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诗歌鉴赏比较阅读教师版
舒曼-
编
号:
004
使用时间:
2016.9.18
编
制:陈忠明
校
对:黄娟
审
核:王文标
班
级:
姓
名:
老师评价: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
学习目标: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题型及设题角度。
学习重点:学习答题思路,掌握比较鉴赏的方法。
一、探知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
(一)
、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
、
“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设
题。
真题再现:
(
2015
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
诗,完成
8-9
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
注
]
①临洮:在今
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
:
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
要分析。
(
5
分)
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
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
“闻说”表明不是
亲眼所见,又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也间接描写了连年
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
.诗的尾联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
< br>分)
答:
.
< br>尾联把作者忠君报国之志与思乡之情巧妙融合在一起。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
远、
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
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
制。
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点染
和升华的作用。
< br>
小结:答题思路
1
、审题,找出比较点。
2
、依照比较点,在单篇诗歌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求同寻异,比较鉴赏。
p>
二、研究部分
(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师
生或生生评价)
诗歌比较鉴赏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
1
、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2
、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
<
/p>
3
、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4
、诗与画的意境比较
5
、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
6
、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7
、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
(一)不同诗歌同一意象比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
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
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
1
)
p>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
,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
4
分)
【参考答案】
: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
首借“宫前水”的
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解题要领:
1
< br>、积累传统意象的寓意:
(大雁南飞——思乡、盼归)
2
、仔细捕捉关键词语:
(送、望,流
尽年光)
3
、善于联想类比: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
(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
: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对比问
题:词中
“自许封侯在万里,鬓虽残,
心未死”
与陆游
《书愤》中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
< br>(
3
分)
【参考答案】
:
相同点:
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
建功立业的爱
国之志和壮志未酬、
理想落空的
伤感之情。
不同点:
a
< br>、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p>
b
、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解题要领:
1
、要熟悉课本诗句,并能准确鉴赏。
2
、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分析。
3
、恰当使用思想感情鉴赏术语。
4
、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
(三)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比较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寻隐者不遇(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
,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对比
问题:
这两首诗都以
《寻隐者不遇》
为
题,
意境、
主题也相似,
都是写寻隐者
终未得遇。
请从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二诗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
形式:贾诗为五言绝句;魏诗为七言绝句。贾诗为问答体,以答为主;魏诗为自问自答。
内容:贾诗有目标可见,特意寻访,童子知其去向,
“只在此山中”
;魏诗中所寻者无具体行
踪,
“采芝何处未归来”
。贾诗主要是对话,通过对话体现诗意;魏诗写景抒情都有
。
表现手法:
贾诗寓问于答,
虚实相生,
含蓄简练;
贾诗景略情在,
情中见景。
魏诗自问自答,
透露出怅然若失的
感情;描写以白描为主,青松、白云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
解题要领:
1
、立足诗歌本身,理解诗歌具体的内容。
2
、理解表达技巧的具体运用,并注意区分。
3
、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四)对古诗中某一字词的比较鉴赏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
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
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
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 br>绿水人家绕
中的
绕
字,
有的版本写作
晓
。
< br>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①“绕”字好,围绕。具体地描绘了绿水环抱人家,村民安静生活的场景。此词使之生动形
< br>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拂晓。清晨,燕子自
由自在飞翔,绿水缓缓流淌。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
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
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五)古诗中某一诗句的比较鉴赏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
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
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问:此诗第四联
多病所需惟药物
,有的版本作
但有故人供禄米
,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
什么?
【参考答案】
:
“但有故人供禄米
”更好。
(表明态度)只是因为友人供给我钱粮。
(析句意)<
/p>
此句表面上虽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
说“
但有”
,就不能保证必有;
说“更何求”
,正说明已有所求。诗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正是建筑
在“故人
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满含寄人篱下的伤感,
也包含着自已没有得到赏识与重用
的不满。
(析妙处)而诗中“多病所需惟药物”则只有身体的多病与潦
倒,没有这些丰富感
情的倾泻。
(比较句的劣势)
答题指导
①正面回答,观点要鲜明,至于孰优孰劣,一般可自由选择。
②比较鉴赏时应有所偏重,可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鉴赏,得出一有一无的结论。
p>
答题步骤
词语比较题:
(表态度——比较词劣势)①析词义。②描画境。③点作用。
诗句比较题:
(表态度——比较句劣势)①析词义。②明妙处。③点作用。
(六)对同一诗人同一题材的两首诗的比较鉴赏
【甲】小池
(
杨万里
)
p>
泉水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 br>,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问: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
析。
【答案示例
1
< br>】
:我更喜欢甲诗。因为它从“小”处入手,写得细致入微。此诗取景很特别,<
/p>
“流”是“细流”
,荷是“小荷”
,叶是
“尖尖角”
,且这“尖尖角”上还立着个小小的蜻蜓。
不仅如此
,
本诗还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诗人捕捉到新荷刚出水面,
p>
那小小蜻蜓已自立于其
上的稍纵即逝的一瞬,
让蜻蜓和荷花相依相偎这一自然界的和谐情景在一瞬间留下永恒。
这
< br>种写法是乙诗所不具备的。
【答案示例
2
】
:我更喜欢乙诗。因为它从“大”处着眼,显得境
界开阔。诗前两句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