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京相关的成语、俗语、古诗词
春蚕-
目录
南京相关的成语
2
南京相关的俗语
15
南京的古诗词赏析
18
1
p>
出自南京的
40
多个成语典故介绍
1
.得意忘形
p>
典故:东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狂荡无羁,能诗善文,有时在南京
家中读书,数月闭门不出;有时出外游山玩水,十天半月不回家。当
他快乐时,就发疯
似狂,忘乎所以,甚至连他自己是什么样子都不知
道了。
2
.凤毛麟角
发生地:南京乌衣巷,典故:南朝时期的谢超宗,是乌衣巷有
名的才
子。一次,新安王的母亲逝世后,谢超宗写了一篇表彰死者的文章,
宋孝武帝读后大加赞赏,称赞说:“超宗殊有凤毛。”而“麟角”之说则
是出
自《北史》:“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3
.干卿何事
典故:南唐定都建康(今南京),中主李璟喜爱诗词,他的《
摊破浣
溪沙》中有:“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之句。而冯延巳
的《谒金门》中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李璟拿这句词和冯延
巳开
玩笑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延巳回答说:“不如陛
下‘小楼吹彻玉笙
寒’!”
4
.渐入佳境
2
典故:东晋画家顾恺之长期在建康(今南京)生活。他有一个
习惯,
就是在吃甘蔗时跟别人相反,
每次都是从甘蔗的梢部吃起
。
他曾解释
说:从上往下吃,越吃越甜,这叫渐入佳境。
5
.刻画无盐
典故:司马睿在南京建立东晋时,周岂页任尚书左仆射,当时
朝中宦
官们认为他为人高洁,
把他比作乐广。
< br>乐广也是当时被认为高洁的人
物,但周岂页却认为乐广根本不能同他相比。因此,
当庚亮告诉他有
人把他比作乐广时,他很不高兴,说怎么能拿丑的东西来比美的呢。
p>
6.
量体裁衣
典故:南朝时南京有个叫张融的人,颇有才华,齐太祖萧道成
很器重
他。有一次萧道成把自己穿过的一件衣服送给张融,并附手诏一道,
说这是我穿过的衣服,
已经让人按照你的体格重新修改,
送给你穿很
合适。
7.
危言耸听
典故:
有
一次,东晋顾恺之和桓玄,在建康(今南京)殷仲堪家中
谈笑取乐。
他们约定说“危语”
(用一句话形容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
。
桓玄说:“矛头秫(
sh
ú
)米剑头炊。”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矛和利剑的
尖头当米煮饭吃;殷仲堪说
:“百岁老翁攀枯枝。”意思是说年百岁的
3
老头悬挂在枯萎的树枝上;顾恺之
说:“井上轱辘
(
g
ū
l
ù
)
卧婴儿。”
井上的轱辘容易滚动,
婴儿躺在上面非常危险。
后人就把这种夸大形
式吓唬人叫做危言耸听。
< br>
8.
盲人瞎马
典故:
有
一次,东晋顾恺之和桓玄,在建康(今南京)殷仲堪家中
谈笑取乐。
他们约定说“危语”
(用一句话形容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
。
大家说的高兴时,忽然旁边一位参军插嘴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
< br>深池。”瞎了眼睛的人,骑着一匹瞎马,深更半夜,走到深水池边自
然是很危险的
。
9.
咄咄逼人
典故一:
有一次,东晋顾恺之和桓玄,在建康(今南京)殷仲堪家
中谈笑取乐。他们约定说“危语
”(用一句话形容一个非常危险的情
况)。大家说的高兴时,忽然旁边一位参军插嘴道:
“盲人骑瞎马。
夜半临深池。”由于当时在场的殷仲堪正好是瞎了一只眼睛的,听了
p>
此话自觉难堪,
但又不便当众发怒,
只好说
了一句语双关的话聊做解
嘲:“呦,真是咄咄逼人呀。”
典故二:
出自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
卫真书,咄咄逼人。”卫铄是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其书
中说的王逸少就是乌衣巷里的王羲之。
4
10.
