
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
科技
100
p>
个小发明制作
(
科技活动室
)
1.
冰冻肥皂泡
:
p>
你喜欢吹肥皂吧
,
你知道吗
,
那飘浮在空中的美丽的肥皂泡,是
可以冻成五颜六色
的水晶玻璃球的。
1)
把冰箱温度调到强档
;2)
用吸管在盘子上吹
一个球
形的肥皂泡
;3)
将装肥皂泡的盒子快速放入冰箱,冷冻
20
分钟。大博士解谜
科学原理
:
肥皂泡大部分是由水构成的,所以在破裂之前迅速冷却了摄氏
0
度
以
< br>下,就会冻结,我们就会看到美丽的冰冻泡泡了。
2
.
自动绽放的肥皂泡泡
:
吹个肥皂泡放
在锡箔花中央,锡箔花的瓣会自动抬起
来,银白色的花簇拥着七彩的肥皂泡,非常美丽。
1)
剪一个直径
8
厘米大的六
瓣
锡箔花
;2)
把木塞放在盘中
;3)
再把锡箔花浸泡在肥皂液中,放在木塞上使花瓣下
垂
;4)
把吸管的一端剪成四瓣,用它吹个大肥皂泡泡
;5)
把肥皂泡放在
花心中,低
垂的花瓣就会抬起来,吸附在肥皂泡上。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肥皂泡表面的薄膜
具有一定的牵引力,当把肥皂泡放在锡箔花的中心时,这种牵引力就
把花瓣拉起来
了。
3.
超级肥皂泡
:
用金属丝衣架,可以做出巨大的肥皂
泡泡,大泡泡还会包着小
泡泡。
1)
先
将金属衣架或弄成圈形,用胶带包在圆圈上
;2)
在盆中放入<
/p>
1
升
水、
p>
100
毫升清洗剂和
500
毫升洗涤剂
;3)
把衣架
<
/p>
放出盆中,慢慢向上提
;4)
做出巨大的
泡泡啦~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关键在于
洗涤液的放入,只不过在
硬水的条件下,实验不容易进行,
自来水通常是硬水,
用蒸馏水就比较容易成功。
4.
空中立正的肥皂泡
:
飘
浮在空中的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我们可以让它静止不
动,如同在空中立正似的。将鸡蛋壳
浸泡在大半杯醋里,然后盖上杯子盖
;2)
杯内
会产生气体
;3)
等杯中不见气泡后,吹个肥皂泡放
在杯中
;4)
肥皂泡在杯中飘来飘
去,
最后静止不动。~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
钙,
与醋酸反
应生成二氧化碳。因为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而吹入杯中的肥皂泡密度小,所以
会浮在上层,好象停在了空中
。
5.
听话的火柴
:
可以给小朋友做这样一个魔术
:
在水中的火柴,任你指挥。
1)
把
木片和火柴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中,火柴和木片就会
向方糖方向
靠拢
;3)
如果把肥皂放入水中,火柴和木片就会向四周散开。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p>
糖溶于
水后,水面的表面张力增大,火柴和木片就会向表面张力大
的地方移动
;
当肥皂溶
于水中后,水面
的表面张力减小,火柴和木片就朝相反方向移动。
6.
爱吃糖的牙签
:
把糖和几根牙签摆放在水中,
牙签会向糖游去,很有意思,
就像要抢糖吃似的。
1)
在平底浅碟中加水,把方糖放在水
中央
;2)
将六根牙
签
放在水面上,与方糖保持一定距离
;3)
方糖溶解后,牙签
p>
会向方糖所在的方向游去。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 br>当糖在水中慢慢溶解时,形成了
糖溶液,它的密度比
<
/p>
水要大,是往下沉的。糖溶液下沉的过程中引起了水流变
化,水的
运动方向在牙签下面形成一个循环,就会带着它向方糖所在的中心位置靠
拢,好像是牙签
被吸引了过来。
7.
