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兴亡史

萌到你眼炸
765次浏览
2021年02月18日 09: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俨然-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好人难当)


《太平天国兴亡史》读书笔记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



十九世纪中叶,清王朝和整个封建经济制度都已经十分腐朽。鸦片战争前,

< br>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 /p>


结合的结合体。


鸦片战争后,


太平天国革 命爆发前,


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廉价商


品虽然向中国渗透,


开始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


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却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 br>农民阶级反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鸦片战争


后,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对中国进行疯狂的掠夺,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化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转为社会主要矛盾。


因此太平天


国农民革命 肩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鸦片战争中,


两广、


湖南等地区受


骚扰和危害最深,


从这三省征调兵 力和粮饷最多,


战后又就地裁遣兵勇,


遂使这

< br>些地区的无业游民和散兵游勇急剧增多,


社会严重动荡不安,

这种情况恰好成为


洪秀全等人开展反清武装起义的有利条件。




金田起义前洪秀全的革命活动



洪秀全走上革命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


摸索前进;


洪秀全三次参


加科举考试皆名落孙山,< /p>


他长期生活在农村,


对广大贫苦农民的疾苦有着较深的

< p>
了解,


其生活的两广地区又是天地会武装抗清的活跃地区,


这些情况对洪秀全的


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



《劝世良言》


中找到思想武器;


洪秀全接受了


《劝


世良言》所宣传的基督教的“ 独一真神唯上帝”的观点,作为向一切腐朽的封建


主义意识形态和强大的封建势力做斗争 的武器。


三、


与冯云山去广西宣传拜上帝,

发动群众,制造革命舆论。国家社会的动荡,人民生活的困苦,个人发展道路的


坎坷 ,


使洪秀全的革命思想逐步形成和发展;


日益广泛的群众性的反 侵略反封建


斗争,


蓬勃发展的武装起义,


又把他推向革命领导者的地位。


洪秀全政治和经济


上平等的思 想,是中国农民在长期的反抗斗争中的继承和发展。




从金田起义到建都天京



清道光二十四 年


(1844



)

以后,冯云山、洪秀全先后来到桂平紫荆山区,


建立拜上帝会。

不久,


拜上帝会组织遍及浔州、


林州各县和广东信宜、


高州等地。


武装起义条件逐渐成熟。道光三十年六月


(1850



7


< p>
)


,洪秀全发布团营令,


各地拜上帝会众一万多人 云集金田,


准备起义,


并于平南思旺和金田附近的彩村


江两次大败清军,


声势大振。


1851



1



11

< p>
日,


洪秀全在金田村庄严宣告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先锋队占领了起义以来的第一座城市——永


安,并在永安做了五项工 作:一、政权建设方面,洪秀全发布封王诏令,封杨秀


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 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永安


封王标志着太平天国的革命政权得到加强。 二、在革命队伍内部进行肃奸工作,


初步纯洁了队伍。


三、


颁行天历,


其重大意义在于它在政治上宣告与反动统治彻

< p>
底决裂。四、在经济上沉重打击地主阶级。五、刻印书籍,加强对革命队伍的教

育。太平军在永安驻扎了六个月零六天后,因火药、粮草耗尽而弃城突围。在进


攻两 湖的过程中,


太平军进行了一场怎样进一步前进的争论,


这场争 论有两点重


要性:


1


、把革命引向大发 展的道路;


2


、确定了进军南京的路线。到达南京时,


南京城内革命群众积极展开斗争,配合太平军攻城。天王洪秀全于


185 3



3



29


日进入南京城,并改南京为天京,正式在此建都。




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实现推翻清政府的斗争目标,于


1853

< p>


5



8



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和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军


2< /p>


万余人


,


挺进华北,

出师北伐。


北伐军由浦口出发,


经皖北入河南、

< p>
五月底从豫西汜水口渡过黄河,


八月底挺进


直隶境 内。九月底迫近天津城郊,攻城受挫,扎营于静海独流镇一带坚守待援。


清军四面围剿, 北伐军节节败退。


1855



3


月连镇失守,林凤祥被俘,后在北


京慷慨就义。


5


月,李开芳被杀,至此,太平军历时


2

年多的北伐失败。



太平天国在北伐的同时也开始了大规模 的西征,


战略目标是夺取武汉、


九江、


安庆等军事重镇,以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


1853



5



19


日,即北伐军 出发几


天之后,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又派出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和夏 官副丞相赖汉英,


率领


战船千余艘、步军二三万人,由天京溯长 江西征。西征军首先占领安徽和州,继


经太平、池州,于


6



10


日占领长江北岸重镇安庆。


8


月西征军分为进攻皖北


和进攻湖北两路。之后 太平军与曾国藩建立的湘军进行多次战役,及至


1856



占领江西


7



1< /p>



50


余县,取得了辉煌成绩。


1856



4


月,太平 军击溃了清军


江北大营,


5


月攻破江南 大营,至此解除了两大阵营对天京的威胁,形成了太平


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



1 853


年冬,洪秀全颁布了太平天国革命的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这是洪


秀全根据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等著作中所阐述的平等思想而提出来的,


它不仅是一个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纲领,


而且牵涉到政治、


思想、


文化和生活等


各个方面。


在此之前,


在中国农民革命历史上,


还没有出现过这样 系统的纲领文


件,


它的诞生标志着太平天国把中国农民革命推向 一个新的高峰。


政治上,


全国


人民都按 照军事体系组织起来,


反对封建统治,


主张发展生产。


《天朝田亩制度》


把“杀敌”和“耕田”结合起来,体现了洪秀全思想的 高度,他始终没有忘记杀


敌,


没有忘记农业的生产发展,


农民革命的斗争目标在这个纲领里是十分明确的。


他们实行推举乡官的 选官制度,


军帅以下各级官员叫做乡官,


都是由下面保举的,< /p>


被保举之人在前期多是出身贫困,忠诚于革命的积极分子,他们掌握基层政权,

< p>
对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经济上,< /p>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重新平均分配土地


的具体办法,但是他们又宣传“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损害了平分土地


后的农民 所有制。


实际上


《天朝田亩制度》


通过 在分配制度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否定了按人口平分土地和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制度,它主 张消灭一切私有。



文化教育方面做出了三项改革:

< p>
一、


废除了私塾和书院制度,


实行政教合一,


由两司马兼任老师;二、教学内容废除了四书、五经等孔孟经书,改为太平天国


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三、二十五家的童子都去读书(包括女童在内)


,做 到


了幼童教育的普及。以孔孟为代表的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是封建统治者奴役、


压迫农民的精神枷锁,


建都天京后,


太平天国 对以孔孟为主的,


包括诸子百家佛


教等思想文化进一步作了冲击 。


《天朝田亩制度》从内容上讲,就包含了对封建


“政权”



“族权”



“神 权”的批判,也就是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旧思想的

俨然-


俨然-


俨然-


俨然-


俨然-


俨然-


俨然-


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