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我很重要》教案

巡山小妖精
791次浏览
2021年02月18日 06: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漓江-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快乐学)



《我很重要》教案



一、




导入



(播放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视频)



看 完这个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通常,我们形容一个人异想天开,想得到自己能力以外的东西,都会用


一个短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形容。可如今,癞蛤蟆也敢追求天鹅了,这是因为癞蛤蟆认识到


了自己的可爱之处,正如刚才的视频里所说的,


“虽然我外表不够潇 洒,但我感情专一,而且温柔”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它认 识到了自己在这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这一举动,改变了几个世


纪以来人们的世俗观 念,它用它单薄的生命向世界宣告了:我很重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


篇哲理性散 文——《我很重要》




二、作者简介



那么在学习这篇散文之 前,我们先来看看究竟是怎样一位作家喊出了这样一句话。



著 名作家王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


她的作品了。


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


这名字普通得 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


毕淑敏,


就是这样一个极 普通的名字,却成就了极不普通的一生。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毕淑敏



1952

年出生于新疆,


1969


年,年仅


17


岁的她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


11


年。


1980


年转业回北


京。 从事医学工作


20


年后,开始写作,共发表作品


200


余万字。从


1987


年 发表处女作《昆仑殇》


起,毕淑敏一方面以边疆高原生活为题材,创作了《补天石》



《阿里》



《君 子于役》等



昆仑系列


< br>的作品;一方面毕淑敏十分关注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写出了《女人之约》


《 生生不已》


《预约


死亡》等作品。


< /p>


《红处方》是毕淑敏第一部长篇小说,而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 表后,这篇


作品被誉为:


“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 临终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


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大家有机会可以找来看看。



毕淑敏曾说:

“每个人的历史如同嗜血的蚂蟥,紧紧地叮咬着我们的皮肤,随着我们转战天下。



11


年的


部队生活给她积累了宝贵的写 作素材。处女作《昆仑殇》就是讲述昆仑防区部队进行军事拉练过程


中发生的事。



毕淑敏在阿里高原当兵的时候,有一次部队拉练,穿越无人区,毕淑 敏身背重负,行进


60


公里,还要翻



6000


米的高山。下午


4

< p>
点,才走了一半路程,就再也走不动了。她决定自杀以结束痛苦。但出于


生 命的本能,毕淑敏最终没有跳下山崖。后来,遇到收容队,她被告之:如果不快点走,就会冻死

< br>在这个山上。最后,终于在朦胧的月光下,沉重而坚持的脚步把她带到了宿营地。



11


年高原艰苦的生活使毕淑敏对生命有着特别的关注,


“你一个人,你会觉得自己极其渺小,但是有时


候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特 别不容易的生灵。万物会围绕你旋转,因为它们都不能动。那山多伟大,但


它不可以走, 雪,它只能落在这儿。可是你是有能力的,你是有能量的,你可以去做你愿意做的事


情。 ……我知道我一定会死,我一定会化成一个冰雪或者一个泥沙,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会觉得要

珍惜这个生命,我要为自己创立一个信念出来。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很重要》这篇散文,也是从珍爱、重 视生命的角度发出的感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



三、课文解读



1

、自己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两个问题。




1



①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②全文可 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1



6


段)


;第二部分(


7



28


段)


;第三部分(

< p>
29



40


段)


;这三部


分各写了什么?




“我很重要”


第一部分(


1



6


段)


:从反面着笔,指出我们从小受过的教育是“我不重要”

< br>。



第二部分(


7



28



:多角度阐述“我 很重要”的原因与依据。



第三部分(


29



40


段)


:鼓起自信心,肯定自我很重要。



从这三部分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提出问题(迟疑)——分析问题(深思)——解决问题(坚定)



我重要吗?












我很重要














坚定地宣布我很重要



2


、合作探究



通过刚才的分析,对于这篇散文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赏析这篇文章。

< p>







课文的题目是“我很重要”


,可文章的开篇却为什么写一系列的排比句说“我不重要”


?