可爱的冰项链
:
在冰块上垂根细绳,然后轻轻撒上食盐,不一会儿,冰与绳<
/p>
就粘在一起了。戴在脖子上,就变成了水晶的冰项链~
1)
把湿润的细绳垂在冰
块
上
;2)
在冰上洒盐,等
30
p>
秒钟,慢慢拉伸细绳,冰块粘在绳上了
;3)
看呀~冰项链
做好了~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在冰上撒上盐后,温度就下降了,湿润的那一部分
细绳就冻住了,所以绳与冰就
很好地粘合在一起。注意食盐不要撒得太多。
8.
切不开的冰
:
我们用金属丝来切冰块,金属丝也确
实通过了冰块,但不可思
议地是冰还会粘合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
,1)
用细铁丝把两个装满水的饮料瓶
连在
一起,再准备一大块冰
;2)
将铁丝横在冰上,用水瓶的重量把冰块切开
;3)
铁丝向下
p>
移动,过会儿,切开的冰又恢复了原状。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p>
由于金
属丝的压力
使接触金属丝的冰融化了,金属丝一点一点地把冰切开了。但是,一旦金属丝通过
冰块
后,冰马上又被冷却,再度冻合了。
9.
< br>水中的彩云
:
我们让温度不同、颜色不同的水在同一空间
“相遇”,就制成
了由下向上升腾的“彩云”。
1)
大瓶中装
2/3
的水,小瓶加满蓝色热水,用
p>
塑料
膜扎紧
;2
)
小瓶颈系上可供提拉的线
;3)
把小
瓶平稳地放在大瓶的瓶底
;4)
小孔里冒
出水珠,会像云彩一样散开。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热的蓝墨
水与大
瓶中的水相
比,温度要高,因
而更轻一些,就会涌出小瓶,不断上升、扩散,周围的水又不停
地流过来补充,便出现了
对流。墨水的颜色令对流明显呈现出来。
10.
饮料瓶中的云
:
在饮料瓶中放入少许烟灰并盖上盖儿
,用泵往瓶里压入空
气,瓶中就会腾起洁白的云雾。
1)
在瓶盖上开一个可插入泵头的孔,注意安全
哦
;2)
用水把瓶子内壁湿润,注入香烟灰
;3)
插入泵头,用胶布固定好,再向瓶内注
空气
;4)
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空气挤出来,泵头飞出。瓶中腾起了白云。大
博士解
谜科学原理
:
云是由水蒸气在尘
埃的周围集合起来所凝固形成的物质。当在瓶内注
入空气,空气就不断受到压力作用,在
泵头飞出去的瞬间又被减压,温度
下降,
形成水蒸气与烟灰结合,而形成云雾。
11.
喷水饮料瓶
:
往装有水的饮料瓶中插入吸管,然
后往里面猛吹气,就会看到
水从吸管处喷流如注。
1)
在瓶中装入
2/3
的水
;2)
用锥子在瓶盖上开一个和吸管一
样粗细的洞,将吸管穿过
瓶盖
;3)
通过吸
< br>管猛吹一口气,马上闪开,瓶中的水就会迅猛喷出。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若
猛吹一口气的话,瓶中的空气被压缩,气压升高。嘴离开吸管,瓶的
水就会因压力
而从吸管中喷溅出来。若吹气之时用力更强劲的话,就可以看到更壮观的喷
泉。
12.
红色喷泉
:
小朋友都见过室外那令人心动的大喷泉吧,我们会做瓶内红色喷
泉供大家欣赏。
1)
小瓶中装上少量红水,将吸管
穿在瓶盖上
;2)
吸管插入
红水中
;3)
把小瓶放在大盘上
;4)
把大口瓶口朝下,对准点燃的蜡烛
;5)
大瓶加热到烫手时,扣
在小瓶上,就会出现红色喷泉了。大博士解谜科
学原理
:
当大口瓶扣在盘子上时,
这时
瓶内温度逐渐下降,气压变小
;
当小于小饮料瓶内的气压时,小
饮料瓶内的水
就会喷出来。
13.
纸杯烧开水
:
纸靠近蜡烛的火焰,很快
就燃烧了。但是,装水的纸杯却不会
燃烧,还能把水烧开。
1)
在纸杯内装半杯水
;2)
纸杯不会燃烧
,过一会儿,纸杯中
的水却沸腾起来。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p>
纸要燃烧需达数百摄氏度的燃点,纸杯装
了水,在蜡烛上加热,从
火焰上得来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了,没有达到纸杯的燃点
(
水的
沸点为
100?)
