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优质教案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
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简单介绍了《清明上河图》,接着较为详细描写了画面
的内容,
最后简单写了画的历史价值。
学习这篇文章要根据
三年级略读课文的教
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紧扣自学提示的要求与问题,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感受
名画历史价值及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
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略读课文
是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过程、
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
三年级学生抽
< br>象及想象能力还不够完善,
学生要从古画感受到它的历史价值和传统文化的积淀<
/p>
有些难度,根据学生好动好玩及好奇的年龄特点,采用画一画、找一找、填一填
等,直观教学、图文结合、读书指导、情景创设这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
运用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
了解名画主要内容,
感悟名画风采,
激发想象力,
使学生置身名画
情景之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重难点。
教学理念
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学生主体地位彰显的课堂。学生要具有
独立阅读的能力
,
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2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
语文
课程。
3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内容及历史价值。
2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p>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自读自悟和观察画面,
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与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通过自学课文,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导入】一、揭题解题
1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古老的神话——(生齐答:盘古开天地),认识了
一
座闻名中外又坚固无比的石拱桥——(生齐答:赵州桥),今天,我们要来欣
赏一幅——
(生齐答:名扬中外的画)。(板题)。
2
< br>、谁知道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指名
2-3
生答)。<
/p>
小结:国内和国外都很出名,与闻名中外意思相同。
[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题的理解,从而对名画历史价值初步领悟,感受画
的
宝贵。
]
3
、欣赏《清明上河图》。(播放视频)
4
< br>、
谈感受:
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看完名画以后的感受?
(指名
2-3
生答)
< br>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人多、画长、热闹(依据回答选取
3-4
个)
画叫什么名字?(指名,板书:清明上河图)
[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视频的直观欣赏,感受画卷之长、画卷之美,感受
p>
古画的璀璨珍贵。
]
【讲授】二、出示目标
1
、让我们一起看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课件: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及古画的历史价值。
3.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
豪感。)
齐读:把这个目标读一读。
2
、过渡:我们重点来看课文描写了这幅画的哪些内容?
【活动】三、自主学习
< br>(一)交流感悟
2-4
自然段。
1
、初步学习:课文哪几段描写了这幅画的内容?(课件出示问
题)(生自
由答:
2-4
自然段)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