流芳百世
典故:东晋明帝时。驸马桓温专权作乱,萌发野心。他对曾阴
谋篡权
的王敦暗表赞赏,一次他躺在南京家中床上时对亲信说:“作此寂寂,
将为文景所笑。”流露出他想篡权的野心。亲信们听后吓得不敢吱声。
桓温
扶枕而起,说道:“一个人既然不能流芳百世,那遗臭万年也是
不错的。”
11.
遗臭万年
典故:东晋明帝时。驸马桓温专权作乱,萌发野心。他对曾阴
谋篡权
的王敦暗表赞赏,一次他躺在南京家中床上时对亲信说:“作此寂寂,
将为文景所笑。”流露出他想篡权的野心。亲信们听后吓得不敢吱声。
桓温
扶枕而起,说道:“一个人既然不能流芳百世,那遗臭万年也是
不错的。”
12.
一往情深
发生地:南京乌衣巷
典故:东晋时有个叫桓子野的人,善于吹奏笛子,也很喜欢听
别人吹
奏笛子。
每当听到好听的乐曲他就激动不已。
当时住在乌衣巷的的宰
相谢安听说桓子野喜欢音乐到了如此地步,赞赏说:
“桓子野对音乐
5
的这份感情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只要一听到好听的音乐就激动的
不能控制自己。”
13.
大笔如椽
典故:
王珣是东晋大臣,
家住南京城南乌衣巷。
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
梦见
有个人送了一只像房顶的房梁那么大的笔给他。
王珣醒来后,
对
人说他预感到会有大手笔的事情发生。
果然,
< br>一会有人来报告说孝武
帝驾崩了。而王珣则被任命负责哀册等重要文书的起草事宜
。
14
.屋下架屋
典故:东晋时,南京有一个叫庾阐的官员,写了一篇《扬都赋
》,呈
给庾亮,庾亮对这篇赋文大为赞赏,对众人称此赋可与张衡的《两京
赋》、左思的《三都赋》相媲美。太傅谢安听说此事后,对人说:“不
能这样
搞啊!
这是在屋子下面再架个屋子罢了!
什么事要是都一味模<
/p>
仿学习,那就难免浅薄了!”
15
.人琴俱亡
发生地:南京乌衣巷。典故:王献之和王徽之都是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的儿子。
在王羲之年老之后,
徽
之随父亲从建康乌衣巷移居浙江会嵇。
献之留在了建康。公元
3
86
年,王献之去世,徽之赶回建康吊丧。他
坐在献之床前大哭
一场后,
取下献之生前喜爱的琴想弹一首曲子给献
6
之听,
无奈怎么也不成曲,王徽之将琴掷在地上感慨道:“呜呼子敬,
人琴俱亡。”
16
.目光如炬
典故:南北朝时期,宋国大将檀道济,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
将又都
骁勇善战,皇帝很不放心,
在一些大臣的挑拨下,把他骗
到京城建康
(今南京)想除掉他。檀道济被关进大牢,两眼瞪得像火把一样,又
气又恨一口喝下一斛(
h
ú)酒(一斛能装五斗
米),大吼道:“你们
这样做是自毁你们的万里长城啊!”
17
.自毁长城
典故:南北朝时期,宋国大将檀道济,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
将又都
骁勇善战,皇帝很不放心,
在一些大臣的挑拨下,把他骗
到京城建康
(今南京)想除掉他。檀道济被关进大牢,两眼瞪得像火把一样,又
气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装五斗米),大吼道:“你们这样做
是自
毁你们的万里长城啊!”
