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温庭筠传》原文及译文

温柔似野鬼°
827次浏览
2021年02月18日 21: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高品格单恋)


《唐才子传·温庭筠传》原文及译文







《唐才子传·温庭筠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庭筠, 字飞卿,旧名岐,并州人,宰相彦博之孙也。少敏悟,天才雄赡,


能走笔成万言。


善鼓琴吹笛,


云:


“有弦即弹,


有孔即吹,


何必爨桐与柯亭也。


< br>侧词艳曲,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情绮丽,尤工律赋。每试,押官


韵 ,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一韵一吟而已,场中曰:






“温八吟”。又谓八叉手成八韵, 名“温八叉”。多为邻铺假手。然薄行


无检幅,与贵胄裴诚、令狐滈等饮博。后夜尝醉诟 狭邪间,为逻卒折齿,诉不得


理。举进士,数上又不第。出入令狐相国书馆中,待遇甚优 。时宣宗喜歌《菩萨


蛮》



綯假其新撰 进之,


戒令勿泄,


而遽言于人。


綯又尝 问玉条脱事,


对以出


《南


华经》


,且曰:“非僻书,相公燮理之暇,亦宜览古。”又有言曰:“中书省内


坐将军。”






讥綯无学,由是渐疏之。自伤云:“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 南华》第二


篇。”徐商镇襄阳,辟巡官,不得志,游江东。大中末,山北沈侍郎主文,特 召


庭筠试于帘下,恐其潜救。是日不乐,逼暮先请出,仍献启千余言。询之,已占


授八人矣。执政鄙其为,留长安中待除。宣宗微行,遇于传舍,庭筠不识,傲然


诘之曰:“公非司马、长史流乎“又曰:“得非六参、簿、尉之类“帝曰:“非


也。”后谪方城尉,中书舍人裴坦当制,忸怩含毫久之,词曰:“孔门以德行居


先,文章 为末。尔既早随计吏,宿负雄名,徒夸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放骚


人于湘浦,移贾谊 于长沙,尚有前席之期,未爽抽毫之思。”庭筠之官,文士诗


人争赋诗祖饯,惟纪唐夫擅 场,曰:“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唐


夫举进士,有词名。庭筠仕终国子助 教。竟流落而死。今有《汉南真稿》十卷,


《握兰集》三卷,


《 金筌集》十卷,诗集五卷,及《学海》三十卷。又《采茶录》


一卷。及著《乾巽子》一卷 ,


《序》云“不爵不觥,非炰非炙,能悦诸心,庶乎


乾巽之义” 等,并传于世。






【译文】






温庭筠 ,字飞卿,原名温岐,并州人,是宰相温彦博的后世裔孙。他从小


就机敏聪悟,


富有天才,


能一次运笔疾书写成上万字的文章。


又善于弹琴和吹笛


子,说:“有弦就弹,有孔就吹,必非要爨桐琴和柯亭筒不可呢。”他 的诗辞采


艳丽而流于轻佻,李商隐齐名,时称为“温李”。温庭筠才情绮丽,尤其长于律


诗。每次考试,须押官韵,他在灯烛下从不打草稿,只把手笼在袖子里,靠着书


案,每一韵吟一次就成了,考场中叫他“温八吟”。又说他八次叉手作成八韵,

< br>叫他。温八叉”。他还常代簪邻座的考生答卷,但他品行轻薄很不检点,与贵族


子 弟裴诚、令霉五滴等人喝酒赌博。后来,一次夜里在妓院醉后大骂,被巡夜的


军士打落了 牙齿,他去告状也不占理。温庭筠应进士举,考了几次都没考上。他


在宰相令狐绚的书馆 中进进出出,


受到优厚的待遇。


当时唐宣宗喜欢唱


《菩萨蛮》


词,


令狐绚借温庭筠的新作进献给宣宗,


告戒他不要泄露出去,


可温庭筠很快就


告诉了别人。令狐绚又曾问起


_


玉条脱竹这个典故,温庭筠回答 说此典出于《南


华经》


,而且说:“这不是生僻的书,宰相大人 协调治理国政的空余时间,也应


读点儿古书。”温庭筠还说过。“中书省内坐将军。竹讥 讽令狐绚没有学问,因


此他逐渐被令狐绚疏远。他自我感伤说。“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 《南华》第二


篇。”徐商任山南东道节度使镇守襄阳,召辟温庭筠任幕下巡官,因为不得 志,


温庭筠又到江南游历。


大中末年,


山北沈侍郎知贯举,


专门将温庭筠召到帘下考


试,怕他暗中帮助 别人。这天温庭筠很不高兴,日近黄昏。他请求先出场,仍然


献上书启一千多字,


同他,


才知他巳口头帮助了八个考生。


朝廷当 权者鄙视他的


行为,


就让他留在长安等待授职。


宣宗皇帝隐藏身分便装出行,


在旅馆里与温庭


筠相遇, 温庭筠不认识宣宗,他傲气十足地问宣宗:先生莫不是司马、长史之流



?


