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下《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自主学习任务单
-
12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
认识“择、宫”等
10
个生字,读准
“作、乘、笼”
3
个多音字。
p>
2.
略读课文,结合第
< br>2
至
4
自然段的学习,说出课文
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
清楚的。
3.
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并
能说一说《清明上河图》这幅
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观察插图,整体感知
1.
在我国的故宫博物院中,有这样一幅画——它是我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被
宋徽宗称为“神品”,后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它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
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抢夺的目标;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经劫
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动态视频呈现《清明上河图》长卷,观看并整体感知。
2.
默读“课前提示”,说说阅读任务是什么?
要求:每位同学借助“课前提示”
,知道本课阅读任务。<
/p>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主阅读课文,要求:⑴做到字字入目,遇到不认识的字与词,通过查
工具书解决。
⑵默读课文,思考:每段话里主要介绍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哪些信息?
有中心句的画
出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自己概括一下。
2.
自主学习词语。
bi
à
n
c
ú
n
ch
ē
ng
t
ā
n
f
à
n
汴
梁
保
存
撑
船
摊
贩
l
ì
l
ǘ
y
ō
u
zhu
à
i
官
吏
毛
驴
悠
闲
拽
住
r
ǎ
o
t
à
i
惊
扰
形态各异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去掉拼音再读一遍。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
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
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撞上那乘轿子。
要求:读准“作坊”
“一乘轿子”
“马笼头”
,并通过查工具书理解意思。
参考:
作坊:从事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生产的场所。
一乘轿子:乘,在古代把四匹马拉的车,一辆叫一乘。一乘轿子就是一顶轿子。
马笼头:一种用以约束马的马首挽具。
3.
想一想:课文每段话里主要介绍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哪些信息?
要求:每位学生把这些信息连起来说一说,了解整篇课文介绍的主要内容
。
参考:
第
1
自然段:写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年代、作者、主体内容
等基本概况。
第
2
< br>自然段:画上有众多各行各业的人物。
第
3
自然段: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第
4
自然段: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
第
5
自然段:
《清明上河图》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上的价值。
三、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感悟
1.<
/p>
默读课文第
1
自然段,完成“名画资料卡
”
。
要求:把自己整理的内容记在语文本上,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参考:
名画资料卡
画名
作者
尺寸
画面内容
历史
目前保存的情况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长
5
28
厘米,高
24.8
厘米
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
2.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这段话中描写到的人物。用“
”标出这幅画
名扬中外的原因。再谈谈你读过这段
话后的感受。
要求:根据阅读要求把自己整理的内容记下来,
发给老师和同学分享。
3.
默读第三
自然段,思考:本段话描写了哪个地方?都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 br>⑴理解“形态各异”
,思考:都有哪些形态各异的人呢?
⑵这里用了一个冒号,它后边的句子就在告诉我们什么叫“形态各异”
< br>。看来,除了查
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也是一个好办法。
要求:查词典,圈出冒号后面的句子,理解什么是“形态各异”
。
参考:
形态各异: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