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手抄报的图片与内容

余年寄山水
584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09: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热血情敌)


[


标签


:


标题


]




篇一:国庆节手抄报内容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




国庆节的来历



1949



10



1


日,


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


这里应该说明一点,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


1949

< p>
年的


10



1

< p>
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


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


1949



10



1


日在天安 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




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


,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


10


1


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 典”


,而是称作“开国盛典”


。时间是


1949



9



21


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


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

10



1


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


?


在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 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


“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


来 ,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


10



1


日定


为国庆日。< /p>


”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1949



10



2


日,


中央人民政府通过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



规定每年< /p>


10



1


日为国 庆日,



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


1 0



1


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 的节日了。



国庆节节日意义




1


、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


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


并且变得


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 体和政体。




2


、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 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


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 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3


、基本特征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 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诗歌:


《国庆颂》




祖国,




你走过了不平凡的


64


年,

< p>



像一个婴儿长成了壮年,




今日您正充满活力


,


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您有过磨难


,< /p>


也有过欢笑


.



历经了崎岖坎坷,明天将更加美好。




55


年来,




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的人民日益富强。



您的国力日益强大。




你凝聚了天下炎黄子孙的心啊!您赢得了世界尊重的目光


.

< br>现在您正意气奋发,




走进了新的世纪


,



今天,在这欢庆的节日里,我从心底里向您说一声,祖国,您好!



篇二:国庆节手抄报内容素材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素材



< p>
十一国庆节快到了,


你还在为国庆节手抄报怎么写而苦恼吗


?


在这里特别为你提供丰富的国


庆节手抄报内容


,


国庆节手抄报图片,国庆节手抄报资料等精彩内容

< br>!


让你不再为制作手抄报


烦恼


!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素材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国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 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


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 封建时代


,


国家喜庆的大事,


莫大过 于帝王的登基、诞辰


(


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


)


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


辰称为“国庆”


。今天将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



10



1


日,


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 /p>


这里应该说明一点,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


1949


年的


10



1


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


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


1949



10



1

< p>
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


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开

< br>国”


,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



10



1


日之前一 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


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


,而是称作“ 开国盛典”


。时间是


1949



9



21


日。这天, 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 了新中


国的诞生。




那么


10



1


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


?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


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


“马叙伦委员请 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


10



1


日定为国 庆日。


”毛泽东说


:


“我们应作一提议 ,


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



194 9



10



2


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庆日的决议》< /p>


,规定



每年


1 0



1


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 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


10


< p>
1


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手抄报内容:国庆大典的解释




国庆大典是为庆祝国庆而举行的大型活,主要形式就是大阅兵。




国庆大阅兵是展现一个国家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一


般而言,


国庆大阅兵包括两部分,< /p>


一是阅兵式,


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

< br>进行检阅


;


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 ,接受阅兵者的检阅。




国庆手抄报内容:国庆大典庆祝形式的变化




1949



10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 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一九四九年开国


大典阅兵,受阅部队以海军两大排为前导


;


接着是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一

< br>万六千四百人,


由东向西行进。


空军十七架飞机从天安门 上空飞行受阅,


其中有四架是携弹


飞行。





xx


零年第二次国庆大阅兵,


朱德总司令在阅兵式上发布命令,


就朝 鲜战争爆发、


台湾的


局势,


要求人民解 放军做好战斗准备。


此次阅兵最壮观的景象是骑兵部队的一千九百匹白马


以六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xx


一年第三次国庆阅兵,


受阅 部队最前列的方队是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身经百战、


功勋


卓著的 高级军官。本次阅兵还首次出现民兵大队。





xx


二年第四次国庆阅兵,


公安部队首次参阅。


本次阅兵民兵大队的成员来自汉族和多个


少 数民族,


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


手里拿着新式的武器。


还有乘坐一百六十辆摩托


车的摩托化步兵方阵。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