。因此纸杯没有燃烧,而水却沸腾了。
13
、不会燃烧的钞票
:
用火柴试着点燃被酒浸泡过的钞票,虽说火焰猛窜,但
没
有关系,钞票不会燃烧起来~
1)
把钞票在酒中浸湿
;2)
再用干燥剂干
燥
;3)
放在
烟灰缸中点燃
;4)
火焰虽然熊熊,但熄火后,钞票却没有烧着。大博士解谜科学原
理
:
液体与固体变为气体时叫做气化。在这个
小实验里,钞票上沾
有的酒成分迅速
气化,是这种成分燃烧了,所以钞票安然无恙。
14
、水往高处流
: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
处流”,实验却有办法实现
“水往高处流“,你也可以做做看啊~
1)
装满一瓶红色的热水
;2)
把冷
水瓶倒
置过
来对在热水瓶上
;3)
迅速抽出蜡纸。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p>
和冷水相比,热水的相对
密度要小一点,也就是说
:
同体积的热水是比冷水轻的。较轻的热水在连通的容器
里上升,较重的冷水沉下来补充,就形成了冷热对流。这样就出现红水向上流的现
象。
15
、水滴走钢丝
:
让水滴从一条细线上走过去,我们管它叫水滴“走钢丝”。
< br>1)
用肥皂把线擦一遍,在其中一个杯子中倒入半杯水
;
2)
用胶带把一条细线
的两端固
p>
定在两个杯子的内侧,距杯口
2,3
厘米<
/p>
;3)
拿起装水的杯子,与另一个杯子形成坡
度
;4)
轻轻拉紧细线,往外倒水,就会看到水滴在线上一
滴滴滚到
另一个杯子里。
大博士解谜
科学原理
:
用肥皂把细线擦一遍,改变了水的表面张力,增
p>
加了水和线的吸引力。这种表面张力使水变成圆形水滴,并能沿细
线流过。
16
、在海中前行的牙签
:
在浴盆中的水里放一根牙签,它浮在水面。若把香波
液稍稍在它上面涂抹一下的话,牙签就会轻快地航行了。
1)
取一根牙签,在尾
部
涂
上香波
;2)
把牙签轻放在浴盆的水面上
;3)
牙签会像鱼似地缓缓前行。大博士解谜
科学原理
:
香波与肥皂都含有去污的“表面活性剂成分”,这成分使水的
表面张力
变弱。牙签尖的那一部分动起来,
是因为牙签尾部沾了香波后,使周围的水面张力
下降,牙签就被整体拉动了。
17
、在水面行使的樟脑小船
:
铝箔小勺装上樟脑,放入水中,就如一只小船漂
浮水
中,将樟脑点燃,小船便一边燃烧一边前进。
1)
用铝箔做成勺
子的形
状
;2)
在
勺中放上樟脑并用火点燃
;3)
把勺放在浴缸里
;4)
勺会燃烧着在水里转动。大博士解
谜科学原理
:
樟脑能改变水的表面张力,樟脑
船被水的表面张力所牵引,于是能在
水中前进。因为樟脑船在水上做着不规则的前进运动
,所以非常有趣儿。
18
、胡椒沉底
的秘密
:
在加水的玻璃不中加入胡椒,胡椒应该浮在水面上,怎
么能让它们沉入水底呢
,1)
将肥皂弄
湿涂在一个手指上
;2)
抓少量胡椒洒在
水面
上
;3)
用涂过的手指在水面上划过
;4)
胡椒就沉入水底了。大
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手指涂上肥皂划过水面后,削弱了
胡椒附近水的表面张力,胡椒就无法浮在水面,而沉下去了。
19
、打不湿的手帕
:
我们把手帕放在水中,却不会被水打湿,你动手做一下试
试。
1
)
先在脸盆里放入半盆水,再把手帕揉成团儿放在杯子底部
;2
)
杯口向
下放入
盆中
;3)
过一会儿,再把杯子拿出
;4)
瞧,拿出来的手帕是干的。大博士解谜科学原
理
:
杯子里除了手帕外,还充满了空气,当杯子垂直插入水中,由于杯子
里空气压
力的存在,会阻止水进入杯中,手帕也就被打湿。
20
、流水为秤
:
水火不融已被认为是一句真理,做完这个游戏,你会看到另一
种水火相融的奇观。<
/p>
1)
倒半杯水,把铁钉插入蜡烛底部
;2
)
把蜡烛放入杯
中
< br>;3)
点
燃蜡烛
;4)
过一会儿,尽管水面上的蜡烛已燃尽,但火焰仍在继续燃烧。大博士解
谜
科学原理
:
