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复习试题(带答案)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孟子复习试题(带答案)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p>
第
18
课《孟子》复习试题
2011
年精选题
1.
给加横线字注音
1.
体恤
( )
2.
域
(
)
民
3.
寡
(
)
助
4.
忧患
( )
5.
畎
(
)
亩
6.
拂
(
)
士
2.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
宽畅
B.
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
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
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E.
行拂乱其所为
人则无法家拂士
3.
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
1.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
天时者矣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
4.
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成语
1.
多助之至
2.
失道者
寡助
5.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
文:
6.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7.
孟子认为决定
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什么
?
其中起决定的因素是什
么
?
从中可以反映出
孟子怎样的政治思
想
?
8.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佚。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p>
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也。
1.
解释语段中加横线的词。
(1)
故
(2)
是
2.
翻译“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
3.
语
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
担天下大任的人才,
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
。
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
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
请紧扣这一论述,
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
论据。<
/p>
(
所举事例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
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1.
本文作者是
,
他是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
A.
政通人和,百
废具兴
B.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野芳发而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幽香
3.
下列各句中“故”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
。
A.
故曰,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
B.
温故而知新
C.
桓侯故使人问之
D.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4.
文中的“亲戚”古义是
,
今义是
。
5.
这段文字的中心
句是
。
6.“得道”为什么重要
?
请举例证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
/p>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p>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
托其妻子于其友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
则冻馁①其妻子,
则如之何?”
王曰:
“弃之。
”曰:
“士师②不能治士③,
则如之何?”王曰:
“已
之。
”曰:
“四境之内不治,
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①馁:
< br>饥饿。②士师:法官。③治士:办案。
1.
根据短文判断该文出自
;
孟子主张“行仁政”,
我们学过的
两句话集中体现了他这一思想。
2.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
比其反也
(
)
(2)
则冻馁其妻子
(
)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原因是什么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p>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解释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1)
池非不深也
( )
(2)
委而去之
( )
(3)
以天下之所顺
( ) 2.
下列
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
。
A.
策之不
以其道
惨无人道
侑道者多助
B.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委而去之
C.
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
辍耕之垄上
攻亲戚之所畔
跳往助之
3.
文中空缺处按照原文填写。
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环而攻之而不胜。
(2)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
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
选文举
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本文阐述的主要
观点是什么
?
p>
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p>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
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
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
以马杀人,百姓闻
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
/p>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释罪:
陛下尝读书见此事,
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又谓房玄龄曰:
“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
1.
本文主
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 br>2.
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
的真正
用意是什么
?
3.
文中有几句活没有
标点符号,请用“/”线标
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p>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
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甲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
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
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
/p>
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
水土异
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
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
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 [乙
]
景公
①之时,雨雪三曰而不霁②。公被③狐
白之裘,坐堂侧陛④。晏予入见,立有间。公曰:
“怪哉
!
雨雪三曰
而天不寒。”晏子对
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
贤君,
饱而知人
之饥,
温而知人之寒,
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
公曰:
“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孔子
闻之曰:
“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国国君。
②霁(jì):
天放晴。
③被:
< br>同“披”。
④陛:
皇宫的台阶。
1.
用“/”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
实
味
不
同
2.
解释下列
加横线的字。
(1)
吏二缚一人诣王
( )
(2)
晏子避席对曰
( )
(3)
齐人
固善盗乎
( )
(4)
叶徒相似
( )
(5)
晏子入见,立有间
( )
(6)
逸而知
人之劳
(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
反取病焉。
(2)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4.[
甲
]
文中的“橘生淮
南则为橘,生
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
?
请简要回答。
5.[
甲
][
乙
]
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
地方,请
略作评析。
14.
一个女孩,总觉得自己屈材。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她
就抱怨
老师“水平太低”;
参加作文比赛没获奖,
她就埋怨比赛组织<
/p>
者“有眼无珠”;
父母过早双亡,兄妹相依,她更是责怪当局长的
哥
哥不设法把她送到省城更好一横线的中学读书。
一天,
友人倾听了她
的哭诉,沉默了许久,才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
人的错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