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小故事之草地上的小红军
-
红军长征小故事之草地上的小红军
在成千上万的红军队伍中,除了革命了很多年的老红军,大多数战士都是二十
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年轻力壮,杀敌奋勇争先,是红军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还有
一
些十几岁的孩子,
多是长征途中贫苦人家的孩子,
坚持要跟着队
伍打仗而加入的。
红军战士们亲切地叫他们红小鬼。
平时,他们在队伍中就负责宣传员、司号员和炊事员等工作。红军进入草地之
后,整个队伍都十分疲惫,没有余力再照顾这些孩子,但这些红小鬼表现出来的勇
气
和精神,却是许多老红军都感到敬佩的。
在成千上万的红小鬼
中,有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红军,他的名字叫做侯登襄,
是一个红军宣传队员。
侯登襄长得黑黑矮矮的,整个人看上去圆圆乎乎,黑黑的小脸上嵌着一
双圆溜
溜的大眼睛。由于食物匮(
ku
ì)乏,营养不良,侯登襄的眼睛显得特别大,稚气的
脸上却总是笑呵呵的,有时候脸上
沾了泥水,抹得花里胡哨的,就像一个小老虎。
他每天在红军
队伍中搞宣传,就像一个小皮球滚来滚去,所以大家都叫他“小
皮球”。
“小皮球”侯登襄虽然人小,管的事情可不少。宣传队一共二十多人,他是其
中最小的一个。
1935
年
8
月下旬,
“小皮球”
所在的宣传队进入了川西北的大草地。
开始了长征
中一段极为艰
苦的岁月。
这片荒无人烟、无边无际的沼泽,不知埋葬了多少
英勇的红军战士。变幻莫测
的天气,给队伍的行进添了许多麻烦。刚刚还是大晴天,瞬间
就黑云密布,狂风暴
雨。
为了行动方
便,宣传队被分成了几个小组。“小皮球”所在的这个组一共有五
个人,他们为了安全快
速地通过草地,给每个队员都分了工:组长负责保管大家的
口粮,
其他几个人,
有的扛捆干柴,
休息时好点火做饭;
有的背着用被单做成的“帐
篷”,
这样下雨的时候
可以躲一躲,
晚上睡觉时也有东西盖。
年纪最小的“小皮球”,
就负责背着做饭和烧水用的小铜锅。
“小皮球”全组五个人出发时,
一共带了十来斤口粮,
草地处处危险,
必须小心
前进,速度自然就慢了
,想要度过草地至少需要走七、八天呢,这点粮食根本不够
吃。
宣传队员们开动脑筋,
每到一个宿营地,
他们就四处去寻找能吃的野菜。
早在
出发前,
指挥员就把辨别野菜的技巧教给他们了,
这时正好派上用常等在营地的“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