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韩信篇 精品
-
高考作文
素材
韩信
韩信(—前
196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
后从刘邦(见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元年(前
218
)
,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
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人物事略
胯下之辱
淮阴有个屠户侮辱韩信,说
:
“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
。并当众侮辱他说:
“能死,刺我;
不能,出胯下。
”韩信注视了对方
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档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
认为他是个怯懦之
命运多舛
秦末,项梁起兵反秦,渡过
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
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
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
离楚归汉
< br>韩信离开楚军,
投奔刘邦,
做管理仓库的小官,
依然不被人所知。
后来韩信坐法当斩,
同
案
的十三人都己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日仰视,说: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夏侯婴觉得
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汉王。汉王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
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
,得到萧何的赏识,却始终不被刘邦所重用,于是乘月而走。
萧何听说韩信走了,
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骑上马去追韩信。
追上韩信后,
< br>萧何问韩信为什么要走,
韩信说:
“汉王不信任我,不用
我,我留在这儿也没什么意思,想去投奔别人。
”萧何说:
“你
先别走,和我一块回
去
。如果这次汉王再不封你为大将,你再走
也不迟呀。
”在萧何的再三恳求下,韩信勉强跟萧何回去了。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有一回
,汉高祖刘邦在和韩信的闲谈中,议论朝中将领的军事才能。到
后来,
刘邦问韩信:
你看我能指挥多少
军队呢?
韩信说:
陛下您最多能指挥十万人。
刘邦又间:
那么你能
带多少兵呢?
韩信说:
我带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
反映出韩信的自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邦与韩信议定元年八月吉日,出师东征。当时出征的栈道已被烧毁,不能行
< br>军。
问韩信该如何进兵,
韩信提出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的计策,
于是派了兵士几百人,
装作去修建栈道,
p>
自己却率领三军,悄悄地从南郑出发,偷渡陈仓。
断水塞流,大破联军
汉王三年(公元前
218
年)九月,韩信与齐
楚联军对峙于潍水。韩信连夜秘密
派人装满一万多个沙袋,
将潍
水上游堵起来,
这样下游河水变浅了。
次日上午。
当齐楚联军刚刚走到河心,
韩信暗令埋伏在上游的汉军扒开沙袋,飞泻而下的
大水将正在渡河的齐楚联军截为两段,被大水卷走的士
兵不计其数。韩信回兵追杀过去,
一举全歼了已过河的齐楚联军。齐王逃跑,尤且(齐楚联军主帅)战死,
留在东岸尚未渡
河的齐楚联军见主帅已死,
纷纷弃甲曳兵,
落荒而逃。
就这样,
汉军一举占领了齐国全境。
四面楚歌
< br>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18
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该下
(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
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
,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
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
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
成了合围。
人夜,
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
楚军丧失斗志,
被汉军一举聚歼于垓下。
项羽眼见大势己去,
< br>自剔于乌江边。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名家点评
(唐)刘禹锡: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
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
《韩信庙》
)
(宋)
钱若水:
筑坛拜处恩虽厚,
蹑足封时虑己深。
隆准若知同鸟喙,
将军应有五湖心。
(
《题韩信庙》
)
(宋)张耒:登坛一日冠群雄,钟室仓皇念蒯通。能用
能诛谁计策,嗟君终自愧萧公。
(
《韩》信》
< br>)
(明)袁祟焕:
一饭君知报,高风振俗耳。如何解报恩,祸为受恩始。丈夫亦何为,功成身可死。陵
谷有
变易,遑问赤松子。所贵清白心,背面早熟揣。若听蒯通言,身名己为累。一死成君名,不必怨吕雉。
(
《韩淮阴侯庙》
)
(清)周永年:一市人皆笑,三军众尽惊。始知真国
士,元不论群情。楚汉关轻重,英雄出战争。
何能避菹醢,垂钓足平生?《吊淮阴侯
p>
》
(
清)袁保恒:高帝眼中只两雄,淮阴同士与重瞳,项王已死将军在,能否无嫌到考终。
(
《过韩侯岭
题壁》
)
< br>
(清)包彬:鸟尽良弓势必藏,千秋青史费
评章。区区一饭犹图报,争肯为臣负汉王。
(
《淮阴侯庙》
p>
)
素材运用
话题
1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加工
同一样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评价。在我
的记忆里,
能屈能伸”这个词好像就是因为
韩信才创造出来的。似乎,
韩信
<
/p>
就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对能屈能伸的最有力的说解:男子汉大丈夫应该
能屈能伸,看看人家韩信,当年能从地痞无赖的胯下爬过去,后来还不是当上了刘邦的大将,比追随汉王 p>
多年,身经百战的樊唉和周勃还厉害!
