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历史故事”主题练
-
2021
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
“历史故事”主
题练
一
、
(
安
徽
省
“
p>
皖
南
八
校
”
2021
届
高
三
第
一
次
联
考
)
阅
读
下
面
的
材
料
,
根
据
要
求
写
作<
/p>
。
(60
分
)
楚汉
争霸
时
,
汉
王刘
邦一
度
陷
入困
境。
许
多将
士趁
夜离
开
,
韩
信因
为
得
不
到
重
用<
/p>
,
也
选
择
离
开
。
萧
何
听
闻
韩
信
离
去
,
来
不
及
禀
告
汉
王
,
便<
/p>
趁
着
月
色
去
追
韩
信
。
刘
邦
听
说
心
腹
萧
何
也
走
了
,
十
分
生
气<
/p>
。
不
久
,
萧
何
返
回
营
帐
,
来
不
及
解
释
,
就
劝
说
刘
邦
接
受
自<
/p>
己
追
回
来
的
“
逃
兵
”
韩
信
。
刘
邦准
备给
韩信
一个
小
职位
,
萧何
又劝
:
“
横
扫天
下,非韩
信不
可
。欲
用韩
信,非大
将不
可。
”刘邦
准备
召唤
韩信
,
封以
大将
。萧
何第
三
次劝
说
:
< br>“呼
上将
如小
儿
.
邀
人才
而礼
傲慢。当择
良日
,斋戒,设坛
场,具
礼。
”刘
邦
同意
,
广做
宣传。又
力排
众议
,
将战
阵之
事
,
全
权委
托给
韩信
。自此
,
韩信
执
掌
汉
军
大
权
,
东
征
西
< br>讨
,
助
刘
邦
定
鼎
天
下
。
后
人
评
p>
说
:
“
刘
邦
九
败
而
得
韩信
心
,
一
胜而
遂天
下志。
”萧何
月下
追
韩信,三劝
汉王
立军
神的
故事
也
广
为
流
传
。
学
校
p>
准
备
选
取
一
个
历
史
名
人
作
为
< br>学
生
榜
样
,
要
求
学
生
自
主
推
荐。刘
邦
、萧
何和
韩
信三
人是
热门
人选
。你觉
得哪
一个
更称
得
上学
生榜
样
?
请
结合
你的
感受
和思
考写
一封
推荐
信
。
要求
:
结合
材
料,
选
好角
度
,确
定
立意
,
明确
文
体,
自
拟标
题
;不
要套
作
,
不
得抄
袭;
不得
泄露
个人
信息
;
不少
于
800
字
。
立
p>
意
分
析
这
是
一
道
任
务
驱
动
型
< br>材
料
作
文
题
,
可
从
三
个
方
向
构
p>
思
立
意。①刘
邦<
/p>
:
不计
前
嫌
p>
(
不
计较
萧何
p>
出走
)
,明
轻重<
/p>
(
封“逃
兵
”以
大将
)
,
勇<
/p>
于
纳
谏
(
三
听
萧
何
劝
).
②
萧
何
:
行
事
< br>果
决
(
月
下
追
韩
信
)
,
信
念
坚
p>
定
(
再
三
劝
汉
王
)
、
知
人
善
< br>任
(
慧
眼
识
英
雄
)
。
.
③
韩
信
p>
:
知
所
行
止
(
做
好
自
己
的
事
< br>)
,
自
信
自
尊
(
有
责
任
担
当
,
p>
勇
于
挑
大
梁
).
能
力
超
群
(
建
功
立
业
,
助
王
定
天
下
)
。
就
选<
/p>
择
人
物
而
论
,
本
题
没
有
最
好
选
择
之
说
,
刘
邦
、
萧
何
、
韩
信<
/p>
各
有千
秋。
<
/p>
就立
意
而言
.<
/p>
方
向
①
选“
p>
勇
于纳
谏
为
最
佳立
意
,
方
向②
选
“
知人
善
任”为最
佳立
意
,
方
向③
选“
自信
自尊
”为最
佳立
意。当然
,
若能
结合
多
1
方综
合立
意
,
言
之成
理
亦
不失
为好
的立
意
。
就
考试
出新
而论
,
多数
人肯
定
会
选
刘
邦
和
萧
何<
/p>
,
因
为
材
料
主
体
是
此
二
人
,
但
若
思
维
更
通
透
,
应
该
选
韩
信<
/p>
,
以
“
身
负
才
华
,
自
信
自
尊
为
主
题
,
更
能
彰
显
当
代
广
大
p>
青
年
之
志
气
。
当
代
学
生
以
韩
< br>信
为
榜
样
.
