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认识
-
人体的构成水平:
一、原子水平
: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
一百三十
余种,其中人体内含有的元素
有
六十
多种,主要为
氧
、
氢
< br>、
碳
、
氮
、
钙
及
磷
等
,其中氧含量约为
65
%
,碳约
为
18
%
,氢约为<
/p>
10
%
,氮约为
3
%
,钙约为
2
%
,磷约为
1
%
。氧、氢、碳、氮
就占人体总重量的
96
< br>%
。其它元素虽然在人体内所占的比例很小,并不代表着
它们不重要,
如血红蛋白是体内氧的携带者,
而铁则是血红蛋白
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子水平:
人
体是由
蛋白质
、
脂类
< br>、
碳水化合物
、
水
及
矿物质
的等组
成的。
p>
以一名体重为
60kg
男性为例,
其体内的水量约为
40kg
,
< br>占体重的
60
%
多;
脂类约为
9kg
,
占体重
的
14
%
,
其
中估计有
1kg
为生命活动所必需,
其
余为能量
储备,可以根据人体的活动状况而改变;蛋白质约为
1
1kg
,占体重的
17
%
,大
部分蛋白质在身体内作为基本构成成分而存在,
损失约超过
2kg
就会导致严重的
生理
功能失调。
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主要是以糖原形式存在,
可以用于
用于消耗的
储备不超过
200g
。
p>
三、细胞水平:
人体是由
细胞
、
细胞外液
及细
胞外固体
组成的。细胞是身
体行使功能的主要组
成部分。
按细胞存在的组织通常将其分为
肌肉
< br>细胞、
脂肪
细
胞、
上皮
细胞、
神经
细胞等类型
。
四、组织水平:
人体是由
组织
、
器官
及
系统
构成的,这样体重就等于脂肪
组织、骨骼肌
、骨、血及其它的内脏器官等的总和。脂肪组织包括脂肪细胞、血
管及支撑性结构成分,
是储存脂肪的主要地方。
骨骼肌有
40
0
多块,
占体重比例
因性别、年龄不同
而有差异。成年男性约占
40
%
,成年
女性约占
35
%
,四肢肌
约占全身肌肉重量的
80
%
,其中下肢约
50
%
,上肢约
30
%
。正常人的总血量占
体重的
8
%
左右。一个
50kg
体重的人,约有血液
4000ml
,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
量只占全身血液的
70
%-
80
%
,
其余的则储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
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
储存在“人体血库”种的血液,
便会立即释放出来,
随时<
/p>
予以补充。骨骼时人体的支架系统。有
206
块骨头,成年人骨骼的重量大约有
9kg
。
呼吸系统的功能及组成
p>
呼吸系统的功能是吸入新鲜空气,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
氧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正常人体的新陈代谢。
呼吸系统为通气和换气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
一
)
p>
呼吸道:
呼吸
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从鼻腔到气管。临床上常以喉环状软骨为界,
将其分为上呼吸道
与下呼吸道两部分。
(1)
上呼吸道:
包括鼻、咽、喉。
①鼻腔
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鼻孔与
外界相通,后鼻孔与咽
相连。前鼻腔生有鼻毛,对吸入空气起过滤作用,可
以减少尘埃等有害物质的吸入。整个
鼻腔粘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间
有嗅细胞、杯细胞和分泌腺体,以及相当丰富的血
管。因此,鼻腔可以使吸
入气体加温加湿。而且当鼻腔受到有害气体或异物刺激时,往往
出现打喷嚏、
流鼻涕反应,避免有害物吸入,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对人体起一定的
保护作用。鼻腔除上述呼吸作用外,还有嗅觉作用;
②咽
咽是一个前后略扁的漏斗形管道,由粘膜和咽肌组成。上连鼻腔,
下与喉相连,可分鼻
咽、口咽及喉咽三部分,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
通道。咽具有吞咽和呼吸的功能,
此外咽也是一个重要的发音共振器官,对
发音起辅助作用。咽部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由
扁桃体等组成咽淋巴环,可
防御细菌对咽部侵袭,在幼年时期此种功能较明显;
③ 喉
<
/p>
喉上与喉咽,下与气管相连,既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喉的
支
架主要由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所组成,喉腔内左右各有一条声
带,两声带之间
的空隙为声门裂。当呼吸或发音时,会厌打开,空气可以自
由出入,而当吞咽时,会厌自
动关闭,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2
)
下呼吸道:
下呼吸道是指气管、总支气管、叶、段支气管及各
级分支,
直到肺泡。气管是气体的传导部分。
(
二
)
p>
肺:
肺
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位于胸腔,呈圆锥形,右肺较左肺略大。
脏层胸膜的斜裂深入
组织将肺分为上叶与下叶,
右肺另有水平裂使之分为上、
中、下
3
叶。两肺各有肺尖、肺底和两个侧面。肺底与膈肌上部的膈膜
相接。
肺内侧的肺门与纵隔相依附。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和淋巴
管进出的通道。
1.
