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老师:邓胜千
参与研讨老师:周红梅、于丰硕
、伍婷婷
第九
单元
单元
一、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
总课时
2
课时
数学
广角
——
鸡兔同笼
二、教学目标:
< br>1
.了解
“
鸡兔同笼
”
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
< br>鸡兔同笼
”
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p>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
方法。
三、教材分析:
1.
要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采取讨论,自主探索等方式,
多手
段、多层面、多角度地探索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代数法
等方法分
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
性,发展创新意识。在注重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解决问
题策略的自主
优化(如列表法中的从两边开始,从中间开始,依据数据跳跃猜测等)
p>
,并注重不同策略间的
相互联系和影响,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局限性
和一般性。
2
.从课初随意、无序的
猜想到表格中的有序、有目的的猜想;从一般验证到
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的发现;
从列表法
(
8
只兔<
/p>
0
只鸡或
8
只鸡
0
只兔这两种情况
分析
中)很快自然联想到假设法(通过假设
——
计算
——
推理
——
p>
解答的过程,掌握
假设法的独特的特点)
、
代数法。
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
从特殊到一般、
从借鉴到创新、从肤浅到深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
随之得到了
极大的提升。
3.
要注
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
数学广角
”
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新增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渗透一些
基
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和列方程的方法解决
“
鸡兔同笼
”
问题。
2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解决
“
鸡兔同笼
”
问题。
运用假设法和方程的方法去解决“鸡
兔同
笼”问题。
五、单元课时安排
:
p>
(
共
2
课时)
p>
第
1
课时鸡兔同笼(
1
)
…
………………………………………………………1
课时
第
2
课时练习课(
2
)
…………………………………………………………1
课时
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老师:邓胜千
参与研讨老师:周红梅、于丰硕、伍婷婷
教学内容
鸡兔同笼(
1
)
二次备课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
问题的方法,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教学目标
2.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
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
3.
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从简单情况入手
”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解决
“
鸡兔同笼
”
问题。
p>
课前准备
课件、列表法的表格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第
103
页情境图。
师:你明白上面的问题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 br>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
数,有
94
只脚。鸡和兔
各有几只?<
/p>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鸡兔同笼”问题。
二、探究新知
师:解答“鸡兔同笼”
问题,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分析。在简单问题中找到方法
和策略,然后运用此方法和策略
去解答数量较大的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
104
页例
1
情境图。
1.
“从上面数,有
8
个头”说明了什么?
(
鸡和兔一共有
8
只
)
2.
“从下面数,有
26
只脚”说明了什么
?
(
就是说鸡脚和兔脚的和是
26
p>
只
)
3.
有了
上面这些信息,谁先来猜猜,笼子里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
师:如果鸡和兔各有
4
只,那么一共就有
2×
4+4×
4=24(
只
)
脚,对吗?如果有
3
只
兔、
5
只鸡,则共有
3×
4+2×
5=22(
只
)
脚,符合题意吗?
师:看来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不能乱猜,即便猜对,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数据较大时,猜的过程就很烦琐。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吗?
方法一:列表法。
鸡
兔
脚
8
0
16
7
1
18
6
2
20
5
3
22
4
4
24
3
5
26
2
6
28
1
7
30
0
8
32
通过列表,
发现鸡的只数越少,
则兔的只数就越多,
脚的只数也就越多
;
鸡的只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