既
符
合
材
料
主
题
,
p>
也
道
人
所
未
道
.
可
以
另
辟
蹊
< br>径
。
总
之
,
无
论
选
取
哪
个
历
史
p>
人
物
来
立
论
,
都
要
客
观
辩
证
< br>思
考
,
能
够
自
圆
其
说
。
二<
/p>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
0
分
)
屈原因正道直行被流放,
p>
披发行吟于泽畔,
渔父看见后,
问他为什么
来到这
里。屈原说: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因此被放逐。”渔父劝
他说:“既然举世皆浊,何不随波逐流、推波助澜呢
?
既然众人皆醉,何不吃点
酒糟、喝点薄酒呢
?
”屈原反问道:“我怎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
染呢
?
又怎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
蒙受世俗的尘垢呢
?
”
于是
怀石投江而死。
汉代
的贾谊认为,不论到哪里都可以辅佐君主,
又何必留恋楚国呢
?
就像凤凰在千仞
高
空翱翔,看到有德的国君才降落下来,看到危险的小人就远走高飞。
< br>上述材料中,屈原、渔父和贾谊三个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
请结合你的感
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
+
任务驱动型
”作文题,考
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
概括出材料
的主旨,
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
定自己作文的立意。
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
提示语和要求。
要抓住
关键句
进行分析。
写作本题,
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材料内涵,
准确把
握材料中三个人的思想观点。
屈原正道直行被流放,
虽处于困厄
之中,
但他为了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
高洁的
< br>品质,
宁可死去也不愿与污浊的世俗同流合污,
体现出洁
身自好、
为追求理想而
2
献身的崇高精神。
渔父是作为与屈原对立的形象存在的。
面对污浊的现实,
他主
张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
p>
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
乐天知命的思想。
汉
代的贾谊
则主张只要能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不必拘泥于楚国,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
臣择主而事”,体现出一种趋利避害的智慧。相对来说,比屈原灵活变通,比渔
父积极有为。
写作时,
可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人
物,
发掘其思想观点并表达自己
的感受和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
写作过程中,
要能够对人物的思想观点
进行辩证
地评析,体现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立意:
1
.屈原角度:保持节操和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为追求理想而献身
等。
p>
2
.渔父角度:“佛系”生活;乐天知命
等。
3
.贾谊角度:做一个智慧的人
;做人需要有广阔的胸襟等。
【范文】
做一个有气节的人
粽叶飘香,又到端午。关于端午的种种传说,又再现脑海。望向湖畔,忆起
楚国一代伟人屈原。
“堪
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关于屈原,连他是哪朝人自己都不
大清楚,唯一能够
明白的,就是屈原不忍看自己的国家灭亡,投至泊罗江。上历
史课,说屈原大无畏,拥有
大胆质疑的理性精神,屡次劝说楚王莫信秦。可提议
不被认可,反遭迫害,流放人间,直
至江中,以示清白。
你因怒而飞,你的精魂飞入湘水。
你的灵魂顺随你的信仰漂流,
让人们
看到你的正义与气节、
你的哀丽与豪壮。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于江畔,刚
毅的脸上写满了无畏,大风吹开了你的三
千愁丝,
你腾舞飞扬的
衣衫宛若一面坚韧不拔的旗帜。
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脚
下翻滚
,你握紧了手中的青铜剑,万千感慨澎湃胸头。
曾经,你在一首诗中把风、雨、雪、电、云、月作为自己的侍
从,让凤凰和
龙为你拉车,在太空中任意驰骋,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
的一
切梦想全都已破灭,
冥冥之中,
哪
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许自己本不该
踏出茅庐;
或许平
静稳定的生活才最适合自己,
而自己也应该守在适合自己的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