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广告-
西泠印社六年级书法下册教学设计
第
1
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一)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和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
2
、通过教学,让学生根据字的笔画多少决定书写的疏密、匀称。
3
、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谁能说说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样的?
(身体坐正,脚平放,注意做到
“
三个一
p>
”
:手离笔尖一寸,眼睛离桌面
一尺,胸离
桌边一拳。)
2
、一起做一做。
随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画面。
二、学习新课
1
、
打开书第
1
页,指名读题目。
2
、指导观看
“
之
”“
玉
”
。
(
1
)请学生注意观察这
2
个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说。
(
2
)教师相机介绍临摹过程中要
注意通过与范例字的对比,调整字
形的长短及笔画的伸缩,使外形接近范例字。
(
3
)各学习小组讨论其余的字。
三、临习指导。
1
、让学生观察
“
玄、宫、注、云
”
在田字格的位置。
1
、学生用钢笔描描、临写。
四、拓展思考。
1
、让学生观察
“
成、乎、灼、庶
”
的疏密变化。
2
、学生交流。
3
、小结。
五、课堂总结
。
六、作业。
第
2
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写好毛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2
、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
3
、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新课。
(
< br>1
)集字解读。
讲解杜甫的五言律诗《月》。
(
2
)
临习指导。
指导学生了解
“
立、州、三、盖、华、中
”
的疏密关系。
(
3
)
作品展示。
让学生欣赏书上的作品。
(
4
)书写要点。
指导学生阅读要点,了解如何正确书写。
三、学生临摹书写。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完成课后的临摹
第
3
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三)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一个字中两笔后两部分背对背书写变化和书写特点。
教学重难点
:
让学生了解一个字中两笔后两部分背对背书写变化和书写特点。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导入。
二、
学习新课。
(一)
要领图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和练习。
(二)
临习指导。
1
、
让学
生观察
“
物、我、后、在、致、氏
”<
/p>
在田字格的位置。
2
、
观看向背变化在左右结构、半包围的字中表现较明显。
(三)
单钩对比。
让学生用钢笔勾画,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处理向背关系的。
(四)
拓展思考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
第
4
课
集字临摹练习(一)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认真临写好课文中所列的例字。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正确临写好课文中所列的例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二、
新课。
(一)
集字解读。
1
、学生欣赏理解《登鹳雀楼》。
2
、观察
“
一、上、山、千
”
在田字格的位置。
(二)临习指导。
1
、指导学生阅读书中书写结构的要点。
2
、总结书写结构要点。
(三)作品展示。
1
、让学生欣赏书中的作品。
2
、领悟书写要点。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完成课后临摹。
第
5
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四)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书写时伸缩要恰当自如。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书写时伸缩要恰当自如。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二、
学习新课。
(一)
要领图解。
1
、让学生观察
“
天、之
”
在田字格的位置。
2
、引导学生观看“令、文”的书写。
3
、引导学生观看“道、延”的书写。
(二)临习指导。
1
、让学生观看
“
建、起、从、休、爰、交
”
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
2
、比较每个字中的伸缩笔画。
(三)单钩对比。
用钢笔勾画例子,比较不同的书法家是如何处理伸缩关系的。
(
4
)
扩展思考。
三、课堂总结。
4
、
作业。
阅读知识链接
第
6
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五)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认真临写好课文中所列的例字。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正确临写好课文中所列的例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二、学习新课。
(一)集字解读。
1
、观察
“
甚、山、又、深、曰、色
< br>”
在田字格的位置。
(二)临习指导。
1
、指导学生阅读书中书写结构的要点。
2
、总结书写结构要点。
(三)作品展示。
1
、让学生欣赏书中的作品。
2
、领悟书写要点。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完成课后临摹。
第
7
课
欧阳询楷书笔法(六)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书写时各部分之间位置宜高低错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书写时各部分之间位置宜高低错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新课。
(一)要领图解。
1
、让学生观察
“
冠、心
”<
/p>
在田字格的位置。
2
、引导学生观看钩的不同。
(二)临习指导。
1
、让学生观看
“
可、乎、紫、武
”
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
2
、比较每个字中的高底变化。
(三)单钩对比。
用钢笔勾画例子,比较不同的书法家是如何处理高低关系的。
(四)扩展思考。
三、课堂总结。
四、
作业。
阅读知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