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须知道的55个历史典故(适用知识1)

巡山小妖精
683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16: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不懂事)


小学生必须知道的


55


个历史典故(适用知识< /p>


1




1


、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


ch i


)尤,蚩


尤俘虏被称为“


黎民


”,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 誉为华夏族的祖先,


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


又融合在一起,< /p>


所以我


们又称为“


炎黄子孙


”。




2


、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


子 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


禅让

< br>”。




3

、鲧(


gun


)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 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


联盟首领。




4



禹禅让帝位给伯益,


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



夏王朝第


16

< br>代君王“桀



jie



”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桀犬吠尧”、


“桀< /p>


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


、“



”以“网开一面” 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


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 时期契(


qi


)的后裔。




7


、“


伊尹


”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

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


ren


)、太甲”三王执政, 亲作《伊训》、


《肆命》


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


、我国 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


商朝


开始的。




9


、商第三十代大

< br>王纣和夏桀


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纣创

造了“炮烙”、


“虿



chai< /p>



池”等刑罚,


造“鹿台、


酒池、


肉林”,


劳民伤财,


草菅人命。




10

< br>、


姬昌


,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 、闳(


hong


)夭、散


宜生等贤臣,


在姜尚


(名望、


字子牙)


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


著有


《周易》



将八卦演为


64


卦, 并做卦辞、辞。



11-20




11


、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


chu


)”,比干被挖心、萁(


qi< /p>


)子装疯、


微子出走,


周武王兴兵伐纣,


奴隶倒戈,


纣王鹿台自焚,


奸臣恶来、


费忠被斩首,


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 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


周公辅成王,“


周公吐哺,天下归 心


”的典故。



12


、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 /p>


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

< p>
史称


东周





13



东周 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


与后


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


春秋五



”。(后两位也有说是吴王阖闾和越王 勾践)




14


、“


管鲍之交


”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 子牙之交。




15

< br>、“


秦晋之好


”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 重耳回国做了国君,


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


ying

< p>
)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16


、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 ,“


问鼎中



”源于此。





17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历经


2 2


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


霸主。




18




范蠡 (


li


),是勾践成霸业的主要谋士,跟随勾践


20


多年,殚精竭虑。相


传范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夫差 ,使其沉于美色,越由此灭吴。勾践成霸业后,尊


其为上



将军。但范蠡认为:“大名之后,难以久居”,认为越王“可与同患,


难与处安”,后隐退到陶邑经商,身家巨万,人称为“陶朱公”,被后世商人奉


为保护 神。




19


、“


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 门”不能统一


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 br>



20


商鞅变法


:商鞅(


yang


),原 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


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 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


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




21-30




21


、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 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


将孙膑的髌骨挖掉,


孙膑装疯被齐国营救,


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


并在一次


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


诛杀了庞涓,


“害人 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多


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22



战国 时期四大公子



齐国孟尝君田文、


赵国 平原君赵胜、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楚国春申君黄歇。

< p>



23


、自秦孝公起, 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


赵、


魏”六国便“合纵”抗秦,


秦谋士张仪“连横”散联盟,


为秦 国统一中国奠


定了基础。




24




屈原 投江



屈原名平,


楚国王室贵族,


我国伟大的诗人,


政治家、


思想家,


爱国人士,


因遭谗言被流放,


后因不忍看到国 家


(楚国)


沦亡,


抱石自投汨



mi



< p>


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 赛


龙舟、包粽子。屈原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


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25


、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


po

< br>)负荆请罪。




26



赵括纸上谈兵


: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 ,秦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


调离了廉颇,赵国任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上谈兵,并无实 战之能,被秦将白起


打败,


40


万赵兵 ,除


240


名年幼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惨


案。




27



毛遂自荐


: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 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


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 子的柄。




28


信陵君窃符救赵


: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 一面与楚合纵(毛


遂),一面委托信陵君向魏王求救,魏王被秦国威胁未允,信陵君窃取 兵符,假


魏王将令出兵救赵,事成后留在赵国未归。




29



荆轲 刺秦王


:秦王嬴政执政后,灭韩、赵,并攻占燕国,燕国太子丹派勇士

< br>荆轲刺杀秦王,


“图穷匕见”,


刺杀未果,


丢了性命,


可他英勇机智、


不畏强暴、


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



30



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山东六国,实现了


中国的统一,


并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


自称“始皇帝” ,


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


专制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统

< p>


治,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临洮



tao



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 p>


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


实行愚民政策;


大兴土木,


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在他死后不久便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



31-40


< br>31



陈胜吴广起义


:秦始皇死 后,其十八子胡亥(


hai


)篡位称帝,即秦二世,

< p>
在郎中令赵高(有“指鹿为马”典故)的唆使下,变本加厉,继续兴建阿房宫,

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兵夫屯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展开


了轰 轰烈烈的反秦农民大起义。




32< /p>



西楚霸王项羽


:陈胜、吴广被害后,反 秦声势以南方会稽郡最大,其首领是


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侄子项羽,


北上进军沿途收编了刘邦、


英布、


吕臣的

< p>
反秦武装,并在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扭转了反秦战局。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