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训练 部编版 含答案
-
五年级阅读练习卷(一)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
,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
大字。我感到很奇怪
:
p>
书只能读
,
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
爷爷刚写完一篇文章
正在转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问
爷爷
书怎么可以煮呢
放在锅里煮
不是煮坏了吗
< br>爷爷笑了:
“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
,
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
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
,
便接着说
:
“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
吧?他小时候读书,能反复诵读请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
这就是
‘煮书’
。
这样,
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
所以他说
‘读
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
我们学习语文,
对那些好的也应该这么
‘煮’
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
清晨
起来,
放声读上几遍,
任细品味一
番,
多有意思呀
!
这样
‘煮’
下去
,
你不仅能体会文
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
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
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
“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练习部分
1
、
写出下
列词语的近义词。
(
3
分
1
品味——
(
)
奇怪——
(
)
牢记——
(
)
2
、
给文章
的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
3
分)<
/p>
3
、
“我”认为的“煮书”是干什么?爷爷说的“煮书”又
是什么意思?(
3
分)
4
、
说说“
煮书”的好处?(
3
分)
5
、
谈谈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二)李清照买书
①北宋女词人李清照从不像其他的女儿家那样对胭脂水粉兴趣
浓厚
,
反倒痴迷醉心于读书。
②有一年清明
,
李清
照穿着姨母给她做的一件漂亮的裙衫去踏青
,
谁知竟不由自主地
来到了书市。
2
③走着走着
,
她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
守着一
个小书摊
,
李清照便走了过去。突然
,
她被地上的书吸引住了
,
书皮上
以篆字写着《古金石考》
。她不禁大吃一惊,这就是
她梦寐以求的古
书
,
这部书流落民间几
乎失传
,
她找过好多人帮着购买
,
p>
结果都没有买
到。李请照抑制不住自己的惊喜
,
拿起一本便翻看起来。看着她那入
迷的样子
老者说
这是家传的一部古书
按理讲是绝不能卖的
唉
也是时运不济
家遭变故
实在是没有可以救急的物件儿了
只好忍痛将这部书拿来典当啊
李清
照忙问老者
:
“老伯
,
您需要多少
钱来应急
?
”老者
说
:
“唉
,
应
急至少也得三十两吧。姑娘你看着给吧
,
只要能好好地保存它<
/p>
,
就是少点儿也没什么。
”
④李清照把自己随身带的钱全部倒出来<
/p>
,
也不过十两左右。
这时已
近日暮
,
就算雇车回家取钱也未必能赶上。
李清照有些着急
,
不自觉地
握了一下衣角。
这一握让李清照有了办法
,
她老人稍等会儿
,
说完转身
就
跑。
⑤半个时辰后
,
李清照回来了
,
她把自
己的新衣给典当了
,
换了二
十多两银子
,
连同自己原的十几两银子
,
一起交到老人手中。
李清照抱
起那套珍责的
p>
《古金石考》
,
穿着单衣
< br>,
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回家去了。
⑥李清照后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女词人
,
这与她对知识的
热爱
,
对书的痴迷是分不开的。
正是因为痴迷她才可以有所放弃所有<
/p>
,
即使是姨母赠送的新衣服也可以典当出去。
练习部分
3
1
、根
据意思写词语。
(3
分
)
(1)
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
)
(2)
形
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
)
(3)
由
不得自己
,
控制不住自己。
(
)
2.
在文
中的“□内加上恰当的标点。
(3
分
)
3.
文章的第①段在全文起到了
的作用。
(
2
分)
4.
从文章第②段“不由自主”
这个词中
,
我们可以体会到
(
)(2
分
)
A.
李清照非常喜欢到书市去逛
B.
李清照做事不够专心
C.
李清照对书的喜爱和痴迷。
p>
5.
你觉得李清照在典当新衣时
,
她当时会想些什么
?(4
分
)
6.
从文章第⑥段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
分
)
(三)读书的日子
读书是我的至爱<
/p>
,
自从识字以来
,
书便伴我左右。
身边有书香缭绕的日子是多么美好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