事实上,在强权面前不做任何的抵抗而采取韩信的办法,双膝跪地从别人的裤档下爬过去
,只能说是
一个有尊严的人的耻辱,算不上什么光荣的事情。试想,如果韩信后来毫无<
/p>
成就
,只是一个
浑浑匪熏过
日子的小混子,那么,人们会不会转而评价说:
p>
那是一个从年轻时就不知廉耻的东西。
但是
,我们却把
韩信从地痞无赖的胯下爬过去的行为夸奖成多么了不起的举动,
是不是因为韩信后来有
权得势了?生活中
常常有
p>
豆腐渣
变成
一朵花
的现象,归根
结底,都是感情惹的祸。
(
《可耻的韩信》节选)
话题
2
:转折
材料加工:
韩信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所以刘邦
说他:
运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随便
几个战役都是经典: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p>
木婴渡军
、
声东击西
、
以少胜多
、
四面楚歌
、
十
面埋伏
等,遗憾的是他不
知道在形式发生转折的时候改变自己,最终成了悲剧英雄。
韩信一生相当精彩,在天下大乱之时尚能逆势而为,能忍辱负重,能坚持理想,最后终于
成就大业:
但当天下已定,却不能调整自己惕励勤勉,洞悉时势变化,更不能始终珍惜艰
辛创业所带来的可贵友谊,
一时的寡断与自私,
将白己的前途当
场断送。
对于有能力的英雄好汉来说,
再恶劣的环境都不足以击
垮他,
反而是时势造英雄,英雄创时势的绝佳机会。但必须谨记:太平之日才是英雄最危
险的时局,太平盛世是
政治人物
活跃的舞台,英雄们该审时度势,找回自己的价值,谨守进退之道,明白
马上得天下,却不
能马上治天下
p>
的道理,如果当时韩信洞悉事情己经发生转折,坚持
英雄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情操,就
不会身死人手,至少可与刘邦分庭抗礼,历史恐怕己经改写。
(
2018
年北京市高考优秀作文《转折》节选)
话题
3
:性格与命运
材料加工:
韩信之死令人扼腕叹息,探究其悲剧成因可谓代不乏人。但人们论证的焦点,或集中于对封建统治者<
/p>
及其专制制度的责难,或是对韩信反叛与否的辩驳,未能真正揭示出其悲剧的实质。韩信悲
剧的构成,以
刘邦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只是一个方面,最直接的原因当归为韩信自身
的人格缺陷。韩信既有知恩图
报的善良,
也有睚眦必报的狭隘;
既有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英雄才略,
也有居功自傲、
利令智昏的市井之气。
这种英雄才气与市井气的二律背反是其人格的突出特点
,也是构成其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
(
《人格缺陷与
韩信之死》节选)
话题
4
:人格
材料加工
人常说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将才之过,是忍辱负重,是大
才不拘小过,我却怀疑其中有谬误之处
韩信受胯下之辱时正值少年,当时他并不知道将来有子牙之谋,管仲之才,将来韩信成不成大事谁也
不知道,如何便说他是大才不拘小过呢
7
所以,韩信受胯下之辱,与他后来的纵横沙场毫无关系。倒是后
人通透了韩信的一生后
,才牵强附会说韩信能忍辱以成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