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示范教案

余年寄山水
955次浏览
2021年02月18日 19: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我的二哥二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刻画细腻,


造句


优美,


构思新颖,


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


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既咏早春,


又能摄早春之魂,


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


甚 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


诗人没有彩笔,


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


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


似有却无的色彩。


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


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 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



2.


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


诵读古诗,体会描写春天的诗歌的意境,感悟 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诵读古诗,体会描写春天的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 br>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搜集诗人韩愈的相关资料,朗诵古诗。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一年之计在于春。生活在严冬中 的人们对春天总是有着强烈的企盼。是谁最先发现


了春的踪迹?李白说是柳树,于是李白 这样写道


: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苏东坡说是


鸭子,


他则这样写道


: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毛泽东说是飞雪,


他写下了


“风


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这其实都是诗人们以独特的眼光观察和描写到的春天到来的迹象。


今天,我们学 习一首唐代诗歌,看一看诗人韩愈是怎样发现春天的特点的。



2.


教师板书课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


理解诗题。



呈:恭敬地送上。



水部十八员外:指 唐代诗人张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早春





水部



张十八员外



4.


韩愈和张籍是什么关系?



他们是师生关系。


韩愈爱护人才,


是个真正的 伯乐,


也是世间所罕有的良师益友。


李贺、

贾岛都得到过他的教益,


但最让后世传颂的是他与张籍的师生之情。


韩愈引荐张籍进士及第,


后来又推荐他出任水部郎中、


国子司业。


韩愈并不以张籍的老师和恩人自居,


而是视张籍为< /p>


信得过的朋友。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就是出自韩愈写给


张籍的诗《调张籍》




二、初读古诗



1.


了解作者。


韩愈(


768



-824


年)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



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

< p>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被后人尊为


“唐宋八大家”


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



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 轼合称“千古文章四


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 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


人很有指导意义。



韩愈的作品非常多,现存诗文


700


余篇,其中散文近


400


篇。其赋、诗、论、说、传、


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


就。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2.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


823


年(唐穆宗长庆三年)的早春时 节。当时韩愈已经


56


岁,任吏部侍


郎 。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


大约韩愈约张籍 游春,


张籍因以事忙年老


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



3.


结合注音,读通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


结合注释,理解古诗。



天街:京城街道。



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