呼吸系统的构成
< br>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道、肺及胸廓组成。呼吸道以环状软骨
(
俗称
喉结
)
下缘为界
p>
,
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呼吸道
;
环状软骨下缘以下则为下呼吸道。
上
呼吸道由鼻、鼻
窦、咽喉构成
,
医生所指的上呼吸道感染就是指这一部分发生<
/p>
了炎症。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和支气管。再往下就是肺脏。
2.
呼吸系统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为呼吸功能也就是吸入氧气
,
呼出二氧化碳。呼吸系统
提供了巨大的肺泡
表面
,
以便血液能得以与外界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
p>
体交换
,
同时
,<
/p>
呼吸系统也具有
呼吸泵
< br>
的作用
,
使空气进入肺泡与肺泡
周围毛
细血管内进行气体交换
,
使氧气
进入血液
,
血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除此之外
,
呼吸系统的其他部分也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
如上呼吸道除能传导
气体外
,
< br>尚有吞咽、湿化、加温
,
净化空气
,
嗅觉和发音的功能
;
胸廓具有足够
的
坚硬度来保护肺脏
,
而同时又具有一
定的活动性
,
可以在呼吸动作时起到类似
风箱的作用。
呼吸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
,
其
中任何一部分发生了障碍都
将或多或少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
3.
什么是呼吸
人体的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
,
不断地消耗氧
,
并产生二氧化碳。<
/p>
但是
,
人体本身不能产生氧
,
存储的氧也只够耗用几分钟
,
如果不及时补充
,
很快就
会造成缺
氧
,
甚至在短时间内就可使组织器官发生机能和结构的病理改变
,
特
别是代谢率较高的脑组织
,
更易受缺氧的损害
,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
碍;
另一方面
,
人体也不断产生二氧化碳<
/p>
,
而该物蓄积过多
,
必然会产生呼吸
性酸中毒
,
必须随
时将其排出。
正是这种缺氧和二氧化碳过多可激发人体的呼
吸机
能
,
以便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并排出二氧化碳。
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的这
种气体交换过程
,
就叫呼吸。
在
安静状态下
,
人体每分钟由肺吸氧约
3
00ml,
呼出二氧化碳约
250ml
。
当
激烈地运动或劳动时
,
气体交换的速度可增加
10
倍以上。这些呼吸机能
的实
现
,
主要靠呼吸器官的机能活动及
循环系统的配合
,
并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
节。根据现代的研究
,
呼吸机能是通过
3
个连续的过程来实现的。
(1)
外呼吸
:
外界空气经呼吸道在肺
泡与肺循环毛细血管内血液间的气体
交换。
(2)
气体运输
:
肺循环毛细血管与体循环毛细血管间血液中的气体运输过
程。
(3)
内呼吸
:
p>
体循环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
4.
呼吸急促的原因
当我们屏住呼吸时
,
逐渐会感到难受
,
再开始喘气是则呼吸很急促<
/p>
,
要过
一会才能恢复过来。在运动时
p>
,
我们的呼吸也同样急促。这是因为在我们的体
内有感知空气的感受器
,
当体内空气不足时
,
他会将此信息传至大脑。
另外
,
我们在睡觉时
< br>,
呼吸是有规则地反复进行。这是由于体内有控制吸
气、
吐气、再吸气、吐气的指令。那么这个指令是从脑内还是从脊髓或肺
,
< br>或
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出去的呢
?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
:
有人因交通事故颈椎
< br>(
背上部的
7
个骨节处
)
部受伤后
,
不仅手足
都不能活动
,
而且呼吸也不能进行。
这
样的人必须依靠人工呼吸器呼吸。这就表明了发出呼吸指令的是在颈椎的
上方
,
也就是延髓部。
我们先从空气不足的信息怎样送达到脑部的过程开始说明。当体内缺少
< br>氧气或碳量多时
,
也就是
PH<
/p>
值降低时
,
其感知场所在脑内有一个
p>
,
在从心脏出
来的大动脉与左右的颈动脉上
各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