文章一开始用排比句式连续地说“我不重要”


,强调一种普遍的观点, 容易被读者接受。一直以来,我们


的价值观念都是强调他人他物的重要,重视肯定自我是 一种需要批判的个人主义倾向。而这篇文章


从一连串“我不重要”开篇,为下文阐述“我 很重要”作铺垫,通过两者的对比来鲜明地突出“我


很重要”的观点。这是运用了欲扬先 抑的手法。我们来做一个比喻,一个山谷和山峰,抑是在山谷,


扬是在山峰,扬和抑有一 个高度对比,我们站在山峰就可以对山谷一览无遗,也就可以看到我们一


直以来推崇的“ 我不重要”这种观点的缺点。在这里,


“扬”和“抑”两方不是平等的,是有所侧重


的。先说“我不重要”


,就是为了突出“我很重要”


。那有,有欲扬先抑,当然就有与之相对的,欲


抑先扬,


就像老师有时想要批评一个学生上课说话,


他会先赞扬这个学生思想活跃,

< p>
然后再来个


“但


是……”



“但是”后面的内容才是重点。



⑵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作者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那作者发出“我重要吗”的


疑问之后,是从哪些角度来分析的?也就是说作者认为“我很重要”的依据是什么?(从文中找出


关键句子)



①“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 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万物之灵。


(自然)



②“我”是人类精神文化之火的承传者,负有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


(历史)< /p>




③“我”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是机遇的产物。


(诞生)



(从“自然人”角度)



< p>
“我”


是父母浓浓慈爱与亲情的不可失却的承载。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 草心,报得三春晖。




⑤“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⑥“我”是子女唯一的至高至尊的血缘之爱。




⑦“我”是朋友不可代替的情感空间。




古诗有云: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士为知己者死”


,知音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时候


有些心情其他人都不懂,而只有 知音能读懂。不知大家有没听过古代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链接:俞伯牙和钟子期两个人是知己,俞伯牙觉得他弹的一首曲子《高山流水》


,只有 钟子期能够听懂,


后来在钟子期过世之后,俞伯牙就把琴摔了,此生再不弹琴。



因此,


《警世通言》有云:

< br>“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


干今交道奸如鬼 ,湖海空悬一片心。春


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



由此可见,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我们的知音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我很重要。



(从“社会人”角度)



⑧“我”是我的事业和工作中无人可以替代的主宰。



(从“个人价值”角度)



3


、整体感知




提问:作者认为


< br>我很重要



,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的?



请快速阅读课文,疏理文章,抓


住关键性句 子,划出文章写



我很重要



的句子。






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


——


父母






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


?


——


伴侣






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


?


——


孩子






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


?


——


朋友






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 或缺的主宰。


——


事业




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


?


——



生命诞生的偶然性






每个人都是



亿万粒菽粟亿万滴甘露濡养的万物之灵


”——


人的进化历史






每个人都是人类不断进化的成果




2


、提问:人们断定自己是否重要的角度是什么?作 者是如何认为的?




明确:人们常常 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作者认为:



重要并不 是伟大的同义词,它


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


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


为光明在奋斗着,


我们就是无 比重要地生活着。





3


、提问:为什么



当我说出



我很重要



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





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 都是


——“


我不重要



。开始用排比句式连续地说



我不重要






4


、提问:正是由于所受的教育和传统的价值观念使 然,作者从开始的担心别人的批判到后来响


亮地向世界宣布


“< /p>


我很重要



,其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思想 过程?这一过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



对自己小声说





声音放大一点说





大声对世界宣布





昂头响亮地宣布



< p>
变化原因:作者和我们都认识到了



我很重要



是心灵对生命的承诺。




四、结合实际讨论



⑴经过理性的深思、分析之后,作者发出了“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我很重要”的呼< /p>


喊,从开始的小声说,还不习惯,到声音放大了一点,到最后大声地对世界宣布,作者坚决 地发出


了“我很重要”的宣言。那么在这里,作者说“我还习惯宣布这一主张,我们在不 重要中生活得太


久了。


”我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想一想为 什么人们不习惯说“我很重要”?



孔子有一天周游列国时,在 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中


的一个是:鹅 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


短, 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小孩啊,他可以做我的

老师啊!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 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比较谦虚的国度,自古以来,


我们教 育小孩子长大以后要做一个“谦谦君子”


,也就是要谦虚。例如,当别人赞扬或赞美我们 时,


我们通常会说“过奖过奖、哪里哪里”


,然而,同样的情况 ,在西方,他们的回答却是“


thanks


< br>,


西方人很坦然地接受别人的赞扬。这是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我们的思维模式 习惯于将自我融入


于整个集体之中,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我不重要”


