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选择题试卷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期末总复习
选择题试卷
一单选题(只填序号)
1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波澜壮阔
峰峦雄伟
连棉不断
突兀森郁
B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奇峰罗例
拔地而起
C
疲惫不堪
骨瘦如柴
梦寐以求
疑惑不解
D
闻名遐迩
暇不掩瑜
天方夜谭
五彩斑斓
2
、老王(
)了小李一眼;嫌他多嘴。
A
望
B
盯
C
瞪
D
瞧
3
、杰克逊大叔微笑地(
)这年轻人。
A
注视
B
审视
C
扫视
D
打量
4<
/p>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之道。句中“道”字的正
确意思(
)
A
道理
B
道德
C
规律
5
、拔苗助长实在是愚不可及。句中“及”字的正确意思是
p>
(
)
A
推及
B
到达
C
比得上
6
、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句中的“贯”字正确意思
是(<
/p>
)
A
贯通
B
连续
C
一贯
7
、相看两不厌。厌字的正确解释(
)
A
讨厌
B
满足
C
厌烦
8
、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字意思(
)
A
平静
B
和气
C
和谐
9
、春来江水绿如蓝。中“蓝”字的意思是(
< br>
)
A
蓝色
B
蓝天
C
一种植物;叶蓝绿色
10
、风景旧曾谙。中的“按”字意思是(
)
A
熟悉
B
黑暗
C
浓重
11
、日出江边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p>
(
)
A
比喻
B
拟人
C
反问
D
对偶
12
、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
)
A
比喻
B
拟人
C
反问
D
对偶
13
、
能不忆江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B
拟人
C
反问
D
对偶
14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的是哪里(
)
A
杭州西湖
B
安徽庐山瀑布
C
江苏苏州寒山寺
15
、端午节是哪天
(
)
A
五月初五
B
六月初五
C
八月十五
16
、父亲节是那日()
A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B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17
、大家都喊
: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破
折号的作用是()
A
解释说明
B
转折
C
递进
18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195
2
年
10
月
1
2
日。破折号
的作用()
A
解释说明
B
转折
C
递进
19
、
“日出胭脂红”的下半句(
)
A
无雨也有风
B
无雨也无风
A
停留
B
驻扎
C
驻地
20
、清明断雪
的下半句是(
)
A
谷雨断霜
B
种瓜点豆
21.
用
部首查字法查字;“攀”字应先查(
)
A.
“
栈”字部
B.
“ 大
”字部
C.
“ 林
”字部
D.
“
手
”字部
22.
选词填空。
一只美丽的蝴蝶;
(
)落在了小姑娘那胖乎乎的手上。
A
、竟然
B
、果然
C
、自然
2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
)的诗句。
A
、王维
B
、苏轼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24.
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
、
表示引用
B
、
表示特定的称谓
C
、
表示特殊含义
< br>25
—
28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
方法。
25
.
空旷的花园里;
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
)
26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
27
.人
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
)
p>
28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十几公里。
(
)
A
.比喻
B
.反问
C
.设问
D
.拟人
29.
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其中号称“诗仙”的
是(
)
A.
白居易
B.
李白
C.
杜甫
D.
刘禹锡
30.
< br>“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破折号的作用是
(
)。
A.
解释说明
B.
表示转折
C.
表示延长
31.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是
(
)
的诗句。
A.
辛弃疾
B.
黄庭坚
C.
王维
D.
张若虚
32.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两句诗形象的
表现
了月光下
(
)
湖面波光粼粼;
与月光交相互映的特
点。
A.
鄱阳湖
B.
洞庭湖
C.
太湖
33.
“但是
51
年后的今天;
和平并没
有永驻
.
人间。
”
其中
“驻”
的意思是(
)
A.
停留
B.
住在执行职务的地方
34.
p>
在我国的无数名山中;有五座山因为景色独特、富有文
化内涵被称为
“五岳”
;其中“中岳”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