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技术能力提高策略+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口诀
-
乒乓球技术能力提高策略
一、技能练习优先
乒乓球技术中存在种种的问题,归根结底地说以下几
句话:第一句话是:练的不够。
第二句话是:少练而无法体会;第三句话是:无法体会不
能对解释心领神会;问题的症
结在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方便的场地和适合的练习对手。即
技能学习不能保证。
p>
解决问题的策略:
打球(不管比赛还是练习)时,留意每一板球,要
记球,要
试图分析并尝试解决。不要怕在改正技术动作中出的错,进步往往就从这开始。
业余乒
乓球爱好者要学会在有限条件下使自己技术提高效果最大化。
二、纠错过正
乒乓球比赛或练习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知道错,
但往往又改
不了或改的不彻底。
怎么办?
告诉你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p>
如果接发球经常从一侧出界,你就想法子让球从另一侧出
界,如果经
常下网,你就想法子让球出界,如此等等。试一试,多体会肌肉感觉,简单
用头脑,
p>
让动作告诉你另一个极端事实,或许会使你对技术动作的使用有豁然开朗的感
受。这就是所谓的纠错过正论。
三、死线活练
从形式上看,
在乒乓球技术练习一些内容上,
国家队员和一般业余练习者基本一样,
p>
如正手斜线对攻技术练习,双方站在右半台对打斜线。国家队员一次打个三、四十板,
业余练习者也差不多。
但事实上国家队员和一般业余练习者在这个内容
的练习上存在很
大差别,他们是形同神异。
神异之处是:在定点、定线的上旋击球中,前者击球有若干主
动的变化:力量方面
的轻、中、重变化,以及相应的击球动作大小的变化;击球时间方面
的上升前期、高点
期和下降前期变化,以及相应的步法在近台、中台和中远台之间移动的
变化。这些变化
都是为了适应比赛的需要,
是积极主动去提高用
不同动作处理不同来球的能力。练习形
式看似是一条
“
死线
”
,但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可以赋予它
“
活练
”
的内容。而
这样做的目的
就使练习内容更接近比赛的实际。达到练约等于战,而不是练于战几乎无关
。
技术能力提高方法之一:就是在
任何一条单线练习做到
“
死线活练
”<
/p>
。
四、张弛有度
一
“
击球动作紧张僵硬
”
;二
“
发力击球时却无力
”
;三
“
拉弧圈球拉的不转
”
等等,都技
术动作学习中常见问题。
1
一般的说法:
是初学打球动作不熟,
如果练了一段时间还是如此
呢?是力量不够,
如果增加了力量练习还如此呢?是摩擦不够,如果注意了摩擦动作还是
如此呢?
细想一下,问题症结是出
在对技术动作在张弛关系的处理上。引拍紧张不能够给挥
拍发力提供动力支持,
发力和摩擦效果自然就差;
引拍紧张导致重复性动作僵硬和失调。
解
决的策略:
引拍时肌肉要适当放松(可能不习惯,使击球的失误有些增加,
可值得你去做),挥拍击球时加速发力。这一引一击,一松一紧,使得动作有节奏和舒
展,击球的良好效果就会显现。
更重要的是:
僵硬的击球
动作和紧张过度的心理关联,击球动作的张弛有度则
和心理的张弛相呼应,张弛有度对技
术在比赛中有效运用非常重要。
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口诀
一、头诀
口诀不能罗万象,仅把要点来提供,
速度旋转多变化,有赖触类能旁通。
二、准备姿势
立足肩宽微提踵,屈膝弯腰莫挺胸,
拍置腹前眼注视,准备移动体放松。
三、发球
伸掌抛球向上空,球落击法有多种,
上下侧旋擦球面,长短轻急力不同。
四、接发球
准备姿势
接发球,来球旋转反向送,
上旋推挡下旋搓,长抽短吊争抢攻。
五、正手攻球
切忌抬肘握拍松,前臂向前向上动,
左脚稍前体右转,倾拍一般击球中
六、反手攻球
前臂搁腹臂贴胸,肘为轴心臂腕动,
左脚移后腰左转,倾拍斜击球上中。
七、推挡球
推挡多用反手方,动作犹似反手攻,
前臂发力向前下,倾拍推挡球上中。
八、搓球
拍先稍仰后平送,向前摩擦球下中,
手腕配合小臂动,球转不转靠腕动。
九、削球
判断来球先移动,屈腿转体引拍送,
先仰后平擦球底,向前下作弧形动。
十、弧圈球
挥拍力向前上冲,薄擦球面位上中,
越薄越转成弧圈,擦面要宽力加重。
十一、回击弧圈球
倾拍盖住球上中、及时调拍心放松,
削击移拍上而下,短促截球位偏中
十二、放高球
离台抖切球下中,高抛物线前上送,
远吊对方左右角,越高、远、转越成功。
十三、杀高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