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原则
-
《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
内容摘要
]
世界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早就阐述过
在艺术作品中
美丑对照的原则: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
美,粗俗藏
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而其
《巴黎圣
母院》则是该原则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整个作品自始至
终都体现了这种对照原则,运用这
种原则组成惊心动魄的情节,
创造出异乎寻常的人物,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真善美与假恶丑
强烈
对比的画面。作品中既有人物外貌的美丑的对照,也有内心善恶
的对照,既让我们看到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也使我们看见了最
丑陋的一方。因此,
我想以论文的样式,谈谈美丑对照在这部作
品中的运用。
p>
[
关键词
]
:
p>
《巴黎圣母院》
、美丑对照、内心、外貌
美丑对照原则是著名文艺
大师雨果浪漫主义思想的核心,
而《巴黎圣母院》是其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典型
人物鲜
明性格的塑造,用美丑、爱恨、善恶形象的强烈对比,强有力地
< br>反映了七月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广大人民对波旁王朝及其
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的憎恨情绪和革命形式,深刻地揭露了宗教和
教会的愚妄和黑暗,表达了作者同情下层平
民,热爱他们的优秀
品质和斗争精神的思想感情。作品以丰富多变的想象,大胆奇特
p>
的构思,夸张怪诞的手法,异乎寻常的任务,惊心动魄的场景,
给读
者展现了一幅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的画
面,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
。然而《巴黎圣母院》最值得读者
欣赏玩味、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以美丑的对照原则来
创造浪漫
主义的艺术形象。雨果早就在其著名文论《
〈克伦威尔
〉序》中阐
述过美丑对照的原则:
“丑存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
着优美,丑怪
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丑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
[
1
]
<
/p>
在小说
中,我们既看到了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美丑对照,也看到人物
自身
的美丑对照,作者以此为我们精心设置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的
对比体系。作者通过正反两组人物相互映衬和强烈对照,吸引了
大批的读者进行品读
,使读者深刻体会作者美丑对照原则在作品
中的运用。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小说是如何进行
人物的美丑对照的。
一、中心人物与其他人物的美丑对照
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为我们布置了一个以爱斯美拉达为
主,以克洛德、卡西莫多、腓
比斯、格兰古瓦为辅的人物体系。
再这个体系中,作者通过这些辅助性人物不同程度、不
同方式、
不同性质的爱展示出他们各自的道德品质和特点,从而与爱斯美
拉达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作品中,作者把爱斯美拉达化身为超自然的生灵。在圣
p>
母院前,她以其特有的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翩翩起舞,走进人们
的视
野。她以美丽的容貌使我们惊艳,以纯洁的心灵让我们折服,
她是体态美和心灵美的和谐
统一。她温柔善良、美丽活泼,充分
享受着生命给予的快乐,她是个纯洁而光辉的人,是
真善美的化
身。而与她相对应的副主教克洛德则是一个阴森可怕的魔鬼,是
一个衣冠禽兽,是一个严峻、沉着、阴郁、狡黠的人,是恶的代
表。当他第一
眼看到爱斯美拉达时,就被她的美丽所吸引无法自
拔。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想要得到爱