蜡烛燃烧后流出的蜡液遇水冷却后,形成一层很薄的
外壁,这层外壁
将水和火焰隔开,这样火焰就不会熄灭了。
21
、乒乓球的登瀑布冒险
:
把乒乓球靠近强势水流的水龙头试一试吧。乒乓球
就好象在攀登瀑布一般
,顺着水龙头往上走去。
1)
取
20<
/p>
厘米长的细绳,用玻璃胶
带贴在乒乓球
上
;2)
用一只手拎着,靠近强势的水流
;3)
接触水时,稍拽一下绳子,
乒乓球会沿水流向上攀登。
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乒乓球一接触到水流,水就会沿着乒乓球的曲面流下
来,结果是乒乓球受水流
之力被吸附过去了。这个时候,如果向上拽一下绳子,就
可以看见乒乓球宛如登山一样向
上攀去。
22
、颜色爬山
:
我们用绿色在纸上点个点,放在水中,绿色向上移动并消失
了,而且出现两种不同颜色的彩带。
1)
在纸端
p>
5
厘米处用彩色笔点一个大点,杯
中装水
3
厘米深
;2
)
把纸放入水中,绿点距水
2
厘米
p>
;3)
在水中浸泡
15
分钟
;4)
绿点
不见了,纸条上出
现蓝色的彩带,再往上是黄色的彩带。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
绿
色是由蓝色和黄色组合而成的。颜色在水中会向上移动,不同颜色的移动速度会不
同,所以就出现了不同的色带。
23
p>
、各取所需
:
混合在一起的铁屑、木屑、沙
子和糖,怎样才能把它们分开
,
快
想出
最简单、最方便的步骤来~
1)
先用磁铁从混合物中吸出铁屑<
/p>
;2)
再把
混
合物倒
入水中,这样,木屑就会浮起,用纱布把木屑打捞上来,就只剩沙子和溶解的糖<
/p>
了
;3)
把剩余的水倒入锅中,这就可以
捞出在水底部的沙子
;4)
倒入锅
<
/p>
中,再加热
至完全蒸发后,就还原成糖了。大博士解谜科学原理<
/p>
:
针对铁、木、沙、糖的不同
性质,我们
可以找到分离它们的简单途径。铁屑能被磁铁吸引
;
木屑密度小
,会浮
在水面
;
沙子密度比水大,自然
沉底
;
糖不同
于那三样固体物质,它可以溶于水,只要加热糖水,待水分蒸发,就得到固体
的糖了。
24
、倒水的角度
:1)
两人各拿一满瓶的水
;2)
两个人分别用手堵住瓶口,呈不同
角度,倒立瓶身。解谜
:
因为瓶子倾斜了一定的角度,水倒出后,空气比较容易从
瓶口进
入,及时填补水流后形成的空间。这部分新的空气以压力作用于水,让它流
得更快,垂直
倒水的情况则相反,空气不易进入,水流受到的作用力也小
些,所
以流出的速度慢。
25
、保温瓶保温的秘密
:1)
用锡纸和白纸分别包紧两支温度计的头
;2)
把两支温
度计放在距台灯相等的距离
;3)
过一
会儿,会发现包锡纸的那支温度计
温度显示稍
低些。解谜
:
因锡箔的表面光滑,能把灯泡辐射的热量
反射出去,使热量无法传递
到温度计上,这就是两个温度计显示温度不同的原因,也是保
温瓶的瓶胆镀上水银
的道理所在。
26
、弯曲的水
:1)
打开水龙头,让
水流细细地流淌
;2)
使劲用化妆棉纸摩擦吸
< br>管
;3)
把它迅速接近水流,水流就会被吸管吸引而变得
弯曲。解谜
:
这是
< br>一个利用
静电原理的小实验,被使劲摩擦后而带有负电荷的吸管,接近细长的水流
时,水中
的正电荷被吸管吸引了,所以会出现弯度的水流。
27
、水能吸水
:1)
在注射器里灌满水,把橡皮套在注射器上
;2)
针头与
胶管垂
直,扎入胶管壁,停在胶管中间,针尖的斜口朝前
;3)
针头插入蓝墨水
中,推动注
射器活杆,由橡胶管中喷出的是蓝水。解谜
:
推
动注射器后,胶管里的水流动加
快,快速流动的水的压强比静止的水的压强要小。外界的
大气压就把原本静止的蓝
墨水压进胶管里了,看起来好像是被竖直吸了上去。
28
、自制冰花
:1
)
把玻璃片放在热水盆旁,直到水汽沾满玻璃
;2)
把玻璃片放入
冰箱,几分钟后,拿出玻璃片
;3)
玻璃片结了层白色的冰花。解谜
:
当<
/p>
玻璃外面的
气温低于
< br>0?
