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走”字的语义演变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浅析“走”字的语义演变
摘要:本文从原型理论的视角出发
,以大量的现实语料为基础,分析
“
走
”
字的构词能力、
语义演变以及
p>
“
走
”
族词语的语义特征,
来探索
“
p>
走
”
族词语发展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
:
“
走
”<
/p>
族词语
;
语义演变
;
原型范畴理论
;
语义特征
一、引言
近些年来网络用语大量涌现出来,
2
012
年年底还评了
“2012
< br>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
各种榜单,
《咬文嚼字》
编辑部发布的
“201
2
年十大流行语
”
依次是
:
1
、
“
正能量
” 2
、
“
元芳,你怎么看
?”3
、
“
舌尖上
”4
、
“
躺
着也中枪
”5
、
&ldq
uo;
高富帅
”
6
p>
、
“
中国式
< br>”7
、
“
压力山大
”8
、
&l
dquo;
赞
”9
、
p>
“
最美
”10<
/p>
、
“
接地气
”
。
在这些大量涌现的网络用语中,
p>
“
走你
style&rdq
uo;(“
航母
style”)
p>
和
“
走你
”
姿势可谓是在网络上爆红。
歼
-15
在中国首艘航母
“
辽宁号
”
上成功着舰,
舰载机指挥员下达起飞指令时凌空一指的姿势被网友戏称为
“
p>
走你
”
或
“
航母
style”
,并掀起了网络模仿的热潮,这个网络流行语也被网友媒体等
频繁使用。<
/p>
大量出现网络用语的这种语言现象引起了不少语言学家的关注,国内外的学者基于不同
的视角和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出发,对网络新词
“
走你
”
中的
“
走
&
rdquo;
字进行语义分析,探讨
“
走
”
字的语
义演变,从而获得
“
走
&
rdquo;
字语义扩展内在机制和尝试为词汇的发展演变提供新的
方法和视角。
二、原型范畴理论
原
型
p>
范
畴
理
论
来
源
于
奥
地
利
哲
学
< br>家
维
特
根
坦
斯
坦
(Wittgenstein
)
对
亚
里
士<
/p>
多
德
(Aristotle)
经典范畴理论的批判。维特根坦斯坦认为语义范畴是建立在
“
家族相似性
”
基础之上的
。
人们称之为
“
词句
p>
”
和
“
语言
”
的那种东西,
并
没有人们想像的那种形式上的统一性,而是一个由彼此或多或少关联的结构
组成的家族。语
义范畴具有
“
中心
”(
典型成员
)
和
“
边缘
”(
非典型成员
)
的内部结构,
范畴的中心是典型成员,即原型。在范畴化过程中,人们所依据的是成员
之间的家族相似性
而非一套作为衡量标准的充分必要条件。
&l
dquo;
从体验哲学的角度来说,
范畴、
概念主要是
人类基于体验之上,
经过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形成
的
;
意义也是这样,
主要也是体验的结
果。
范
畴化是概念与词语形成的基础,
具有体验性特征,
因此,
概念与词语也是基于体验的。
”
传统语义范畴观认为语言符号仅包含二元关系,符号记载的是客观事实,语义范畴只是<
/p>
自然范畴的复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包含三元关系,符号记载的是经验现实,范畴
化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制,
而是涉及到人们的认知能力和
经验在内的复杂的认知活动。
语义场理论的高度理想化的二元划分排斥了中间状态,认为
语义范畴是非连续的,范畴之间
的界限是清晰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地认
识外部世界,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
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共同特征。范畴是凭借它
的原型特征,而不是什么必要和充分
条件建立起来的,范畴成员之间只具有家族相似性,
语义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
糊的,范畴成员区分为核心成员
< br>(
原型
)
与边缘成员。
传统语义范畴观强调范畴的闭合性,原型语义范畴观指出语义范畴具有向心性和开放性
的特征。
“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进行语义范畴研究能更真实地反映出
事实上人是怎样运
用词义的:
不考虑诸多的单个特征,
而是根据类比的方法勾画出
概念形象。
”
p>
三、
“
走
”
字的原型效应
“
< br>走
”
字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基本词汇,
p>
“
走
”
字在人们的日常
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从《现代汉语词典》的义项中我们可
以看出,
“
走
&rdqu
o;
一般是
作为动词用,是个会意字,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
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
跑,这也是
&ldquo
;
走
”
的本义。
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历史的积淀和语言的发展,
“
走
”
字的语义已经得到了
稳定充足的发展。自先秦之后的千余年间,
“
< br>走
”
字字义除了在秦汉时期又间接
引申出了
“
赶跑
< br>”
、
“
仆人
”
之外,一直处于稳定发展阶段。这种稳<
/p>
定性一直保持到元明之后。明代之后,
“
走
”
字词义才相继出现了
“
离开
”
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
车、
船等
)
移动、
运行、
挪动
;
趋向、
呈现某种
趋势
;(
亲
友之间
)
来往等义项。
《现代汉语词典》
2005
年第
5
版收录了
“
走
”
< br>的
11
种义项,
它们分别是:人
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
跑
;(
p>
车、船等
)
移动、运行、挪动
;
趋向、呈现某种
趋势
;<
/p>
离开、去
;(
委婉词
)
表示人死
;(
亲友之间
)
来往
;
通过
;
漏出、泄露
;
改变或
失去原样
;
姓。
其中,
有四种意义基于本义
“
跑
”
发展而来的。
也有些意义是基于
“
人或鸟
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p>
”
这个基本义而获得的,
所
以
“
走
”<
/p>
的本义和基本义可
以作为它的原型意义。随着人们在
“
走
”
< br>的原型义项基础上对其的重新认识,众
多新型
&ldqu
o;
走
”
系列词在文章,
新闻,各种作品中频繁出现,如:
1.a.
因为农村学生对城市生活的
体验很少,即使农村学校每年都要组织他们到市区去参
观考察,那也只是走马观花,学生
能产生多少感性知识
?
b.“
成功了
!
申奥成功了
!”
中国人民都雀跃欢呼,奔走相告,心情更是激动
万分。我心里想:如果我是奥运
会的火炬手,那该多好呀
!
2.
据了解,
元宵节当晚,
长沙市走散了
20
个孩
子。
民警提醒家有宝贝的市民,
带孩子到
公共场合,尤其是节假日出门,一定不能让孩子离开视线。
3
岁到
6
岁的孩子最容易走丢,
家长们要
教刚会讲话的孩子背诵爸爸妈妈的名字和电话号码,这样万一孩子走散了,也方便
寻找。
p>
3.
人家走棋走得好的主儿,闭着眼能看出三步棋去。
< br>4.
姐妹们拎着行李匆匆忙忙赶到车站,发现车已经走了。
6.
出嫁的女儿,每每这时候,赶在
忙前这段空闲,要走走娘家。走亲戚不能空手,胳膊
上挎着篮子,拎着袋子,提着盒子,
装的无非是些鲜果吃食之类。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