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语病错误类型
然-
一、语序不当
1
、定语位置不当。
(
1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p>
)
(
2
p>
)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
应该将“无比”放至“热
情”
之前。
)
2
、状语位置不当。
(
3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
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
在“发挥”之前。
)
3
、虚词位置不当
(
4
)
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
事情不努力搞好,
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句
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
(
5
)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
(“不”应移至
“趁”字前)
<
/p>
(
6
)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
同学。
(“他”应移至“不但”前)
二、搭配不当
1
、主谓搭配不当
(
7
)
清晨,
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同学们”不能用“驰
骋”,可改为“跑”。
)
(
8
)
感情的洪流在翻滚,
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热血”只能“沸腾”,
不能“呼
啸”)
(
9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
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
2
、动宾搭配不当
< br>(
10
)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闪烁”的应该是“光芒”。
)
(
11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
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
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
)
(
12
)
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
p>
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
化队伍。
(“聚集”的
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
3
、主宾搭配不当
(
13
)
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
同学们最紧张、
最愉快、
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
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
(
14
)
政治稳定、
团结的局面,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
件。
(“局面”是“条件”不妥,可
删去“的局面”。
)
4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
15
)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应改为“很多”。
)
<
/p>
(
16
)
自己有
双聪明能干的手,
什么都造出来。
(“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
”。
)
(
17
)
这次大会上,
对工资问题交换了
广泛的意见。
(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
)
< br>
5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
18
)
学习
成绩的提高,
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提高成绩”是一面
性的,
“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p>
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
p>
(
19
)
p>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
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
就在这白眼与青睐
1
之
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
应一面。
)
6
、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
20
)
究竟要不要重
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
否定的。
(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后面回答只照顾否定回答。
)
(
21
)我想这应该
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
出
”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
在检查搭配是否得当时,特别要注意检查并列短语,防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例如:
(
22
)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培养”
与“水平”搭配不当)
三、成绩残缺或赘余
1
、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
(
23
)
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
却说
明了一个大问题。
(“说明”的主语是什么?
介宾短语不能作主
语,可删去“从„„中”。
)
(<
/p>
24
)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
(删掉“关于”,使句子
主语出现。
)
②缺谓语。
(<
/p>
25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
格的技巧,那
是演不好的。
(“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
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
)
(<
/p>
26
)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
动,
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
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
合适的,
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
)
③缺宾语
(
27
)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科学种田。
(“推广”什么?
缺宾语“„„的经验”。
)
< br>
(
28
)
< br>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
集体化。
(“
走上„„的道路”
才合适。
)
2
、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
29
)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
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
课堂纪律。
(主语多
余。
)
(
30
)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谓
语多余)
(
31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宾语后有
多余成分。
)
(
< br>32
)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 br>(定语多余)
(
33
)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
(状语堆砌,任删一个
。
)
(
3
4
)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
(补语多余。
)
四、结构混乱
1
、
句式杂糅。
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
使语意不明确。
例如:
(
35
)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
p>
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