时,房间内的水汽一遇到玻璃的低温就凝结成冰,也就是我们看到的
冰花。先让玻璃靠近热水,使它上面附着水汽,再放进冰箱,让玻璃上的水汽遇冷
而迅速凝结成冰,就是按照冰花形成的原理来制作的。
29
、自制冰棍
:1)
把纸杯中注
入果汁,再插入一根筷子
;2)
把冰与盐按
8:2
的比
例放入碗中搅拌
;3)
将装有果汁的杯子装入冰中
;4)
果汁
凝固后就制成冰棍啦~解谜
:
冰与盐混合后,可以达到最低温度
零下
20?
,这与常用制冷设备的温度是一样的。
30
、自制汽水
:1)<
/p>
加入
1/4
的凉开水、
< br>5
勺糖、
1/2
勺苏打
;2)
等糖和苏打溶化
后,放一勺柠檬然后拧紧
瓶盖,充分摇光饮料瓶,放
在冰箱里一段时间
;3)
哇,汽水制成了。解谜
:
我们在超市买的汽水主要成分是
苏打和柠檬酸,汽水冒气的原因主要是苏打和柠檬酸反
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我们
用苏打和柠檬酸就可以制成一模一样的吱吱冒气的汽水。
p>
31
、糖果溶化的速度
:1)
把两块糖用线栓起来
;2)
在手中调整线的长度,使
A
比
B<
/p>
短
;3)
把
C<
/p>
糖扔入一杯水中,在另外两杯水里,
A
悬
在水面,
B
悬在
水中
;4)A
完
全溶解了,
B
溶化的速度第二,
C
才溶化了一小部分。解谜
:
糖块在水中的位置越
低,溶化速度越慢
;
糖块吊得越高,溶化速度就越快
。因为糖在水中的溶解主要靠
对流。沉入水底的糖溶化后,形成密度比较大的糖溶液,令
水的对流减慢。而吊在
水面的糖,由于糖水比清水重,糖水下沉,清水上升,形成对流。
糖的位置越
高,水对流的范围越大,
糖就越容易溶化。
32
、恰浮瓶中央
:1)
在水中加食盐使之变成淡盐水
;
2)
沿着玻璃杯的边慢慢注入
清水,使水和盐水恰好分成两层<
/p>
;3)
放入鸡蛋,鸡蛋怎么也沉不下去
了。解谜
:
这
是利用了鸡蛋、水、盐水比重不同的原理,鸡蛋的比重大于水,却比食盐水小,因
此它就
在水和食盐水的分界线上静止住了。
33
< br>、鱼在热水中捞
:1)
把小鱼放入注满水的试管里
;2)
加热试管上端
;3)
< br>水沸腾
了,可鱼仍然自由自在地游动着。解谜
:
水在加热后,热是向上传递的,因此试管
上方的水虽然沸腾了,却不影响
下方的水,鱼依然能够存活。
34
、自制防雾眼镜
:1)
在干净的玻璃片中间涂一层薄薄的洗涤剂
;2)
把涂有洗涤
剂的玻璃片上一面朝
下,放在盛有开水的暖瓶口上方
;3)
几秒钟后,没
有涂洗涤剂
的一部分布满水珠,所以在眼镜上涂
上薄薄的洗涤剂,你就不会为眼镜“起雾”而
烦恼了。解谜
:<
/p>
水蒸气遇冷会在玻璃片上凝结成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在表面张
力的作用下收缩成半球形或球形,使光线散射,所以视觉效果就不清楚了。洗涤剂
能减低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蒸气不能凝结成小水珠,只是紧贴玻璃形成
一层均匀
的水膜,所以玻璃片看上去仍是透明的。
35
、油里的冰块
:1)
先把一个冰块放入半杯冷水中,再把另一个冰块放入半杯
油中
;2)
我们会发现,水杯中的冰块是浮着的,而油杯中的冰块是沉入杯底的。解
谜
:
