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修辞
-
专题二
修
辞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中的
“常见”是指使用频率高,
学生见得多且较为熟悉。
江苏省《考
试说明》列出的常见修辞手法有以下七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
。对修辞手法的考查,重在“运用”,即要求考生在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一
般知识的基
础上,根据语意和语境的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
分两个层次
:一是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某种特定的内容,二是能解说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表达
上的作用。
修辞手法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其出题方式常常翻新花
样,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和综合性,
备受命题者青睐。
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仅体现在各类语言表达题中
(
常与
“选用、
仿用、变换句式”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
体,准确、鲜明、生动”结合考查
)
,也
体现在现代文阅读及古诗词鉴赏中。因此,加强对各种常见修辞的辨识能力、熟悉掌握各
种常见修辞的表意功能以及准确灵活地运用各种常见修辞来表情达意,是复习备考中的重
点。
掌握七种修辞
两步突破修辞题难关
【真题试做】
(2017·江苏卷<
/p>
)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
A.
“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
全
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
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
染物浓度将
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
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
150
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
3
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
< br>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
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解析
A
项,
“一带一路”比喻成“新引擎”;
C
项,“网络病毒”比喻成“
洪水猛兽”;
D
项,“我国企业”“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的
转变比喻成“弯道超车”。
答案
B
[
两步突
破修辞题难关
]
题干要求选择没有使
用比喻手法的一项,
审题关键点有二:
一是“没
审清题意
有使用”,二是“比喻手法”。
排查选项
认真审读每个选项,仔细排查,字斟句酌,筛选答案。
[
掌握七种修辞
]
1.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作比来表现另
一事
物。比喻主要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明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
(
被比喻的事物
)
、
喻体
(
作比方的事物
)
和比喻
词
(
比喻关系的标志
)
构成。暗喻,常用判断词“是”或陈述变
化的词“成了”等来联系本体和喻体,
有本体、喻体但没有比喻词。借喻,不出现本体,
也没有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构成比
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不同类别的事物,甲乙之
间必须有相似点。
2.
比拟。
< br>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
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3.
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客观事物本身的名称,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
去代
替客观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借代的种类有: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特征代本体,
具
体代抽象。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
“一针一线”就是代指一
切物品。
4.
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主要分为三类:①积
极夸
张,就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柏油路
晒化
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②消极夸张,就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
少
、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只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只看到鼻尖上的一
点
利益。”③超前夸张,就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她
还
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
5.
对偶。
对偶句由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构成,两者间的关系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