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古诗》课程教学计划

绝世美人儿
608次浏览
2021年02月18日 03: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卢慕贞-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麦哨ppt)


《读、唱、吟、舞、画——儿童学古诗》课程教学计划



沪太新村第一小学




袁洁




胡雯萍



一、背景



我校提出了“走进学生心灵 ,与学生同呼吸,共脉动,把学校建成师生心灵


故乡”的办学理念,以“严谨笃学,善思 敏行”作为校训。从这两点出发


,


并根


据拓宽知识视野、


发展思想能力、


培养探究能力,


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人文素养


为重点的综合素质的需要,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她铸造了文明古国的 民族灵魂,


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在中国、在海外,在过去,在今天,她 都


是构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



古诗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诵读古诗,关系到人的素养和全面发展,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


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

< br>和想象能力,


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

因此,


我们要求低


年级达到、超越《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熟 读、背诵的古诗篇目,而且摸索适合学


生年龄特点的学古诗方法,


探索古诗学习的趣味性,


激发学习兴趣,


把传统的死


记硬背转变成为读古诗、吟古诗、唱古诗、舞古诗、画古诗„„,以学生为本,

< br>释放学生活力,


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吸 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强文化积淀、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读、唱、吟、舞、画——儿童学古诗》是继学校开发《文学 与思维》



《数


学与思维》校本课程之 后的又一校本教学研究。这种教学一改以往学古诗的读、


背、抄、默枯燥的学法,而是通 过读、吟、歌、舞、画等多种学习方式来学习古


诗,开辟一条古诗歌教学的新路,使学生 乐学、易学,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


.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通过模仿体验吟诵过程中的平仄关系,读出诗中的自


然节奏和情感韵律,感受古诗的音韵之美。



2


.在学习古诗中结合学习手语,初步领会手语表达的意思,进一步理解诗句的



1


含义。



3


.能伴着音乐学唱古诗,通过唱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


.指导、启发学生在对古诗读、唱、吟、舞的基础上,发挥自 己的想象能力、


动手作画表达“诗情画意”


< br>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吟、唱、舞、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体味古诗独有韵 味美和意境


美。



2

< br>.通过多媒体,再现教材的情境,提供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认识,唤起学


生的 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



3


.与他人 合作,运用吟、唱、舞等方法表现古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运用“读、唱、吟、舞、画”等多元性古诗学习方式,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从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


力, 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


.通过运用手语、动作的方法表达古诗,充实人际交流的时空内容,进一步感


受生活、热 爱生活,从而塑造健康人格。



3


.以 声音曲调来增加诗歌的力量,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象,发挥想象、联想


的作用,培养审 美感知和语言感受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




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对古诗词的学习和积累,通过让


学生诵 读我国的经典古诗文,


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


培养民族精神,< /p>


促进提高学


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形成。


有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


从儿童心理发展看,


学龄前后


的儿童正处在智力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脑的发育需要丰富的精神刺激。



诗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

< br>优美的古诗词,


流传的佳句,


精湛的


2


语言,


对于儿童是良好的语 言刺激物。


从科学理论上论证了小学生学古诗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 。此外,古人作诗以情为核心,而“事、物、人„„”往往为依托,


所以本科目分两大部 分,第一部分单元内容的划分以“春、夏、秋、冬”四季为


依据;第二部分单元内容的划 分以景物篇、抒情篇、友情篇、生活篇、思乡篇五


个方面为依据。以此归类学习,通过读 、歌、舞、吟、画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同时便于记忆、积累、理解和运用,最终 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




元说明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初步了解歌、舞、画的学习方法,学习系列描写春景的诗句,


图 文对照感悟万物使春天具有勃勃生机,


欣赏春天明媚秀丽的景色,


体会到诗人


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欢快喜悦之情。积累描绘春的诗句。



必读:


《绝句》



《春晓》



《江南春》



选读:


《村居》


《早春》



《春夜喜雨》



第二单元





以读、


吟、


画为主要学习方法,


学习系列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


通过比较初步了解同样的夏日西湖,描 绘景物不同;同为荷花,视点不同;同是


夏季,不同地点,景色各异。从而激发兴趣,主 动、自觉地积累描绘夏的诗句。



必读:


《小池》



《所见》



选读:


《晓出净寺送林子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第三单元





以读、


歌、


吟为主要学习方法,


学习系列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通过动画课件展示,来欣赏山林深秋, 湖光秋色,江南秋夜的美景,同时也使学


生初步了解秋景抒发思念之情,表达寂寞的情感 。积累更多的描写秋的诗句。



必读:


《山行》



《枫桥夜泊》


< p>
选读:


《暮江吟》



《望 洞庭》



《秋词》



第四单元





学习系列描写冬景的诗句,体会渔翁独钓寒江、梅花凌寒独开


的 景象的同时,感受人与物的坚强品格。积累更多的描绘冬景的诗句。


< br>必读:


《梅花》



《江雪》



选读:


《冬景》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第二部分




3


第一单元



思乡篇



通过学习了解游子远离家乡的 思念之情、


重返家乡的感慨


之情,


还有 战争年代,


惦念亲人安危的卷怀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激发 学生


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理解、积累千古佳句。选用读、歌、吟等方法


表达感受。



必读:


《回乡偶书》一、


《静夜思》



选读 :


《回乡偶书》二、


《忆江南》



《春望》



第二单元




景物篇



学习赏析登高远眺黄河壮阔的 远景、开阔艳丽的水乡景


象、庐山秀丽的风光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而伟大,理解、积累 千古佳句。选用


读、歌、舞、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必读:


《望庐山瀑布》


< br>《草》



选读:


《登鹳雀楼》< /p>



《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雨后》



第三单元



抒情篇



通过学习感受母爱的伟大,体 会访友扫兴之情,感慨祖国


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体会人生多样的情感,理解、 积累千古佳句。选


用读、歌、吟等方法表达感受。


< p>
必读:


《游子吟》



《寻 隐者不遇》



选读:


《早发白帝城》< /p>



《望天门山》



第四单元



友情篇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古人珍视 友情,往往会以酒相送,以


歌相送,


以目相送。


表达千丝万缕的离愁别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意,


从而感悟友情

的可贵,理解、积累千古佳句。选用读、吟或创造其他的方法表达感受。



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p>
《赠汪伦》



选读:


《送 别》



《别董大》


< br>《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五单元



生活篇



通过学习体会旧时渔民劳作的 艰辛,农民的勤劳和辛劳,


感悟操劳辛苦而又乐陶陶,


同时提醒 自己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理解、


积累千古

佳句。选用读、歌、吟等方法表达感受。



必读:


《江上渔者》



《闵农》



选读: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



《蚕妇》




(三)内容框架





单元



课时



教学



4










教学形式





名称



内容



1


《春》



3-4


2


《夏》



3-4


3


《秋》



3-4


4


《冬》



3-4


5


思乡篇



2-3

学习正确朗读古诗,


模仿录


音学吟古诗;通过添画,加色,


《绝句》



进一步感受春天明媚秀丽的景


色。


< /p>


继续学习正确朗读古诗;



录音学唱古诗 ,


初步了解用歌的


《春晓》



形式学习古诗,


学习用手语舞古


诗,用歌、舞表 达热爱春天、珍


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借助动画课件,


继续学习正


确流利地读古诗,

< br>模仿录音吟古


《江南春》



诗,


跟着录音唱古诗,


感受江南


明丽而迷蒙 的春景,


从而积累诗


句。


< p>
了解古诗的平仄调,


初步知


晓古诗吟诵的规律,< /p>


模仿学吟古


《小池》


< br>诗,


跟着录音唱古诗,


体会生动


的小池风物。



学习根据字的读音给古诗


补充平仄调,


学习吟诵诗句,



《所 见》



过贴图游戏,


再现诗歌情景,< /p>



受美丽的田园风光。



运用动画课件,学习古诗,


欣赏山林深秋美景,


继续学 用手


《山行》



语舞古诗,

< p>
用歌、


舞的方法记忆


古诗。



继续学习吟古诗,唱古诗,


《枫桥夜


通过有感情的吟唱,


体会诗人在


清冷的水乡秋夜中那种孤寂的


泊》



心情。



学习有感情的读古诗,唱


《梅花》


< /p>


古诗,


学用手语舞古诗,


体会梅


花凌寒独开的景象。



学习用平仄调吟唱古诗,


《江雪》


< /p>


唱出情感,


体会渔翁独钓寒江的


景象,感 受人的坚强品格。



学习用平仄调吟唱古诗,

< br>《回乡偶


唱出情感,体会诗人儿时别离,


老大还乡的感慨 之情,


学用手语


书》一



无古诗,表达对诗的理解和感


受。


< /p>


5-6




组围 坐,游戏、


欣赏、读、吟、


画。






坐,游戏、 欣


赏、读、唱、


舞。






坐,游戏、欣


赏、读、吟、


唱。






坐,游戏、欣

赏、个别吟唱,


组合吟唱。



小组 围坐


学习,游戏、


欣赏、吟。



大组环坐


学习,游戏、


欣赏、歌、舞。



大组环坐


学习,游戏、

欣赏、吟、组


合表演。






坐,游戏、欣


赏 、读、吟、


舞。




5

卢慕贞-


卢慕贞-


卢慕贞-


卢慕贞-


卢慕贞-


卢慕贞-


卢慕贞-


卢慕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