就密度而言,冰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冰块可
以浮在水面上,但冰的密度比油的
密度要大,冰块就下沉了。
36
、冰块融化的温度
:1)
在两个杯子里倒入等量的凉水,把两个冰块分别放在
两个玻璃杯中
;2)
拿小木棍把其中一个冰块压到杯底,不让它浮上来
;3)10
分钟
后,用温度计测量两个杯子里的水温
,会发现冰块浮在表面上的那杯水温度要低一
些。解谜
:
冰块溶化吸收热量,这使得它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冷空气带走水的热
量,也使水温降了下来,所以浮出的、与空气有接触的冰块令人降温快。而当冰块
被压在
杯底时,受冷的只是杯子和冰块相接的那部分水,这就使
水温降低得慢一
些。
37
、不听话的纸条
:1)
用剪刀把纸裁成
30
厘米长,
5
厘米宽的纸条
;2)
拿着纸条
放在下嘴唇处,用力吹气,使气流向你脚尖的方向
;3)
任你怎么吹,纸条不但不下
垂,反而倒卷上来,直冲着你的鼻子。解谜
:
对着纸条吹气的时候,从纸上方冲出
的气流的速度比
较快,就降低了纸上方空气的压力。这时,纸下方的
大气压力
相
对大于纸上方的空气压力,就把纸条向上推,所以它会倒冲上来。
38
、飞起来的热气球
:1)<
/p>
用细铁丝圈成一个跟塑料袋口大小相同的环,铁环中
间要做成一个
尖突起
;2)
用透明胶把铁环粘在塑料袋开口处,塑料袋要把铁
环裹在
内侧,中间的尖突起要朝向袋子里面
;3)
用棉花沾上少许煤油,固定在尖突起上,
用火点燃
;
4)
塑料袋慢慢变鼓,哇,飞起来了。解谜
:
< br>气球飞起来是因
热空气上
升,冷空
< br>气下降的对流缘故,塑料袋中的空气被持续加热,体积变大,重量变轻,最终
飞向
天空。
39
、扎不爆的气球
:1)
气球吹大后,用绳系好口
;2)
取一小块透明胶带,贴在气
球上
;3)
用针在贴着透明胶的地方扎气球
;4)
气球没
有发生爆裂声,
像漏了气的车
胎一样
,慢慢瘪下去。解谜
:
气球被扎破后,溢出的空气会造成一股压
力,如果不
贴透明胶,肯定会发出很大的爆裂声。而透明胶比较坚固,它可以阻挡空气冲
出造
成的压力,所以气球不会爆,防爆车胎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 br>
40
、停在漏斗里的果汁
:1
)
把漏斗插在玻璃瓶上,用橡皮泥粘住漏斗和瓶口外
部连接的地
方,使它们连成整体,中间不能进空气
;2)
向漏斗里倒一些果
汁,果汁
并不会像通常那样顺畅地流
下去
;3)
开始只有少量滴入玻璃瓶,剩余果汁则全部停
在了漏斗里不动。解谜
:
玻璃瓶里充满空气,
当注入果汁时,漏斗柄里外都被堵住
不透气了。瓶里的空气受困而没有出路,也没有多余
的空间容纳果汁进入,果汁就
被空气顶住了,在漏斗里变成了悬空状态,如果把堵在瓶口
外面的橡皮
泥戳开一
个小洞,让瓶里
的空气跑出来,果汁就能照常流进玻璃瓶里去了。
41
p>
、测量空气比例
:1)
在大瓶上画上十等分
的刻度
;2)
在盘中加蓝墨水并把蜡烛
放好
;3)
点燃蜡烛,扣上大瓶子,火焰慢慢变小
;4)
火焰熄灭后,盘中
的水开始进
入瓶中,瓶中水的位置会高出盘子,占瓶子体积的
1
/5
。解谜
:
当玻璃瓶倒扣在装
水的盘子里,玻璃瓶中的空气与外界隔绝了。蜡烛在瓶内燃烧,最后耗尽了里面的
