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生必做20个实验说明

别妄想泡我
521次浏览
2021年02月17日 23:3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八一建军节-

2021年2月17日发(作者:工业厂房出租)



初中物理学生必做


20


个实验说




初中物理学生必做


20


个实验说明



关于学生实验,现列出以下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


< p>
光学:


1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011



22.



3


分)


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


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 措


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


)如图甲所示,


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


值为


100


元的钞票,




“100”


字样发光。这


表明紫外线能使

< p>
______


发光。





2


)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 一块透明玻璃,


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


“1 00”


字样


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______






3


)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 外线灯


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









“100”




























____________


< p>



.



5


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


光从 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


α



β



空气


< /p>


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

< p>
O




γ




2





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


α



反射角


β



折射角


γ









15°



15°



11.3°



30°



30°



22.1°



45°



45°



35.4°



60°



60°



40.9°




1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br>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


将同时发生____和


___ 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


系是:____,且折射角____(大于

/


等于


/


小于)

< br>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


光的折射特点.




2


)随后老师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 实验得出光


的折射特点的过程指出存在不足之处,


你认为不足在 何


处?答:________





















2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013



23




5


分 )


某同学利用两支同样的蜡烛等实验


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1


)实 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











,作为 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 。


再拿一支


________


的蜡烛, 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



3



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2



他在白纸上 记下了两支蜡烛的位置,


如图所示,


A



B


分别表示两支蜡烛,


请画出该同学 在


S


处看到蜡烛在


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 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3


.探究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


(


四月


)24

< br>、


下图是


探究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的实验装置。




1

< br>)实验前,应将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


中心调整至


















2


)如图所示,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3 0cm


时,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







像,由此可断定凸


透镜的焦距












15cm





3



小明在 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完整的烛焰的像后,他


的食指指尖不小心触摸到了凸透镜镜面,


此时光屏上会


出现



















(选填“指尖的像”



“指尖的

< p>
影子”



“完整烛焰的像”或“部分烛焰的像”< /p>




热学:


1< /p>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五月)


24




6


分)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


)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


程中 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


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


.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



4



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


.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温度计的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只填序号)



2


)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当


t



= 8min


时海波处于













状态,



B


时刻到


C


时刻海波的内能


















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


度,它的示数是

< p>












℃此时海波处于
















3


)由图可知:海波处于

















态时比热容较大。



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2014


考的可能 性


很大!



1.


在探究



水的沸腾



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



A



B


两套装置(如图)来完成实验。

< br>




100


b


a





1



如图< /p>


a



b


所示的是 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


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


__ ____


(填


“a”



“b”





2


)甲组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


们所 测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____


。他们所选择的装< /p>


置应是


___________


(填


A



B






3


)分析评估


A



B


两套装置。



2.


九年 级


1


班的同学在教师指导下用如图所示的实验

< br>装置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



本实验中,


放置石棉网的 铁圈位置和悬挂


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非常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



5


90



置时,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_(选填“铁圈”或


“铁杆”


)的位置。




2

)实验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


用冷水,是因为这样可以___< /p>




3


)小亮小 组通过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98


℃,他想这

可能是由于当时气压低于


1


标准大气压造成的。

< p>
但在与


其他组交流时发现,


其他组测得的水的沸点 都是


100


℃,


于是否定了自己刚才的 想法。


小亮否定自己刚才想法的


理由是:______。




4


< p>
小亮重新审查并确认自己小组的操作没有问题后,


猜想可能是自己组使用的 温度计有问题导致了较大的


误差。


请你帮助小亮设计一个实验方 案来验证自己的猜


想是否正确:______.



(


元月


)24


、如图甲所示 ,某同学在两只相同的烧杯


里装入水和食用油,比较它们吸热的情况。

< br>















6





1


)为了 便于比较,实验中要求在两烧杯中放入








的电加热器。



2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物质,< /p>
























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 p>
3



图乙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



a


物质是







,其比热容是








J/(kg


·℃


)




力学:



(2012)


26




5


分)


下图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


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



实验器材有木块、


< p>
块、垫块、各处粗糙程度相同


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

< br>个,砝码若干。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














2


)实验时某同学在木块或铁块上放置不同的砝


码,改变物块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斜面做


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 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接触面粗糙程度



较粗糙(木块


-


木板)



同上



物块重



G


/N


2.0


2.0


物块上升高度



h


/m


0.25


0.35


沿斜面拉力



F


/N


1.2


1.4


物块移动距离



L


/m


0.80


0.80


机械效率



52%


63%



7



3


4


同上



较光滑(铁块

< br>-


木板)



5.0


5.0


0.35


0.35


3.5


3.1


0.80


0.80


63%



①该同学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是斜面机械效率


























的关系。



②在第


4


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精确到


1%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元调四调五调都没考!


1.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 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


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

< p>
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


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 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


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


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



两个质量 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


a


竖直下落


到位置


b


,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


析:




1


)甲球做______直线运动,乙球做__


____直线运动(填“匀 速”或“变速”)





2



______球受到的


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甲球



8



受到的阻力______乙球受到的阻力(填“大


于”“小于” 或“等于”)




< br>3



若光源每隔


0.02s


闪亮一次,


则从位置


a

竖直


下落到位置


b


甲球所用时间为 ______


s


,甲球所


用时间___ ___乙球所用时间(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2.


如图所示,在“探究小车在斜面上下滑速度”的


实验中:




1


)不易操作测量的是



(时间、长度);




2


)对问题(


1< /p>


),你是如何操作的(或提出你对


实验的改进):





3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是



A


、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小于 它通过


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B


、小车在上半段的平均速度等于它在下半段的平均


速度

< br>


C


、匀速直线运动



D


、变速直线运动.



4.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


了如 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为


10cm


的斜面顶

< p>
端由静止下滑,


图中的时间是


小车到达

< p>
A



B



C


三处时电子



9



时刻: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v=



进行测量的.



用的测量工具是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


“陡”或“缓”)些.




3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


BC


=


< p>
cm



t


BC

< p>
=



s



V


AC


=



m/s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

< p>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


AC< /p>




(填“大”或“小”).



5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20 12)


24




4


分)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

< br>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提出下列猜想:



Ⅰ.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



Ⅱ.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状况)有关



Ⅲ.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 p>


1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采用图甲所


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应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


水平方向做










运动。




10

八一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