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家庭小实验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绝世美人儿
629次浏览
2021年02月17日 23:3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去大理-

2021年2月17日发(作者:山东长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家庭小实验结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英额布镇中学



苏小翠



孙守金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在我们所使 用的初中化学教材在课后增设了不少有趣味性的家庭小实验,可由


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方 法的束缚,家庭小实验并没有引起老师、学生及家长的重视,


许多家庭小实验形同虚设, 没有起多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我们农村中学,条件比较艰


苦,许多课本上安排的重要实验 有可能都没有正常开设,对于这些安排在课后的家庭


小实验,有时候我们老师都是一提而 过,有时候是提也不提。其实这些家庭小实验,


是最接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



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 究,力求使学生能迸发出创新的



火花


< /p>


,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很 大的提高,使他们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倍增,以


此为切入点,来促进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 果。



1


、通过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 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


能力。



2


、通过家庭小实验的延伸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初中化 学的兴趣。



三、研究内容:



1.


在平时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与初中化学教材中设有的家庭小实验 进行有效的


结合,通过教材中的这些家庭小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 及探究


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 /p>


找到教材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点、结合点,通过活动探究等方式,使学生们亲


身感受到化学实验的价值,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动机与意识,极大地提高学生获取信

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研究方法:



1

< br>、实验研究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班以化学科代表为核心,按照自愿的原则,


选 出部分同学组成兴趣小组,采取组长负责制,确保这些家庭小实验能得到落实。



2


、个案研究法:


< br>兴趣小组活动时,教师观察他们有序的进行实验,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人的特


长。 做好观察记录。



3


、文献研究法


阅读、搜集、学习、分析以及占有相关的文献资料,理解其中规律性知识与实际


情况 相结合,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


时间:


2012.4---2012.5


1


、学习《化学新课程标准》



2


、制定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



时间:


2012.6---2012.7

1.


选定实验小组,制定小组实验实施计划



2.


研究制定以下几个主要实验的实施方案



⑴《自制家庭净水器》⑵《测定鸡蛋壳的成分》⑶《自制汽水》⑷《粗盐的提

< br>纯》⑸《自制泡沫灭火器》



第三阶段


:


时间:

< br>2012.8



2013.7


1.


指导学生落实制定的实验方案



2.


阶段性成果展示





第四阶段


:


时间:


2013.8



2014.7


1.


收集、归纳、整理好资料与实验数据



2.


依据材料,得出结论,撰写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一)开展家庭小实验的必要性



化学 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


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验证知 识和进行知识


创新的重要手段


,


化学实 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学


生好奇心强


,


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

,


教材往往枯燥


无味


,

< p>
而家庭小实验恰恰能弥补这一点。所以有必要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



1.



家庭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把课余时间利用 起来


,


把乏味的家庭作业变为学生感兴趣的事

< br>,


把被动式的学习转为主动式的学习呢


?


家庭小实验正好成了父母、老师的好帮手


,



为化学实验本身就以绚丽多彩的颜色变化和现象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学实

< br>验五彩缤纷的实验结果会让学生乐此不疲


,


而家庭小实 验以其贴近生活


,


趣味性强


的特殊魅力 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深受学生的欢迎


,


适时的布置 一个家


庭小实验,可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长久不衰。这样,对教和学都将收到事半< /p>


功倍的效果。并且做家庭小实验能够让学生回忆课本知识


,


利用并进一步巩固课本


知识


,


掌握课本知识


,


也达到了家庭作业的效果




2.


家庭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 村学生在学校得到的动手机会较少。这对于学生


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而家庭小实验却可以很好的消除这一不


足,学生可以在家中通过查阅资料或者探究的方式 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完成实


验,从而使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p>





3.


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家庭实验的过程中,在实验题 目的选定、药品和仪器的代用以及实验过程中,


都会存在各种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上的


探究过程。家庭实验的开展,也是一种培养学生科 学探究能力很好的方式。





4.


家庭小实验可以激趣挖掘实验的动机功能

< br>




开展



家庭小实验



激趣,如明 矾净水、雨水


pH


的测定、证明汽水中含二氧化


碳、探究鸡蛋壳的组成、自制汽水、人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成分对比分析、蜡


烛燃烧产物的测定、水壶的水垢处理、粉尘爆炸、用家庭装置提纯粗盐、铁生锈


条件的探 究等


,


使化学实验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联

< br>,


使学生认识化学的应用价值


,


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家庭小实验的研究案例



在课题 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对以下几个小实验进行了具体的探究:



1.


学习了水的净化知识后,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

< br>


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将瓶子倒置,瓶


内由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石英沙、小卵石等,就得到一简


易的净水器。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家庭小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有用的,激发了


他们学好化学的愿望,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根据木炭的吸附能力和性质

,


制作简


单的家庭净水器”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木炭的吸 附性是教材上学到的知识


,


但制作净


水 器时还需考虑器材的选择、药品的用量以及净水的效果等。根据农村家庭往往不具


备单孔 橡胶塞和活性炭,可以建议学生根据现有条件对装置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


(1)


不再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取一个带盖的的膨松棉后


,

< br>直接让水从孔口流出。


(2)


用完全

燃烧后的蜂窝煤灰渣来代替活性炭。蜂窝煤灰渣疏松多孔


,


对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异味气


体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处理方法是


:


将蜂窝煤灰渣砸碎


,


用清水浸泡


,


清洗数次


,


暴晒


至干。


(3)


用普通河沙代替石英沙< /p>


,


将河沙用水清洗干净


,


晒干。可得到一个新的简易净


去大理-


去大理-


去大理-


去大理-


去大理-


去大理-


去大理-


去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