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修辞手法复习
-
教育金堂总校
小六语文
小学语文基础复习
——修辞手法
【名言警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识点精讲】
知识要点概述
1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2
.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的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
其表达作用。
3
.在交流和
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
问等修辞方法
。
知识点一、什么是修辞方法
p>
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而采取的有一定表达效果的语言方式。
掌握常
用的修辞方法,可以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
明、生动,具有更强的感
染力和说服力。
知识点二、常用的修辞方法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
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
的方法。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方法,可以在描绘一种事物时,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
力。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
三部分:
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作喻体;联
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叫作比喻词。
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的
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
根据三部
分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一般分
为三种:
明喻、暗喻、借喻。
(见下表)
1
培训有效果
当然史瑞可
教育金堂总校
小六语文
带“像”字句子的非比喻用法
1.
作比较。
例如:
他长得像他爸爸。
2.
表猜测。
例如:
这是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3.
表想象。
例如:
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关战士。
4.
表举例。
例如:
东北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
5.
表说明。
例如:
猎人微笑着说:
“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
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感情要鲜明。
例如:
(1)
下课了,
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班里搞得乌烟瘴气。
(贬义色彩)
(2)
下课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
在班中活蹦乱跳,把大家都逗乐了。
(褒义色彩)
同样的一个本体,
比作同样的
喻体,
但是因为引发的结果不同,
所以导致句子出现了一褒
p>
义一贬义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2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
点。
例如:
妹妹快活得好像一只林中的小鸟。
妹妹和小鸟当然不同类,但有相同点:快活。
3
.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
人所熟知,运用比喻时要力求在构思上创新。
例如: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渴睡人的眼”是大家熟知的,周来形容昏暗、微弱的
灯光,十分巧妙。
二、拟人
拟人就是把人的特征赋予事
物,让事物像人一样活动,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拟人有
两种类型:
1
.把事物直接当作人来描写。
例如:
(1)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p>
(2)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
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打
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2
培训有效果
当然史瑞可
教育金堂总校
小六语文
2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例如: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衣襟。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 br>运用拟人,
不仅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使没有生命的
东西活起来,
而且能使语言鲜明、
形象、生动。一个好的拟人句
,一方面能够反映事物的特点,另一方面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思想
感情。
< br>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拟人是把
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思想、动作、神态等。拟人的特点最是本体事物和
人完全融
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
“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能出现比喻词“像、如”等。而
p>
比喻中的本体与喻体是相似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因而,拟人句不能有“人”
的出现,也不能有比喻词。反过来,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
句。
例如:
啄木鸟在给树治病。
(拟人)
啄木鸟像医生一样给树治病。
(
明喻
)
啄木鸟成了医生。
(
暗喻
)
三、夸张
夸张是在表现对事物有突出
的异乎寻常的感觉时运用的。
它能增强语言的力量,
使好的显<
/p>
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从而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
/p>
夸张不等于说大话
夸张虽然是对某一
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但不是无原则地夸大或缩小,
它和
说大话、
说假话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它是艺术地扩大或缩小,
它和说大话、
说假话是完全不同的两回
事,它是艺术地扩大或缩小,要有艺术性。
3
培训有效果
当然史瑞可
教育金堂总校
小六语文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1
.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
夸张形式。
例如:
(1)
要说渴,真有点渴,嗓
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
(1)
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
针眼儿大。
(2)
芝
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3
.
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
农民们都说:
“看见这样鲜绿
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
四、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
/p>
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
(1)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
,是梦幻的。
(三个排比的短语表现了海上的夜的柔和、
静寂与
神秘特色。
)
p>
(2)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
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
子。
(以“
时而”构成排比来形象地描写溪流随着山势变化而变化的动态。
)
排比句运用技巧
①要注意各句间的关系,如时间先后、范围大小、程度轻
重,加以合理安排。
②要有真情实感,不要拼凑词句,牵强附会。
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
节奏感、旋律美,有力地渲染艺术形象,充分地抒发
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
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
4
培训有效果
当然史瑞可
教育金堂总校
小六语文
五、反问
反问是用问的形式表达确定
的意思或者加重语气进行强调的一种修辞方法。
1
.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
例如:
(1)
这是
闹着玩的吗?
.
(2)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
忘记?
.
2
.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
例如:
(1)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
是真理吗?
(2)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恰当地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力,感情更强烈。
六、设问
设问也叫设疑、
提问,
是为了突出强调、
启发引导或抒发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
设问是根据需要提出
问题随后作答,即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引导读者深入探讨,实际
上在文中已做了
回答。例如:
(1)
是怎样小的小船
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2)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3)
鲸的身子这么大,
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
兽……
设问能够引起人的注
意,
启发思考,
加深理解,
并能使论点
突出,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七、双关
双关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
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的一种修辞方法。
例<
/p>
如: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
/p>
“晴”表面上是说晴雨的“晴”
,暗中却又是在说情感的“情”<
/p>
,一语双关。
双关的运用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幽默风趣而耐人寻味。
双关的对联
上联: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下联: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此对联“当庆、且狂”谐锣鼓之声,使人在吟诵之时,有如身临锣鼓喧天的欢乐气氛之<
/p>
中。
5
培训有效果
当然史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