全部氧气,这时蜡烛熄灭。蜡烛燃烧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可以溶于水的,这样,
原本属于氧气的部分在瓶中空了出来,瓶外大气压作用使瓶内的水上
升,显示的
就是氧气的比例。因为氧气的体积占了空气
20%
的比例,所以瓶子外面被压入瓶中
的水就大约占整个瓶
子体积的
1/5
。
42
、在墙上转动的吸管
:1)
用纸包上吸管,上下反复撸几下
;2)
将吸管接近墙
面
;3)
吸管在墙上滚下来了。解谜
:
这是利用了摩擦吸管产生静电的原理,吸管在带
电的状态下贴近墙壁,墙壁上会产生正电荷,墙壁对吸管有一定的吸引作用,使吸
管贴在
墙壁上滚下来了。
43
、自动沉浮
的纽扣
:1)
倒大半杯碳酸汽水
;2)
将纽扣投进汽水里,慢慢沉低
;3)
静
置两分钟,纽扣浮上来了
;4)
纽扣开始自动沉浮了。解谜
p>
:
纽扣
进到汽水
里,碳
酸汽水中的二氧化碳马上聚集到它表面,这个浮力会慢慢积累到足以抬起纽扣的重
量,于是纽扣就好像自动浮出水面了。当到达水面后,二氧化碳挥发到空气中去,
纽扣受到的浮
力减小,它又会沉入杯底,因
为二氧化碳的聚集与挥发在循环,上面的现象就
会重复出现,只要你掌握好纽扣上下的时
间,便会像变魔
术一样主宰纽扣的沉
浮。
44
、模拟的捞沉船
:1)
大盆里盛半盆水,将铝箔捏成小船的样子
;2)
小矿泉水瓶
中装满水,放进大盆后,在瓶上扎几个孔。用线绳把“铝船”和小矿泉水
瓶绑在
一起
;3)
把塑料管一端套在矿泉水瓶口上,另一端放在盆外,用嘴对着塑料管口吹
气,可以看到矿泉水瓶中的水会从扎了小孔的地方冒出来
;4)
瓶子慢慢
被吹进去的
气体充满,最后
带着“铝船”浮出水面。解谜
:
这其实就是模拟打捞沉船的原理
,
小矿泉水瓶装满水沉底后,像一个打捞起重装置,把它和“船”连在一起,通过送
p>
入气体而排出瓶里的水。这样,瓶子受到的浮力就大于它本身重量与“船”重量的
总和了。所以,矿泉水瓶最终能带着“船”一同浮上来。当然,我们用
的这些装
置比实际打捞时的简单得多。
45
、铅笔尖刺穿装水塑料袋
:1)<
/p>
塑料袋中注入水,用手攥住袋口
;2)
朝
着袋子,
猛扎进去一支削得尖尖的铅笔
;3)
< br>铅笔刺中了袋子,水一点都没有漏出来,再扎三
四支铅笔都没问题。解谜
:
塑料袋子被铅笔突然刺中,产生了一种摩擦热,被刺进
去的塑料部分收缩起来,而紧紧裹住铅笔,密不透气,所以水流不出
来。
46
、漫画书的瞬间合体
:1)
把两本漫画书每隔
< br>3-5
页交插在一起,最后,两本
书组合成一体,复合部
分大约有
1/3;2)
手持两本书的两端往外拉伸,
无论使多大
的力气,两本书紧紧地咬合在一起不
能分离。解谜
:
这是利用摩擦力的原理。书页
< br>如果卷曲了或杂乱地相互插入,就不会很好地咬合住。同样原理也可运用于手帕。
47
、模仿伽利略
:1)
首先要两手分别握着铁球和玻璃球,站在凳子上
;2)
听我的
口令
;3)
结果是两个球同时
落在地面上。解谜
:
如果你觉得同体积的铁球比玻璃球
重,所以它会先落地,那你就错了。很久以前的人们也认为轻重不同的物体从等高
处落下时,重的物体会落得快些,直到伽利略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上证
实了“自
由落体定律”,人们才明确知道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时,同时
落地,下落的速度与
