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每一件都堪称极品!
-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作为世界文物大国,我国各地博物馆中的
珍贵藏品数不胜数,且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展示着在不同历史背
景
中的文化内涵。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各个“镇馆之宝”,感受历史的传承!
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
◆
◆
◆
p>
《清明上河图》
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为我们展现了九百年前的宋朝
汴京城的盛世景象,同时它也
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和艺术价值。
同时,在现代视角的解读下,《清
明上河图》已经不仅仅是一幅难得一见的名
画,它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种文化的
传承。九百年来,以《清明上河图》
为主题进行再创作的作品层出不穷,直到今天,它依
然深受现代人的喜爱。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
◆
◆
◆
p>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属于祭祀用品。它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
最大的一件。它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后母戊鼎
◆
◆
◆
p>
后母戊鼎(也称司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也是迄今为止世
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天津博物馆
《雪景寒林图》
◆
◆
◆
p>
此画为北宋范宽所作,
描绘了北方壮美的雪山景色。
画中雪峰屏立,
山势高耸,
白雪皑皑。深谷寒林间,萧
寺掩映,流水无波,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其山取盘桓
向上高远之势,其水造平静冷凝之
态,其树画深郁寒峭之意。
河北省博物馆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
◆
◆
p>
金缕玉衣是汉代文物,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
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
“金缕玉衣”。古代人认为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
份的
象征。
山西博物院
晋侯鸟尊
◆
◆
◆
晋侯鸟尊体现了鸟与象这两种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的完
美组合,鸟尊的
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晋侯
鸟尊造型
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
。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
匈奴王冠
◆
◆
◆
匈奴王冠是黄金制成的,重
1394
克,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匈奴单于金冠。
金冠由金鹰和冠带两
部分组成,上面浮雕有羊和狼的图案,雄鹰站在半球形金冠顶
上,俯视着冠带上狼与羊搏
斗的情景。
山东省博物馆
东平汉墓壁画
◆
◆
◆
p>
这些壁画是山东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艺术水平最高的早期壁画,
在全国也极为罕见。画面色彩艳丽,造型比例匀称,线条简练流畅,刻画细腻精美,
形态生动逼真,反映出汉代画匠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绘画技巧。对于研究汉代丧葬制
度
、民间生活习俗以及汉代绘画,有着重要的价值。
南京博物院
清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
◆
◆
◆
此瓶是为纪念乾隆皇帝“东巡狩猎”,由景德镇官窑特意制作
的,再现了乾隆
皇帝盛年时期出巡骑马射猎时的场景。转旋瓶是乾隆官窑创制的特有瓶式
,工艺复
杂,结构奇巧,最大特色就是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
外瓶上绘的是乾隆皇帝持缰策马,
身后跟着旗手与猎犬,
夹层绘有群臣跪拜图。
如果旋转内胆,乾隆狩猎的场景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只见大队人马如同动
画一般穿行在山间,像走马灯一般,极富艺术观赏效果。
南京市博物馆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
◆
◆
p>
该文物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中国瓷器三绝之一。它有着极为独特
的青花纹饰,体现了极高的烧制水平。小口、丰肩、斜腹、敛胫、平底,造型优美,
线条圆润、流畅,雍容华贵,给人以凝重的美感。肩腹部刻有“萧何月下追韩信”
的
故事,瓷瓶上所绘的青花纹饰层次多样,非常独特。
上海博物馆
王羲之《上虞帖》
◆
◆
◆
p>
《上虞帖》的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在笔法上,首先,它不是
靠轻重提按变化来丰富线条内容的,而是以节奏和运行速度来充实线条内涵,提按
为辅。其次,结构上强调开合变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构架的视觉效果显露出一
种“
张力”的特征。
浙江省博物馆
(
前段
)
◆
◆
◆
《富春山居图》
< br>《富春山居图》为元朝的书画,是黄公望的代表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
图用
墨淡雅,
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
墨色浓淡干湿并用,
极富于变化,
被称为
“中
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福建博物院
云纹青铜大铙
◆
◆
◆
云纹青铜大铙(
n
< br>á
o
)为西周乐器。平口,钲部两侧有
< br>36
个冏纹乳突状枚,枚
直径
3
.5
厘米,高
2
厘米。鼓饰变形兽面纹
,两侧饰云雷纹,甬亦饰变形兽面纹。
大铙双范合铸,浑大厚重,作风稳重古朴,表现出
很高的铸造工艺水平,是福建出
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安徽博物院
战国楚大鼎
◆
◆
◆
铸客铜
鼎,又称楚大鼎或大铸客鼎,为战国青铜器。圆口,方唇,鼓腹,圆底,
三蹄足。此鼎形
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
江西省博物馆
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
◆
◆
p>
该件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y
ǎ
n
)
是最大的青铜甗
,有“甗王”之誉。此甗
甑(
z
è
p>
ng
)鬲连体,鬲裆高,下四足。耳上各立一鹿,一雄一雌,回首相
顾。鹿竖
角,短尾卷,身披鳞片。甑腹饰四组展体的兽面纹。鬲足袋满饰浮雕兽面纹,它
体
形巨大,气势雄浑,奇美诡异,稳定性良好。
河南博物院
春秋莲鹤方壶
◆
◆
◆
春秋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有盖、双耳、
圈足,重心在下
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
而且反映
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莲鹤方壶不仅纹饰细腻新颖,而
且
结构复杂、铸造精美,堪称是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的典范之作。
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
◆
◆
◆
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
因剑身上被镀
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
刻有
“钺
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
饰
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
第一剑”
,堪称我国国宝。
曾侯乙编钟
◆
◆
◆
p>
曾侯乙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
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
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它彰显了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
了我
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
湖南省博物馆
素纱禅衣
◆
◆
◆