又问:“你能不是六参、主簿、县尉一类的官


?


”皇帝说:“我不是。”后


来温庭筠被贬官为方城县尉,

< p>
由中书舍人裴坦执笔撰写诏书,


裴坦用嘴润笔扭扭


捏捏了半天,这样写道:孔门儒教把道德品行放在首位,把舞文弄墨放在末端。


你本已很 早就应进士科举,


一向享有崇高的名声。


却只一味夸耀挥洒自如 的文才,


不具备审时度势效命朝廷的用处。


如同漉放屈原到湘江 之畔,


贬谪贾谊到长沙城


中,


你今后尚 有受皇上器重之时,


埋没不了你命笔为文的妙思。


”温庭筠去上 任,


文士诗人争着写诗为他送行,


只有纪唐夫的诗独占鳌头,< /p>


这首诗写道。


“凤凰诏


下虽沾命,


鹦鹉才高却累身。


一纪唐夫是个应举的考生·他的诗也有名声。


温庭


筠官终国子助教,后来竟被贬流落而死。温庭筠现在有《汉南真稿 》十卷,


《握


兰集》三卷·《金筌集》十卷,

< br>《诗集》五卷,及《学海》三十卷,还有‘采茶


录》一卷。以及他所著的《乾胰予 》一卷,这本书的《序》说:“没有酒来佐餐,


肉也不烧不烤,能让大家心中高兴,这不 就差不多是‘乾胰’的含义了吗


?


这些


著作都流传于世。”






文言翻译


------


温庭筠传






在水一方整理






温庭筠 ,字飞卿,本名岐,太原人,是宰相温彦博的裔孙。小时候非但是


个文学神童,还是个音 乐神童。与李商隐皆有名,称温李。他少年时期便已天才


雄赡,词气英发,能在很短的时 间内写成数万字的文章,却丝毫不觉得费力。他


只要把手交叉着调弄了八次,

< p>
一首声情并茂的七律诗便出来了。


有一次犯在了令


狐綯的手里了。当时是实行宵禁的,温庭筠醉酒夜归,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


连牙齿也 打折了。他将此诉于令狐陶,令狐陶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






温庭筠出入令狐馆中,待遇甚厚。 当时唐宣宗喜欢歌《菩萨蛮》


,令狐暗自


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 萨蛮》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


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陶大为 不满。温庭筠看不起令狐陶的才学。宣宗赋诗,


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让未第进士 对之,温庭窃筠“玉条脱”对立,宣宗


很高兴,予以赏赐。令狐陶不知玉条脱之说,问温 庭筠。温庭筠告他出自《南华


经》


,并且说,

< br>《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



书, 言外之意说


令狐陶不读书,


又尝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 /p>


讥讽令狐陶无学。


令狐陶因此


更加恨他,


温庭筠也曾后悔地写道:


“因知此恨人多积,

< br>悔读


《南华》


第二篇。







十五年科考经历下来,我们温大侠也不是白混的。


《唐才子传》载其 “多为


邻铺假手”。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老小子和我们现在考 试的“枪手”一样,



频帮人写考卷,


递小抄。


因其在考场喜帮助前后左右的考生,


时人送“救数人”


绰号。反正我也考不上了,恶心恶心你们,这是多么可爱的一个温夫子。直到公



855


年,


55


岁的温飞卿将闹腾科举考场做到了极致,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


炉火 纯青的境界。


堪为考试“枪手”的开山鼻祖、


一代宗师。


当时是沈询任主考


官,


沈老夫子在考生名册上 看见这位考场杀手“温八叉”的名字,


估计是心里一


震,闹心的 很吧。鉴于飞卿兄以往的劣迹,因此这次沈询将温庭筠特别对待,特


召温庭筠于帘前试之 。


也就是搬个小凳子让温同学单独坐到自己面前来考试。



料“救数人”同学当场不干了,


大闹场屋。


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


但温庭筠还


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 /p>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