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萌到你眼炸
779次浏览
2021年02月18日 08: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风平浪静的意思-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夜阑风静欲归)


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约公元前


372


年—约公元前


289


年)

< br>,名


轲,字子舆,华夏族(汉族)


,邹(今山东邹城市) 人。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和《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

< br>教科书中,


《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


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 历于


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


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而没

< p>
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


“序《诗》


《书》



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正 气者,谓君子之气也。今世或


谓之气功,


误亦。


浩然正气者,


以德充实,


无德则虚。

< br>古以无形为气,


故谓之气。



后 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


,尊称为“亚圣”


,受儒教祭祀。其弟


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选读内容:



【原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 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


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


鱼盐 贩中被举用,


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


孙叔敖从隐居


的海边进了朝廷,


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


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 骨劳累,


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通


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


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增加他所不具有的


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 /p>


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


于声音。


(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

< br>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


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


生存,而 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原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

风平浪静的意思-


风平浪静的意思-


风平浪静的意思-


风平浪静的意思-


风平浪静的意思-


风平浪静的意思-


风平浪静的意思-


风平浪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