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韩信的成语典故
-
有关韩信的成语典故
韩信
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
战略家
、战术家、
统帅和军事理论家,
中国军事
思想“
谋
战
”派代表人物,韩信用兵讲究出奇制胜,被后人奉为兵仙、战
神。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故事约有三十个,
下文将用十个常见的成
语串联起韩信的一生。
一、胯下之辱
韩信未成名时,在街头碰到一个恶少,恶少看见韩信背着剑,就挡住韩信的去路对韩信说:要么砍
p>
我,要么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便从容的从恶少的胯下钻过去了,这个故事其实还有续集,
后来韩信
衣锦还乡,找到那个恶少,恶少吓的魂不附体,韩信一笑置之,还赏了他个小官
做。
胯下之辱是韩信不与小人
计较,一心谋大事的写照,这句话后来成为很多英雄或狗熊受辱之后的借
口,
“当年韩信也曾受过胯下之辱”
。
。
,那意思好像受了辱反而似韩信般英雄,其实英雄跟受不受辱没关
系,有关系
的是受辱后的表现,是奋发图强,还是继续受辱?
二、一饭千金
还是在韩信未成名之前,韩信生活困苦,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太太就经常
p>
给韩信分点带来的饭吃,韩信非常感激,说:将来我一定要重重报答你。老太太说:一个男人
都不能自
食其力,我还能指望上你的报答吗?韩信听了非常惭愧。这个故事的续集是,韩
信后来衣锦还乡,找到
这位当年的恩人,赏赐千金。
一饭千金,是韩信知恩图报,有颗感恩心的表现,千百
年来,直至今日,这个故事对于社会建设都
十分有意义。
三、推陈出新
韩信初投刘邦,
刘邦不太喜欢
韩信这个胯下之徒,
安排他去管理粮仓。
韩信对于粮仓管理提出
了
“推
陈出新”的管理理念,把粮仓前后开两个门,前门进新粮
,后门出旧粮,一方面粮仓通风,更重要的是
粮仓的新旧粮食更科学的循环,不易造成霉
变。
要不说,是金子到哪里
都能发光,韩信管理粮仓,即进行了一次伟大的
仓储管理
革命,
直到现在,
“前进后出,推陈出新”
,对于仓储管理仍然十重要
。
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p>
韩信第一次从汉中出兵时,
一面命令大将修栈道迷惑敌军,
另一方面自己悄悄率军从陈仓小道杀出,
出其不意,取得了军事上的胜
利。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是韩信的首次用兵,非常成功,韩信也取得了上到刘邦,下到军士的初步信
任。这也是三
十六计之一,很经典的一个兵家军事故事。这一招在生活中也常被广泛利用,很多事情,
我们看到的都是明修栈道。
五、背水一战
韩信率军领军队攻打
赵国
,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
,与敌军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
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
赵军。
背水一战就是置之死
地而后生,跟破釜沉舟差不多,也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不过这一招也得看
谁用,三国
时的
马谡
后来也想来一个“背山一战”
,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军士们都很害怕,不战自乱,
造成
街亭
之失。
六、十面埋伏
对于
项羽
这样的盖世英雄来说,遇到韩信,真是有种
“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十面埋伏之下,
四面楚歌,韩信就这样把项羽逼上了霸王别
姬的
英雄末路
。
十面埋伏是韩信高超指挥艺术的最后一战,是项羽英雄悲壮的最后谢幕,也是古代琵琶弹奏最出名
< p>的曲子,最后还是张艺谋导演的,被网友嘲笑的一部电影名字。
七、功高震主
楚汉僵持的时候,有人劝韩信:你功劳太大了,将来皇
帝难免猜忌你,不如就此自立为王,三分天
下。韩信却想着平常刘邦对自己不错,不忍心
背叛刘邦。没想到后来一语成谶,果然应验。
提到功高震主,我们会想到很多人,第一个却是韩信,后来的就是岳飞、
徐达
、
年羹尧
等。功高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