18
.寄人篱下
典故:
南朝时张融一贯主张写作要有
自己的独创性,
形成自己的风格。
他在一篇文章的序言中写道,
大丈夫做文章应当像孔子删编《诗》、
《书》、制定《礼》《乐》那样,而不能一味寄人
篱下,模仿别人。
7
19
.一目十行
典故:简文帝萧纲是梁武帝萧衍的儿子,据《梁书•简文帝纪
》记载,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四岁开始读书,过目不忘。六岁时就能写文章。
随着年龄增长,他读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能够一眼看十行字。
20
.江左夷吾
典故:司马睿刚在南京建立东晋时,百废待兴,人心不稳,大
臣温峤
很是着急。
一天他在跟宰相王导交谈之后,
欣喜地说江东有王导这样
可以跟管仲媲美的人才,我还担心什么呢。
21
.草间求活
典故:东晋王敦起兵造反,
大臣周靑
对另一大臣温峤说,现在朝廷危
难,
我们做大臣的怎么能够为求
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而投靠外族
呢?
22
.衣锦还乡
发生地:南京新亭,典故:南朝柳庆远治兵有方,梁武帝萧衍
在还没
8
当皇帝前就很赏识他。萧衍做了皇帝后,封他重安侯,食邑千
户。公
元
505
年,又封他为雍州刺史
,并在新亭为他送行。萧衍说,你这次
衣锦还乡,有你镇守西部我也就可以无忧了。
p>
23
.千载难逢
典故:南朝齐国大臣庾杲(
g
ǎ
o
)之深受皇帝赏识,在他年老时写了
p>
一本《临终上世祖表》给皇帝,请求辞官回家。在这个表中他说,我
本是平凡庸俗之人,
碰巧运气好得到皇上赏识,
这真一千年也难
遇到
的好运气呀
!
24
.多难兴邦
典故:西晋末年,晋室衰败,不断受到匈奴的进攻,于是渡江
迁到南
方的南京,南京因此成为东晋的首都。祖逖就是其中的一位名士。而
后来祖逖又多次请求东晋皇帝司马睿出兵北伐,
收复北方失地,
但都
被拒绝。在一份写给司马睿的《劝进表》中写道:“或多难以固邦国,<
/p>
或隐忧以启圣明。”
25
.解铃还需系铃人
发生地:
南京清凉山公园,
典故:
南唐时南京清凉寺有一位法眼禅师,
一次
他在讲经时问寺内众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
下来?”大家再三思考,
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法眼
9
问他。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
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去的
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
26
.东山再起
发生地:南京江宁东山,典故:西晋时谢安隐居在浙江会稽的
东山,
41
岁那年,来到南京(当时叫建邺)做了官,在南京城
东三十里的
土山建别墅,并称东山。东晋初年他指挥了淝水之战,由此登上了他
仕途的巅峰。
27
.画龙点睛
发生地:南京乌衣巷安乐寺。典故:南朝画家张僧繇在新建的
安乐寺
墙壁上画四条龙,却都没有画眼睛。旁人不解,张僧繇回答说:“我
怕画了眼睛后龙会飞走。”旁人听了此话以为他吹牛,坚持让他画上
眼睛看看
。结果画上眼睛的龙真的飞上天去了。
28
.坦腹东床
发生地:南京乌衣巷。典故: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年轻时住在南
京乌衣
巷,有一次太傅郗(
x
ī)鉴派
人到乌衣巷的王家选女婿,王羲之的兄
弟们听后都打扮得油头粉面希望被选中。
唯有他不以为然,
照旧半扣
10
着衣服躺在东厢房的床上读书,结果反而被选中。
29
.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发生地:长干里。典故:
唐代诗人李白在南京的长干里游玩时,写下
《长干行》。诗云: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
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p>
30
.入木三分
发生地:南京小九华山
典故:王羲之写字很有力度,他写了一块祭
祀用的祝版立在九华山上。
p>
几年之后当工人准备把这块旧的祝版削掉
换新的时,发现墨迹已经浸
入木头三分之深。
31
.龙蟠虎踞
发生地:南京清凉山,典故:诸葛亮受刘备委托要到京口(镇
江)联
合孙权抗拒曹操,
路经南京登上清凉山石头城,
发现这里地势非常适
合建都,随口说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
之宅也。”
32
.破镜重圆
发生地:南京,典故:南朝时期陈朝在灭亡前,乐昌公主的丈
夫徐德
言怕亡国后夫妻失散,就拿出一面铜镜一分为二,夫妻各拿一半。陈
11
p>
朝灭亡后,乐昌公主夫妇失散,后来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他们以铜
镜为信物得以团聚。
33
.改邪归正
发生地:南京江宁路,典故:南朝建康有个叫周处的,横行乡
里,欺
压百姓,被称为当地“三害”之首。后来在母亲和乡邻的感化下,改过
自新,打虎斩蛟,筑台读书,成为为国领兵打仗的大将军。
34
.哀梨蒸食
发生地:南京,典故:汉朝时秣陵有一个叫哀仲的人,他家里
种出来
的梨子个头很大并且味道鲜美,被当时人称为“哀家梨”。到了南朝时
期,桓南郡每遇到别人不高兴,就责怪他说:难道给你个哀家梨,你
还要蒸
熟来吃吗?