斯美拉达。在他劫持未遂
爱斯美拉达投入腓比斯的怀抱时,他竟抱着谁也别想得到她的阴
暗心理把他所谓的“爱”化为恨,刺伤腓比斯嫁祸于爱斯美拉达,
并勾结法庭把单纯善良的爱斯美拉达送上绞刑架。然后他又利用
时机威逼爱斯美拉达在
他与绞架之间作出选择。最后,爱斯美拉
达的使他凶相毕露。在他无法得到爱斯美拉达以
满足自己的私欲
时,他便借乞丐王朝进攻圣母院之际,勾结军队,把爱斯美拉达
骗到圣母院外送上绞刑架。作者借克洛德道貌岸然的外表写出了
他丑恶的
灵魂和卑下的品行,与爱斯美拉达美丽的外貌和纯洁无
暇的心灵形成了鲜明的善恶、美丑
的对照。
< br>在《巴黎圣母院》中爱斯美拉达一直有一个一往情深、忠
贞不渝的对象那就是腓比
斯。她为了这个唯一的爱,不顾地位的
悬殊,不惜放弃寻找自己十九年来念念不忘的母亲
。她认为爱情
使两个人合而为一,那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合成一个天使,那
就是天堂。她为了献身于腓比斯,甚至愿意做他的情妇,乃至仆
人。她从来
没有怀疑过腓比斯会背叛她、遗弃她,始终对腓比斯
保持着坚贞不渝的、炽烈的爱直至死
亡。可腓比斯实际上却是一
个放荡浮华的轻薄少年,他贪幕爱斯美拉达的美色,对她的爱
只
是逢场作戏,他从骨子里瞧不起爱死美拉达的身份和地位。他骗
取爱斯美拉达纯真的爱仅仅是出于对女性的玩弄和占有,为其贫
瘠的生活增加色彩。对
他来说,他真正爱的永远是有着显赫的家
庭和丰厚的嫁妆的名门贵族百合花小姐。因此,
当爱斯美拉达身
陷囹圄面临绝境盼他来营救时,他却为了自己的名声溜掉。他不
仅没有到法庭为无辜的爱斯美拉达洗雪冤狱,而且还听从国王的
命令带领
军队前去抓捕出逃的爱斯美拉达。最后,当爱斯美拉达
被押上绞架时,他竟和新婚的贵族
小姐冷眼旁观。至此,作为纨
绔子弟代表的腓比斯的自私、轻薄、卑劣的本性完全显露在
我们
眼前,他的放荡轻浮的爱与爱斯美拉达忠贞不渝的爱情形成强烈
的对照,为读者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爱情观。
在人物体系中
的另外两个处于辅助地位的人物格兰古瓦和卡
西莫多分别与爱斯美拉达从不同方面形成鲜
明的对照。对爱斯美
拉达来说,格兰古瓦是她名义上的丈夫。而对于格兰古瓦,爱斯
p>
美拉达则是一个天使,一个拯救他生命的天使。对于爱斯美拉达
的救
命之恩他不但不图回报,而且还在爱斯美拉达出事时弃她于
不顾,最后甚至还诱拐了爱斯
美拉达最后的所有——母山羊加利
逃跑了。这样便形成了舍己救人者与自私自利者的鲜明
对照。给
我们展现出两种不同的人格的强烈对照,即义重如山者的高尚与
忘恩负义者的卑劣。而对于卡西莫多作者一方面通过对其畸形的
外貌的描写与爱
斯美拉达的天生丽质形成鲜明的对照;另一方面
则通过与卡西莫多接触过的人群的反映来
映衬其丑陋可怕及其凶
神恶煞,从而与爱斯美拉达的人见人爱、美丽妩媚形成鲜明对照。
这样,更加突出和加强了人物的性格特色。
二、其他人物之间的美丑对照
在《巴黎圣母院》中主要有两组次要人物的鲜明对照。通
p>
过这两组人物的对照使我们看到人性中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
也
让我们看到最假、最恶、最丑的一面。首先是作为养父子的克
洛德与卡西莫多之间的对照
。克洛德曾是受人敬仰的副主教,是
宗教信仰与博学的代表。但由于他长期信奉宗教的禁
欲主义,使
他的灵魂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不能得到释放。尤其是爱斯美拉达的
出现使他内心充满了色情欲,使他的灵魂和肉体处于尖锐的冲突
和分裂状态。
他最初想用驱逐、排斥的方法来维系自己的信仰,
他以为赶走爱斯美拉达就可以斩断诱惑
,但他却在人性和灵与肉
两中需求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因此,他决定抛弃一切的信仰,
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得到爱斯美拉达。但在他的愿望破灭之后,他
宁可玉石俱焚把爱斯美拉达送上绞刑架。至此,他的人性完全泯
灭,人性中自私、虚伪、
残忍的一面暴露无遗。而与其相对应的
卡西莫多则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孤儿,他身残貌
丑、五官不全,
不为人们理解和尊重,有的只是鄙弃和嘲笑。最初,他对世人回
报以同样的仇视与凶狠,但在他受到爱斯美拉达义举的感化后,
长期被压
抑的人性开始复苏,显示出一个纯淳、无私、正直善良
的灵魂。为报答爱斯美拉达的滴水
之恩,他从绞架下救出爱斯美
拉达并躲在暗处悉心守护着她,替她给腓比斯送信,向克洛
德复
仇,最后殉情而死。卡西莫多以爱和善向邪恶和残忍发出了抗议,
< br>充分表现了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爱是一种真诚之爱,是一种献身之
爱。与克洛德充满
兽欲、自私的爱形成鲜明的对照,突显出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