,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渺小的形体必


然要从属于伟岸的自然和广阔的社 会,因此我们的个性远不如西方民族那样张扬。



⑵通过刚才的 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发出“我很重要的呼喊“,但是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



3



无书”


,作者认为“我很重要”


,你是否也这样认为呢?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讨论)



其 实无论是“我很重要”还是“我不重要”


,都有自己的道理。我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好好 的珍惜自己,


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我不重要,可是平凡的我们可以像雷锋一 样,做好自己身边的小


事,为社会做贡献。前者主要是从珍爱生命,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 谈的;而后者则是从个人和集体


的辩证关系谈的。可见,选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 不同。



⑶同学们刚才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么认为“我很重 要”同学,是不是就意味着“我最重要”呢?



不是,


“我最重要”


是以我为中心,


一切从我发,


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事事处处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 p>
而“我很重要”强调的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强调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体< /p>


现生命的意义。



⑷也许我们以前都忽视 了自己的重要,这篇散文提醒了我们要重视自己,那么,意识到“我很重要”之


后,我们 应该怎么做呢?



要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因为“我很重要”


。而这也正是毕淑敏写这篇散文的最终


主旨 。



五、拓展提高


< br>既然生命是如此重要,


我也很重要,


但是,


实际生活中却总有那么多的人选择舍弃生命:


如写那一首

“黑


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顾城,对沙漠奢爱如命的三 毛,忠君爱国的屈


原,甚至为国献身的黄继光、董存瑞等等,那么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这 些行为的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些人为了 追求比生命更高价值的东西而选择离去,比如屈原,他


是以死来怒斥小人的奸诈、皇帝的 昏庸,以死来明正他的忠君爱国之心,那么他觉得这些比生命更


加重要,


所以他选择舍弃生命。


但是,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 说毕竟还是非常重要和来之不易的,


我们知道,母亲生我们的时候,要经过十月怀胎,这 个过程是非常辛苦的,而我们也是经历了很多


才成长到今天,所以不管是为了社会,为了 自己,还是为了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我们都不能轻易


放弃生命,都要学会珍爱生命。< /p>



六、总结



莎 士比亚的著名戏剧


《哈姆雷特》



我们 这里应该有很多同学都有读过,


那么大家记不记得里面有这样一


句话: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 表,多么文


雅的举动!……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p>



莎翁的话告诉我们,人是很重要的,而作为每一个个体的我,不 是被世界冷落或遗忘的小草,即使我是


一滴水,我也能滋润一寸土地;我是一缕阳光,我 能照亮一分黑暗;如果我是一粒粮食,我也能哺


育生命;即使我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只 要我坚守自己的岗位,我也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所以,我


们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段文字,作为我们的生命宣言:



我,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的过程也往往令我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 无限的价


值,却在于我自己掌握。我郑重许诺:绝不辜负生命。



我们要记住,我不是被遗忘的小草,我是一方独特的风景,因为我真的很重要。



八、作业



1


、课外收集一些关于“重视自我”的名人名言。


2


、对比阅读:李炳青的《你真有那么重要吗?》可以把自己读完之后的一些感受记 下来,可以是一两句


话也可以,只要是自己的思考即可。




4













十八岁和其他



一、教学目标:



< br>1


、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 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


自己的见解;




3


、能用自己的 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


、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二、学习重、难点:





1


、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2


、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 对儿女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p>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近“大师”




(一)





走进作者




杨子,


本名杨选堂,


1921


年生,< /p>


广东省梅县人。


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


历 任


《前线日报》


《中国时报》


《新


生报》


《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 、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


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后任《联合报》< /p>


副社长、


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


《联合 晚报》


发行人。


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




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


“杨子漫谈经济”


“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


迎。著有散文《精神的裸体》


《回首拥抱那人》


《被宠 爱的感觉》


《男人的诞生》


《春孕》


《 水柳的诱惑》


《感


情的花季》


《昼夜记 》


《香囊》


《相亲》


《杂花生树》


《惊喜》


《描梦记》


;小说《变色的太阳》


(曾拍成电影)


《欲神》


《魔象》


《浸酒的花朵》


;经济论文集《经济理论活用》

《经济理论的落实》


《经济小品》







(二)文题背景及解析



< p>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 样


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 幻想,喜欢冲动,


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 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


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 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走进文本




(一)文面把握




1


、重点词语





5

漓江-


漓江-


漓江-


漓江-


漓江-


漓江-


漓江-


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