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元夕

萌到你眼炸
833次浏览
2021年02月18日 21:3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8日发(作者:诺诺连声)


古典诗词中的元夕






2008-02-05 0742






元夕就是元宵节之夜,又称“元夜”,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元夜观



灯赏月的传统,而且也是相爱的男女最佳的约会时间和场所。男女的

恋爱,本不是都“发乎情,止乎礼”,在传统社会下,“约会”似乎


变得十分不允, 但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借元夜写相思写爱情的篇目非


常多,当然,流传最广,最脍炙人口 的当属朱淑真的《生查子》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今天有人把元宵节成为“中国的情人节”,很大程度上就是由 这首


宋词描写的内容而引发来的。当然,对这首词,不少词家以为是欧阳


修的作品。在此不多做阐释,朱淑真的《元夜诗》可以作为最好的解


证。





元夜诗




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吹鼓斗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苏轼作品中,有一首绝句,也给后人留下了有关他的爱情经历的


似乎带有很多悬疑的元夕作品。



《四十年前元夕,与故人夜游,得此句》



午夜朦胧淡月黄,梦回犹有暗沉香。



纵横满地双槐影,寂寞莲灯半在亡。




苏东坡本是心直口快之人,早年的朋友只要见诸笔端,全都有名有


姓,唯有个别爱情篇目中所提“故人”、“隐者”始终不愿明言其


人,如此诗中的“与 古人夜游”之“故人”。是他的自由恋爱的亡妻


王弗还是他少年时期的初恋情人,那位” 豪右之女“不得而知。但是


以“元夜”写相思,苏轼也是深有感悟。


爱情是什么?每个人都会给你


不同的答案,每个人的感觉 都是不同的,虽然有许多人一辈子也不会感受到爱


情,但他们还是会幻想那种感觉,而甚 至,那种感觉也没有一样的。





一般而言,诗歌中所表示的爱情都较含蓄。而元夕,在宋代是一


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在皇都汴京,官府要在元日放百官休假三日,大


概和我们的“五一节 ”相似。那时,皇帝自己也要登上宣德门观灯,


与百姓同乐。因此,但整个社会都在以元 日作为情感释放的重要方式


的时候,以元夜写相思应在情理之中。





此情景在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中曾经有过描述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既有 对往昔繁华都市元夜景象的深情眷念,又饱含对少女相思情怀的


无限留恋。





柳永的《倾杯乐 》渲染铺陈,描摹东京汴梁繁华盛






《倾杯乐》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




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




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




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龙凤烛、交光星汉。




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





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抃。





愿岁岁,天仗里、长瞻凤辇。





王安石在诗词作品中,也曾极写皇城元夜繁华景象及赏灯盛事:



上元戏呈贡父




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





别开阊阖壶天外,特起蓬莱陆海中。





尽取繁华供侠少,只分牢落与衰翁。





不知太乙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





迫感正月十五事




正月端门夜,金舆缥缈中。





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





警跸声如在,嬉游事已空。





但令千载後,追咏太平功。





辛弃疾有《青玉案元夕》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众


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 火阑珊处”列


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第三种境界,这也说明


了《元夕》词“函盖万有”的特点。王国维就从《元夕》词联想到了


做 学问的境界,当然是辛弃疾所未曾料到的。周颐在《香海棠馆词


话》中说辛稼轩“其秀在 骨,其厚在神”,确为有见地之语。这首


《青玉案·元夕》,读了之后就能使人神驰遐想 ,并从中领悟出深奥


的哲理来,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 一片繁华热闹景象描绘观灯女子的盛


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 主要对象,而只


是陪衬。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


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实有自身的 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人格


的化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