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选择题(第1——40回)
咀嚼的意思-
《三国演义》选择题(第
1
——
40
回)
1
.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
.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曹操,当时刘备依附曹操,幸
得天雨打雷,刘备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B<
/p>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这
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写的开篇词。
C
.
《三国
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
记叙了有关
他多脍灸人口事迹,如“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
“七擒孟获”
“空城计”
“智退司
马懿”
“挥泪斩马谡”
“赚城斩车胄”等。
D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火烧赤壁”战役中“周瑜定计
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E
.三国演义既注意了历史真实的原貌,又不受历史人物
、事件的限制,根据人物性格
发展的逻辑加以合理的想象和加工,使情节丰富,人物更典
型。
答案:
B
、
C
错。
B
项开篇词是明代杨慎所写。
C
项“赚城斩车胄”的是关羽。
p>
2
.下面对《
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 br>分)
A
.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三国指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曹操、刘备、孙权。
《三国演义》
艺术地再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一百年间的历史,
描写了统治阶级内部各个
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我国古代小说中描写最成
功的巨著。
B
.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
,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
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
.作者把刘备写得宽厚仁道,把曹操写成狡诈凶残的典型;把诸葛亮写成是足智多谋
的艺术典型。
。
《三国演义》中诸多英
明的战略战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
D
.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
“奸绝”是曹操,
“智绝”是诸
葛亮,
“义绝”是关羽。
E
.
p>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
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
,
腰系勒甲玲珑
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
”这段话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的形象。
答案:
B
、
E
错。
B
项周瑜没有用苦
肉计。
E
项描写的是吕布。
3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
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p>
A.
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
节。谁知策划不周,窦
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灵帝中平元
年,
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
义。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
兵。刘备、关羽、张飞在看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
B.
刘备字玄德,年二十八岁,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
他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但是,因为父亲早逝,
他和母亲靠编织麻鞋和席子维持生活,家境贫寒。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C.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
。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
言曰:
“
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
玄德曰:
p>
“
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
巾倡
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
厉声说话的那个
人就是张飞。
D.
张飞身长八尺,豹
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有庄田,卖酒屠猪,专
好结交天下豪杰。关羽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
堂堂,
威风凛凛。
因杀了倚势凌人的势豪,
逃难江湖五六年
矣。
闻刘焉招军破贼,
特来应募。
<
/p>
E.
刘备持双股剑,关羽操青龙偃月刀,张飞执丈八点钢矛,一道
去投了刘焉。刘关张从
1
军后就显
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涿郡,
二败黄巾于青州。不久,
又救出被张角打
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张飞大怒,要鞭打董卓,
被刘备劝住。
答案:
AE
。
(
A.
刘备与张飞在看
那招兵榜文时相识的,关羽与他们是在饮酒时相识的。
E.
张飞
要杀董卓。
)
4.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
汉灵
帝驾崩,袁绍、曹操等人辅佐何进立太子辩为帝。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鸠
杀董后,
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
何太后不同意。
袁绍向何进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诛灭
宦官,曹操也以为这样做很好。
B.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操幼时,好游猎,
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
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后用
假中风之计,使其父不信其叔之言,遂得
以恣意放荡。
C.
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
“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
南
阳何顒见操,言:
“
汉室将亡,
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
/p>
问曰:
“
我何如人?
”
劭不答。又问,劭曰:
“
子治世
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
D.
p>
何进采纳袁绍意见,招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十常侍先
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袁绍与曹操见情势危急,便带人进宫诛杀宦官。
< br>
E.
董卓欲除丁原,但惧怕丁原的义子吕布,便亲自带
着赤兔马和重金去劝说吕布,吕布
见利忘义,就杀了丁原归顺了董卓。吕布归顺,董卓更
加飞扬跋扈,自行废掉少帝,另立九
岁的陈留王为帝,并改元初平,自任相国,专权朝野
,捏造罪名杀死废帝。
答案:
AE<
/p>
。
(
A.
曹操认
为这样不好。
E.
派李肃前去劝说吕布。
)
5.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
孙坚
私藏玉玺离开,袁绍大怒,派人送信给荆州刺史刘表,让他半路上截击孙坚。刘
表派兵截
击孙坚,孙坚在众将保护下,杀出重围,回到江东,从此孙坚与刘表结怨。后来孙
坚起兵
攻打荆州,结果中计,死于刘表军士乱石、飞箭之下,年止三十七岁。
B.
公孙瓒被袁绍部将文丑追杀,被赵云所救。赵云本是袁绍
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
之心,
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在
公孙瓒手下也没有发挥他的才能,后来见到刘备,二
人相见恨晚,赵云便马上离开公孙瓒
而投靠刘备。
C.
为了除掉董卓,司
徒王允巧使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争夺歌伎貂蝉而发生冲突:他
把歌伎貂蝉纳为义女,
将董卓请到家中,
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
< br>几天后,
他请吕布到家,
把貂蝉许给吕布为妾。之后,他
就把貂蝉送到董卓府中。
D.
董卓怀
疑吕布貂蝉二人在凤仪亭幽会,
便急急赶入后园,
正见吕布和貂
蝉在凤仪亭下
共语,画戟倚在一边。董卓愤怒,大喝一声。吕布看见董卓来到,大惊,回
身便跑。董卓抢
了画戟,挺着赶来。吕布走得快,董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吕布。吕布打
戟落地。董卓拾戟
再赶,吕布已经跑远。
E.
李傕、郭汜等人赶走吕布,杀了王允之后,下令追寻董卓
尸首,选择吉日,迁葬郿
坞。
临葬之期,
天降大雷雨,
平地水深数尺,
霹雳震开其棺,
尸首提出棺外。
李傕候晴再葬,
是夜又复如是。三次改
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
答案:
BC.(B
赵云没有离开公孙瓒而投靠刘备。
C.
他先将吕布清到家中,把歌伎貂蝉作
为义女许给吕布为妾。几天
后,又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并送到董卓府中。
)
p>
6.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
.
在军阀混战中,
青州黄巾又起,
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余万人,
择精壮者编为
“
p>
青州军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