重量无关。
4
8
、抗震药瓶
:1)
三个药瓶,一个空
着,另一个加入一半的沙子,第三个加满
沙子
;2)
拧紧盖,三个药瓶并排立在书上,将书倾斜一定角度或稍加晃
动
;3)
我们
会发现最先
倒的是装满整瓶沙子的最不容易倒下。解谜
:
三个药瓶与书接触
的底面
积相同,但重心越低的就越能保持稳定。半瓶沙子重心偏低,不容易因外力而倒<
/p>
下,装满沙子的与空的药瓶重心都在中间位置,相对容易倒下。
49
、火柴拱桥
:1)
拿出
5
根火柴,在桌面上摆出一个拱形,点燃蜡烛后,
用滴
落的蜡油粘在每两根火柴之间的连接处,可以在拱形两面都滴蜡油,尽量接得
牢
固
;2)
把“火柴拱桥”立起,桥两端用橡皮泥固定在桌面上,用细线绑几个火柴
盒,挂到拱形最高点
;3)
再制作一个直线形的火柴桥,同样
进行试验,会发现它没
有“火柴拱桥”那么能承重。解谜
:
p>
与直线结构相比,曲拱结构承受外力的能力更
强,这是因为曲拱形结
构可以把外界的压力向两边分散开去,使自身的坚固性
更
p>
大,修建拱桥也是遵循着这样的道理。
50
、百元钞票一下拔出
:1)
把一百
元美钞夹在两个瓶口中间
;2)
瓶身立稳,用一
只手下抓住钞票一角拉直
;3)
另一半手快速水平抽出
钞票。看~啤酒瓶并没有倒。
解谜
:
对
于物质来说,受力并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原来的状态,就是惯性法则。用手
指抽钞票,对于
瓶子来说,这个力量的发生只是一瞬间,因此惯性法则
在此就适
用了,两个瓶子纹丝不动。
51
、生鸡蛋的区分法
:1)
区分鸡蛋生熟的方法很多,可用鸡蛋大头向下旋转的
方法
;2)
先倒下的鸡蛋是生鸡蛋
;3)
< br>把鸡蛋放在盘子里转动,用手指在蛋
上施力,
让它减速
;4)
在鸡蛋将要停下来的瞬间,马上
松开,哪个蛋继续转,就是生蛋。解
谜
:
方法一
:
生鸡蛋内部的蛋清和蛋黄不是固体状态,在蛋壳里也
不对称,旋转时就
没办法像熟
鸡蛋那
样直立转动较长时间,会先停下来。方法二
:
在生鸡蛋要被我们
按住
时,它内部的液体仍继续做惯性运动,只要手一拿开,蛋清和蛋
黄就又会带动着
壳转动下去,熟鸡蛋里面已是固体状态,
就不会这样。
52
、蜡烛开关
p>
:1)
削出铅笔芯,用导线串联电池、铅芯和灯泡,只要铅芯接得<
/p>
不太长,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2)
调节铅
芯接入长度,以小灯泡刚灭为
准
;3
)
在铅芯
附近点上蜡烛
;4)
过一会儿,灯泡亮起来啦。如果拿着蜡烛,灯泡又会慢慢熄灭。
解谜
p>
:
铅芯这种导体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也就是说它
受蜡烛烘烤后,电
流更容易通过。在其它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铅芯吸收热量后,电阻减小,小灯泡两
端电压就增大,重新点亮了灯泡。
拿开蜡烛后,铅芯恢复到原来的温度,电阻增
大,小灯泡就灭掉了。
53
、铅芯电光
:1)
从两支铅笔中取出铅芯削尖,用铜线分别在铅芯上缠五六
圈,线的松紧
程度适度
;2)
把两根铅芯上缠绕的铜线另一端分别连在电池正
负
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