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
-
常见的几种手法:
1
.
比喻
<
/p>
(
1
)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
“
打比方
”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
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
比喻的事物)
、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
不同的
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
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
体;化冗长为简洁。
(
2
)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
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
像、似、仿佛、犹如
”
等相联结。
例如:
“
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
“
诚信
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诚信,维系世间温情
p>
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诚信,人类
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
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
“
他
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
没有比喻词,常用
“
是
”
、
“
成了
”
、
“
变成
”
< br>等联结。
例如:
“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
“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小小的三角帆,是一
支彩色的大翅膀。
”“
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一份推荐书,那么圣洁
的心就是张信用卡。
”
“
人生如果是一盘棋,那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没有气眼的生活。
”
“
今夏的女生是红桃绿
柳,灿烂夺目,点缀了校园,可爱非凡。
”
< br>“
希望是栖息在人类灵魂中的一种会飞翔的东西。
” “
儿子是箭,父亲是弓,要想把箭射得更远,父亲的背便愈弓。
”
“
那
些细碎的往事,当时只是寻常,如今却全变成钻石一样晶莹
纯粹的回忆。
”
“<
/p>
如果你曾经把失败当成清醒剂,就千
万别让成功变成迷魂汤。
p>
”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
直接叙述
< br>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
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
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
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
明珠
”
、
“
星
星
”“
刚出浴的美人
”
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
王小丫的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
“
像
”“
仿佛
”
等词,但不
是比喻句。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同类比较)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度)
她仿佛听见了她
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
(表示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
(表示列举)
2
.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
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
(
拟人
)
、把人当作物来写
(
拟物
)
和把此物当作
彼物来写
(
拟物
)
等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
种形式是把事物
“
人化
”
,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
“
物化
”
或
“
把甲物乙物化
”
。
种类:
判断下列比拟句的种类:
A
.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
(拟物)
B
.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
?(
拟人
)
C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
拟人
)
D
、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
拟物)
E
、老支书直截了当地下达了
任务:
“
让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p>
”
(拟物)
F
、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
“
啃秋
”
。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
新娘子。秋山,变
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
变得淡远起来。
比拟与比喻的主要区别是:
比拟意在
“
拟此为彼
”
,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
“
以此喻彼
”
,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
物
,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