35
.天花乱坠
发生地:南京雨花台,典故:相传南朝时云光法师在建康城南
的一座
山上讲经,讲到精彩处天上鲜花纷纷坠落,形成雨花石。此处得名雨
花台。后来在宋真宗时,道原和尚编了一本《景德传灯录》,记载了
这个故事
。书中讲到对佛意要真正领会,反对“讲得天花乱坠”。
12
36
.不敢越雷池一步
发生地:
南京,
典故:
东晋时苏峻起兵叛乱,
进攻都城建康
(今南京)
,
镇守江州的温峤写信给朝中大臣庾亮,<
/p>
希望能让他回去解围。
庾亮认
为温峤那里
的防务更重要,
拒绝他回京解围,
回信让他坚守江州不要
越过雷池(地名,在今安徽)一步。
37
.江郎才尽
发生地:南京朝天宫,典故:南北朝时,文学家江淹在古禅灵
渡的船
上做了个梦,有个人跟他讨要寄存在他那里的彩色绸子。还有一次,
他在冶山冶亭睡觉时做了个梦,
一个叫郭璞
(
p
ú)
的人向他讨要寄放
在他那里的五色笔,他向怀里一掏果然有支五色笔,还给了郭璞。自
此,江淹的文章
就大不如以前。
38
.步步莲花
发生地:南京台城,典故:步步莲花原是佛教用语,后来南朝
齐的末
代皇帝萧宝卷继位后非常奢侈,
在台城里皇宫的地上铺上
黄金凿成一
朵朵的金莲花,让他的宠妃在上面行走,说是步步生莲花。
< br>
39
.管中窥豹
13
发生地:南京乌衣巷,典故:东晋王献之小时候站在院子里看
家里几
个下人在玩樗
(ch
ū
)
蒲。看着看着
,
王献
之发现其中一个人要输,遂脱
口而出喊了一句,提醒那个人他要输了。下人欺负他是个小
孩子,就
对其他人说:
“这小孩只不过是从管子里看豹子,
p>
只能看到一个斑点。
”
40
.后起之秀
发生地:南京,典故:东晋名士王忱的舅舅范豫章夸奖他说:
“你风
流倜傥、受人尊崇,真是后来的优秀人才呀。”王忱回答舅舅说:“没
有您这样的舅舅,哪里来这样的外甥呢?”
41
.新亭对泣
发生地:南京新亭(今地点不详)
典故:东晋初年很多北方的名士
为躲避战乱来到建康(今南京)
,他们想家时经常在南京新亭喝酒聚
会。在一次宴会上周靑道:“这里的风景跟京都洛阳
的风景很相像,
放眼望去只是山河改换!”有些人听了不禁感慨万千,流下泪来。这
p>
时候王导突然一脸严肃地说道:“我们大家应当团结,共同辅佐王室
收复神州,怎么能像个亡国的楚囚那样只能相对而泣而无计可施
呢?”
< br>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