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定远营城史话
-
阿拉善定远营城史话
一、中国北疆历史名城——定远营
公
元
1723
年
(雍正元年)
,
阿拉善和硕特旗第二世旗王阿宝奉调
征讨青海和
硕特部罗卜藏丹津叛乱。
因功晋爵多罗郡王。
因阿宝是和
硕特部先祖顾实汗后裔中最忠实臣服清廷的额驸郡王,所以
1724<
/p>
—
1733
的八年中阿宝奉清廷之命,统
辖管理刚刚平息叛乱的青海和祁
连山后和硕特诸部。在此期间,清廷认为:阿拉善辖地贺
兰山之北,
乃朔方
(今宁夏——内蒙古河套地区)
之保障,
沙漠之咽喉,
圣心
(中
央)轸念山后一带,切近宁(夏)城,为此,清廷先命工部侍郎通智
细行踏看,勘察考证,
再命通智与陕甘总督岳锤琦
(时
阿拉善属甘肃
省节制)调研考察,详议具奏《建城方案报告》
,
呈报清廷。该《报
告》奏曰:
“贺兰山后,葡萄泉一带水甘土肥
,引导诸泉,亦可耕种。
兼之,山险挺生松柏,滩中多产红盐,且扼瀚海(喀尔喀蒙古)
往来
之捷路”
。控北塞(北疆)七十二处之隘口,在此修建一城
名曰“定
远营”
,可西接平羌(青海西藏)
,遥通哈密、巴里坤(新疆)等处,
东接威城(甘肃武威)
,远连“三受降城”
(自北京向西沿山西与归绥
境内,有一受降
城、二受降城、三受降城一线连绵数百里三座城池)
,
两狼山(
今内蒙古五原—临河一带)
之要地。借以保障边远与内地联
络畅
通,安定和睦。
清雍正王朝准奏,
降
旨委任工部侍郎通智,
偕光禄卿臣史俞福共
同督理,
开拓造城工务。
原城内城隍庙墙上壁画和现存阿盟博物馆内
的巨幅文物画卷《定远营建城图》
,真实的记载了先人建城时艰辛、
苦难的历史事实。
定远营城依据地形高下,倚山
筑城,
气势轩昂。该城占地东西长
约一华里多,南北宽约一华里
,面积约一平方华里。城墙周长三点三
华里。城墙全部用灰白色粘土石杵夯打筑成。有高
大雄伟、华丽的南
城门(正门)
,外侧门楣上书石刻大字“定远
营”
。全城高大坚固,巍
峨壮观。自
1
730
年始建,
1733
年落成,该城
历经清代、民国至新中
国三朝二百四十四年,是阿拉善旗的旗府驻地,政治、经济、军事
、
文化中心。
解放后,
阿拉善旗府所在地行政地名由“定远营”
更名为巴音浩
特,
“定远营”城仍在。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打倒封建主义”
“破四旧,立四新”等极左思潮的影响下,高大的南城墙几近拆毁,
只有巍峨的
“定远营”城楼尚存。虽然外皮损伤,漆画凋零,但仍坚
固无恙。当时的人们却觉得她“
占地碍事”
,于是由巴彦浩特镇革命
委员会主任马××提议,报
请阿左旗革命委员会常委会批准于
1974
年夏季将城楼彻底拆
毁。算来自
1730
年建城至
1974
年拆毁约历经
244
年。
“定远营”三块石刻城门大字,被有心人收藏,并移交阿拉
善博物馆,
存馆至今。
不幸之万幸的是,北城墙因位置背离闹市,无
人占用,
所以至今尚存,
等待世人的抢救。
令人痛心,
发人深省的是:
当时拆除城墙城楼时
全阿拉善朝野上下,
全然没有反对和阻止的志士
和声音。从而酿
成破坏历史文物的一大错案和历史悲剧。
二、清王朝修建定远营城的历史缘由
综前所述,清王朝因为镇守、
安定联络、辐射西北边远边疆的战
略需要,在贺兰山以西建设了“定远营”这个军事、经济、通讯的重
镇要塞。另外,还有
公文诏书不能宣示的几个重要的建城缘由:
(一)
缘于清廷对清帝国的开国元勋顾实汗丰功伟绩的回报和奖
赏。在大清建国初
期,
1653
年(清顺治
10
年)
,清政府在北京太和
殿宴会,顺治皇帝晋封
顾实汗为“遵文行义敏慧顾实汗”
,并授予金
册、金印。可见顾
实汗对清廷功高盖世。
(二)
缘于蒙
古博尔济吉特氏与满清爱新觉罗氏的姻亲关系。
顾
实汗与孝庄皇
太后是堂兄妹关系,
是皇太极之妻兄,
顺治皇帝的舅舅。
(三)缘于清廷对和罗理、阿宝两代札萨克在捍卫清帝国,平定
p>
新疆准噶尔和青海和硕特叛乱中,父子两人先后两次卓越战功的奖
赏
。其次,多罗郡王阿宝的福晋是清皇室下嫁和硕(鹅掌)公主,是
当朝皇帝雍正的堂妹。
因此,
为了公主远嫁、关爱其生活的舒适和安
< br>全,定远营城有陪嫁恩赐的用心和含义。
(四)
关于
“定远营”
这个名称
“有民族歧视性”
一说在此诠释,
以正视听。
综上所述,
四条缘由,
定
远营是清政府镇守、
联络、安定边远地
区的一个战略大本营。以
此得名,只有褒奖,
并无贬义,
无知者不可
曲解。为什么不用“安定边疆”之“定边营”
?
因为当时中
国的北疆
是喀尔喀部落(今外蒙古)与俄罗斯接壤之北界。
阿拉
善当时还是国
中内陆腹地,
因此
“定远
营”
之名称内涵是
“安定边远地区之大本营”
< br>。
自阿宝王至达理札雅,阿拉善旗九代十王和所有王公贵族皆以此名、
此城为荣。
(五)纵观历史,从古至今,历朝历
代,定远营城是中国北疆游
牧民族地区(新疆、肃北、内外蒙古)绵亘万里,唯一一座雄
伟、正
规的城池。
(除此之外,只有喇嘛寺庙是草原永久、固定
式建筑)鉴
此可见定远营城是广袤(内外)蒙古草原(戈壁、沙漠)城市化建设
的起点和开端。
由于清政府和阿旗历代王爷的艰苦经营使定远营城形
p>
成阿拉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中心。成为中国西北一大知
名边城。
“定远营”的名称在《清史》
、
《清季实录》
、
《中国蒙藏史》
及报
刊杂志上多有记载,号称塞外小北京,名垂青史。
三、定远营城建城的历史传说和城池规模
(一)城池选址:阿宝王会同工部侍郎通智、光禄卿寺臣史俞福
邀请五台山、塔尔寺
活佛高僧,细心踏看,依山傍水,求神卜卦,尤
重风水。
城池模
仿并形象牛头
(神话传说:
白牛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祖
先,牛首当然尊贵高尚)
。
城墙西北角、
东北角是两支伸出去的犄角。
城池形似牛面牛口。
牛头
(城池)
四靠:
东山
(贺兰山)
、
南川
p>
(三条溪河)
、
西沙
(金
黄)
、北草(绿荫)
寓意:山川金绿,牛首居中,风顺水贵,地丰人吉。又:牛祖为
北方玄武
大帝,属火,主火。定远营城为牛首,居中,主火;东林主
木,南川主水,西沙主金,北
草主土。据此,定远营五行相生,四靠
相辅,
中火主旺;
城址地处阿拉善,
天高地阔,
一望无垠;
p>
天地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